常言道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王允除掉了董卓,可谓深谙此道,但为何随后却引发了西凉军乱、错失了挽救东汉的大好机会?
如果说王允眼高手低、能力差劲,显然过于刻薄偏激。毕竟他能身居高位,能糊弄住杀人如麻、令众人战战兢兢的董卓,最终在绝对弱势局面下翻盘反杀,自然具备超过一般人的政治手腕。
我认为,王允错失好局的主要原因,在于误判了时代、错估了人心,面对信念丧失、动荡将至的局面,他却以传统士大夫的价值观去应对,导致在处理关西、关东两股军事力量时出现了严重误判。
首先弄清下列问题:所谓的凉州兵马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们到底有多少人?当初董卓带着3000人进京,为啥后来李、郭起兵时叛军多达十万?
上述问题背后,是整个东汉王朝的军事特征。
东汉与西汉在军事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废除了全民皆兵制。公元31年3月,汉光武帝刘秀发布了一道诏令:
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
所谓的“轻车、骑士、材官、楼船”,指的是秦朝、西汉以来,由民间征调的壮丁组成的军队,他们根据地区、特长分成四大兵种,轻车、骑士指的是车兵和骑兵,材官指的是步兵,楼船指的是水军。
这一诏令可以这么解读:国家现在兵精将猛,就不需要各州郡组织、训练老百姓了。刘秀之所以颁布这一政策,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得益于当初汉匈百年战争打下的赫赫声威,东汉初期的外部环境相对轻松;
其二,州郡兵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固然会促使民间武德充沛,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要知道,当时刘秀兄弟起兵反王莽,靠的就是抓住了本郡立秋后“都试”——即兵员集训的机会。
这一政策所造成的后果极为深远,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东汉的精兵强将都集中在边境地区。特别是中后期,由于持续数十年的西北羌乱,并、凉二州沦为了战区,由此也导致当地民风彪悍、武德充沛;而关东地区则因为承平日久,经济文化极为繁盛。
最终出现了这么一种局面:“山东承平日久,民不习战;关西顷遭羌寇,妇女皆能挟弓而斗 。天下所畏,无若并、 凉之人。”
东汉末期,整个王朝最强的兵马都出自上述两州,比如当时最负盛名的三大名将:皇甫规、张奂与段颎,都出自凉州;加上他们的字分别是威明、然明、纪明,由此得名“凉州三明”。
也正是拥有上述王牌,东汉末期反而武力强劲,声势浩大、此起彼伏的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没费多大功夫就将其扑灭。而平叛的主体,就是凉、并二州兵马,担纲主力指挥官的皇甫嵩正是皇甫规之侄。当时在关东地区,虽然不少封建地主、州郡长官趁机招兵买马,但在短期而言,他们的战斗力与凉、并二州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董卓也是凉州人(陇西郡当时属凉州),他在公元167年跟随名将张奂平定羌乱、立下战功,从此打开了高级军官之门。而吕布,则是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最初跟随的丁原正是并州刺史。凉、并将士,当然是以汉人为主体,其中也包含一些归顺的少数民族。从本质上来说,他们自然是东汉的军队,这一点需要明确。
搞清楚上述时代背景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对付手握禁军的宦官集团,何进、袁绍会想到召集董卓、丁原等人。原因无他,这些久经沙场、杀人如麻的军队,仅仅提及名字就能对洛阳宦官形成巨大的威慑力。
董卓仅仅带着3000心腹进京后,迅速搞定丁原、收服了以吕布为代表的并州兵马,这意味着他手握当时在京的天下最强兵马:“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鲍信所言);随后他又吞掉了何进留下的队伍,由此顺理成章地对袁绍等文武百官形成了实力的碾压,进而把控朝廷、窃取权柄,这就是典型的武力出政权。
在这之后,董卓的队伍规模呈现出滚雪球般的增长态势,存在两种可能:他为了巩固自身实力,不断吸收凉、并兵马;同时,迫于威势,其他地区在京的兵马也投怀送抱。
而王允弄死董卓,本质上就是策反了并州武装集团的头儿吕布,突然背刺凉州巨头。当时的凉州军队主力并不在长安城中,而是由董卓女婿牛辅率领镇守陕郡,李傕、郭汜、张济(张绣的叔父)都是牛辅手下的校尉。
董卓被杀之初,牛辅曾经率众反抗,一度轻松击败了吕布派来的李肃(这难道说明,凉州兵强过并州军?);同时,出于对吕布刺杀董卓的愤怒,他们还清洗了队伍中的数百名并州人。
由此可见,当时的凉州队伍还是挺有战斗力的。但没过多久,由于军营中无故混乱,本就心虚的牛辅试图带着财宝偷偷溜走,被觊觎其财物的手下所杀,首级被送往长安。这么一来,实力强劲的凉州军团群龙无首,李傕、郭汜等人慌慌张张地派人进京、请求赦免。对于当时的王允而言,如何妥善处理这一群体,事关局面能否顺利得到掌控。
但王允很快就陷入了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的状态。
起先,他计划听取士孙瑞的意见,下诏赦免董卓部曲;但没多久就以“部曲从其主耳。今若名之恶逆而赦之,恐适使深自疑”为由,打消了这一主张;没多久,他又计划接触凉州军队的武装,让他们各回各家。
正是朝廷体现出的这种犹豫、混乱态度,让李、郭等人对自己的未来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朝廷当悉诛凉州人”的谣言由此如同病毒一般肆意传播,从而轻松被贾诩煽动。
而在当时,有人提出了相对稳妥的建议,“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开关,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
即:凉州兵与山东诸侯兵马互为死敌,如果下令解散凉州军团,他们必定担心如今自废武功、日后将面临袁绍等人的报复,搞不好就会出现大乱子。最稳妥的办法,莫过于让战功赫赫、威名远播凉州名将皇甫嵩前去陕郡整顿他们。
平心而论,上述建议可谓一石二鸟:以凉制凉,安定当时天下的最强兵团,将其收为己用;手握强兵,再加上朝廷的名义,可以轻松对山东蜂拥而起的军阀形成威慑,让他们失去继续拥兵自重的法理性与道德性,由此以来,天下安定并非毫无可能。
但王允缺乏了各大错误,面对身边唾手可得的巨大军力资源,他却选择了照顾自己的同类:“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也。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不可也。”
啥意思呢?山东那些诸侯,都是自己的门生,都是文人、读书人,他们都是朝廷的忠臣,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如果安定了凉州军团、却让这些老实人忐忑不安,那可就等同于丢了西瓜、得了芝麻,不划算。
简单来说,王允更相信袁绍之流,相信他们都跟自己一样、效忠朝廷。
然而现实却比他的臆想残酷得多。
东汉以来,各地刺史权位与日俱增;汉灵帝时期,为了应对此起彼伏的地方变乱,宗室刘焉建议改刺史为州牧、扩大其权限,地方行政实权由此彻底落入地方行政长官之手。
同时,东汉持续百年的外戚、宦官之争,让士大夫集团成了最大受害者,两次残酷的党锢之祸,导致世家对中央朝廷的离心力逐渐膨胀,转而注重家族自身利益。
因此,随着董卓进京,各地行政长官终于找到了拥兵自立的由头,所谓的“讨董”,不过是他们光明正大招兵买马的理由罢了。
而随着董卓被杀,东汉朝廷实际上获得了难得的改变局面的机会,即利用凉、并军队,高举汉室大旗,对刚刚涌现的各地军阀进行实力与道德的双重碾压,从而消除潜在的分裂危险。说句不好听的,为了打消人们对巨量利益的觊觎,唯一可靠的只有绝对的力量,所有的情谊、关系都靠不住。
然而,看不懂形势、书生意气爆棚的王允,以为天下士大夫都像他一样真心拥护皇室,他选择了照顾山东门生,把凉州军团推向了朝廷的对立面。不知袁绍之流得知这一消息,是否做梦都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