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扶持外蒙古独立后,苏联为何始终拒绝蒙古人的加盟要求?

探史这些年 2024-06-05 03:34:3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汉俟

编辑|t

引言

1945年10月20日,在苏联政府的全权主持下,蒙古国进行了形式意义上的公民投票,在苏联的监督下,投票结果中99%的人宣布赞成独立。

11月12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并且其权力机构“小呼拉尔主席团”表示决议外蒙古独立。自清朝末年蒙古王族分裂势力行动以来,外蒙古终究达成了他们独立建国的目的。

然而,就在独立后的几十年间,蒙古国却多次请求加入苏联,并且在国内还像模像样的举行了多次“全民公投”,但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那么蒙古国为何急匆匆的加入苏联呢?苏联又为何千方百计让外蒙古独立后,又不敢让蒙古加入苏联呢?

(蒙古国公投)

一、苏联内部的民族政治考量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1922年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南高加索联邦四国组成了最早的苏联。

然而苏联成立后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不断扩张过程中带来的民族问题。

自1927年至1945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4个扩展到了15个,但境内的民族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为了能够实行有效统治,苏联施行了“跨族治理”的民族政策。

(苏联地图)

该政策强调的是以俄罗斯族为主,对其他民族不断地推行同化政策,此外就是不断地打乱各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原有单一主体民族,尽力推行民族杂居。

(苏联主导的民族大迁徙)

比如1933年1月,苏联政府就将三十九万车臣民族和印古什民族从车臣地区迁移到了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类似的民族大迁移的例子在苏联的历史上数不胜数。

时间进入到1950年代后,苏联的主体民族情况已经趋于稳定,并且已经不存在单一民族构成的加盟共和国了。

(苏联议会)

此时的蒙古却是一个单一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如果苏联选择接纳蒙古成为其加盟共和国,势必会对原有的民族政策结构带来冲击。

此时的苏联境内各民族依旧是蠢蠢欲动,西有乌克兰独立主义,东有外高加索地区车臣分子伺机建国,一个单一民族主体的国家的加入势必会让这些势力看到建国的希望,也会让国内的反对势力死灰复燃。

另一方面苏共中央高层的执行委员斗争也异常激烈,各加盟共和国都在为自己的议席不断地展开争夺,蒙古国的加入也会让这种斗争更加激烈,也会动摇原本的苏共高层的利益结构。

(蒙古国总统奥齐尔巴特)

所以基于内部的考量,苏联并不会接受蒙古国的加入。

二、外部政策的考量

外部政策方面,对于外蒙古独立问题的直接规定是1945年《雅尔塔协议》的签订,这其中苏联出兵东北的前提,就是要让蒙古独立出去。

如果苏联支持蒙古国加入其联盟那么就意味着对《雅尔塔协定》的违约,在冷战期间这无疑会让苏联背上大国沙文主义的骂名,给人以口实。

(雅尔塔三巨头)

为了一个没什么实际收益的蒙古,让自己背上大国沙文主义的骂名实在是得不偿失。

并且虽然蒙古国内部矿产资源丰富,但是苏联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富集型的国家,蒙古国最大的优势并不足以吸引苏联。

(上世纪的蒙古国国内)

此外的一些因素就是蒙古国虽然在1945年之后实行了社会主义政体,但国内的工业基础十分的薄弱,传统的游牧经济依旧占有很大的份额,经济的脆弱也就导致了蒙古国的国内政治十分的动荡。

此时如果选择接手蒙古,那意味着苏联要比现在花费更大的援助成本,而且要直接参与到蒙古国混乱的管理之中。

三、建立缓冲地带的考量

所谓的缓冲地带这个概念最早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日战争前期,苏联迫切的想在中国与苏联之间构建一片缓冲区域,以此来延缓日军北上的攻势,也便于一旦开战苏军更好的集中力量对抗日军。

(东北亚局势)

但这还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卫远东出海口的安全。中国的大连和旅顺港曾经长期被苏联霸占,1927年至1931年间,以及战后的1945年至1955年,苏联都直接派军控制了大连港和旅顺港。

作为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的政策继承体,自然也继承了俄罗斯民族对于出海口的渴望,苏联虽然国土面积庞大,但是在远东地区一直没有好的军港,所以保护在旅顺和大连的军事存在就显得格外重要。

外蒙古独立,苏军可以光明正大在境内布置大量军事力量,同时又能够免去国际舆论的谴责不用背负政治压力。

一旦这两处有危险,苏军可以通过内蒙古通辽地区迅速向两地增兵,近可立刻控制我们的哈尔滨地区,确保港口安全。这种情况直到1955年赫鲁晓夫向中国移交两地后才算告终。

时间到了珍宝岛战役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外蒙古的战略缓冲地位的重要性再度显现出来,与当年防备日本类似,苏联此时要防着南面的邻居中国了。

(珍宝岛战役)

此时的苏联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亚洲地区虽然也有战略性核武器部署,但是力量终归还是相对弱小,所以保持外蒙古独立可以减少边境线的防守压力。

外蒙古与中国的边境线长达4677公里,而苏联与中国的边境线当时有4000千米,等于如果接纳外蒙古,苏联就要在边境上投入一倍的防守力量,这对于苏联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苏联出于自身的政治考量一手扶起了外蒙古的独立,但是同样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不接受外蒙古成为其联盟的一部分,这就告诉了我们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俄罗斯蒙古外长会谈)

如今的外蒙古作为中俄之间的重要缓冲区而存在,但形势已经与当年有了很大的不同,未来或许我们能够看到外蒙古积极推进回到中国的那一天。

以上就是本期话题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也对这个个话题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点赞关注不迷路!

参考资料:

[1]《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第十六章《1944》

[2]《世界民族(第五卷 亚洲)》第二章《亚洲国家的形成及其主要民族的演变》

5 阅读:3065
评论列表
  • 2024-06-05 20:16

    收复外蒙古

  • 2024-06-18 09:45

    中国对蒙古应该采取封锁政策 把它困死 以便将来收回

  • 2024-06-18 22:16

    不是不想,只是没来的及消化[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6-18 19:25

    蒙古人就是舔狗!

  • 2024-06-20 20:51

    “1927年至1931年间,以及战后的1945年至1955年,苏联都直接派军控制了大连港和旅顺港”——请问,1927年至1931年日本关东军总部驻在哪里🤔

探史这些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