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福建出现台湾飞机,刚准备击落,军区司令发现不对劲:保护它

麦子历史 2022-11-15 21:28:14

1993年,蒋纬国的机要秘书代表他回大陆访问,在和故友亲朋见面之前,他专门提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名叫韦大卫,代表蒋纬国的秘书,特地说想见这位,并带来了一份蒋纬国先生专门准备的礼物。

当时已经60多岁的韦大卫,收到了蒋纬国赠送的一本书,在书的扉页上,写着:“大卫先生指正,于台北市蒋纬国敬赠。”

众人不明白韦大卫和这位国民党大人物,到底有什么故旧?谁知韦大卫只是微笑着说:“我当年抢过他的专机回大陆。”

韦大卫的这句话,勾起了他多年前的回忆。1956年他驾驶蒋纬国专机,飞到福建省上空的时候,还差点被击落。

原来当时解放军以为是敌机来袭,好在军区叶司令明察秋毫,这才避免了韦大卫驾驶的飞机,被防空炮击落的命运。

这位韦大卫是何方神圣?他如何抢到蒋纬国的专机,又是如何排除万难回到新中国的怀抱的呢?

1956年1月7日,韦大卫和两名朋友以试驾的名义,坐上了“塞纳特”开启了惊险的回家之旅。

本来被支走的警卫此时恍然大悟,他掏出手枪对飞机连发数枪,好在飞机速度够快,韦大卫几人并没有受伤。

警卫还没来得及发出警报,机场的塔台就发现了擅自起飞的飞机,可是和飞机的联络被韦大卫暂时忽略了。

经过短暂的滑行,飞机终于顺利起飞,此时的韦大卫也终于有时间回复塔台了。

这个时候的韦大卫欣喜若狂,他对着电台喊出了心中多年的郁闷和满腔的狂喜:“我是韦大卫,你告诉蒋介石,老子走了!”

此时的韦大卫感觉自己像一位“事了拂衣去”的大侠,更像是飞出牢笼的鸟儿,自己回家的归路就在眼前。

可是喜悦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韦大卫心知很快就会用军机前来拦截,按照原定的飞行路线一定会自投罗网。

为了躲避追兵,韦大卫相当“嚣张”的从阳明山蒋介石府邸飞过,又转回基隆。此时的电台里还在对他劝说:“回头是岸”,可是韦大卫心一横,对着电台吼道:“有本事把我打下来,别想让我回去。”

原定的飞往福州的计划,也在国民党空军的威慑下搁浅了。好在当时的敌军怀疑他是共产党间谍,收到上级命令要求抓活的,韦大卫这才有机会逃生。

在逃亡的过程中,韦大卫不止一次的庆幸当初作好了准备,选择了这架飞机才能坚持这么久。

不过负责拦截的空军还是百密一疏,韦大卫靠着低飞的掩护,绕道泉州的计划接近成功——他终于甩开了敌人的追兵。

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解除,因为泉州方面对于这架可疑的飞机,此时也正严阵以待,还没进入泉州境内的韦大卫,就遭遇到了防空炮弹的预警威慑。

事到如今无论是返回还是周旋,大多是死路一条,韦大卫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一直向前飞,飞到民众居住地才能安全。

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果然炮声减弱了。此时的韦大卫开始考虑一个合适的降落点,但是当地的武装部队由于不知情,还是使用枪械在不停射击。

被逼无奈之下,韦大卫三人只好降落在一块洼地之上,刚降落不久他们就被解放军士兵包围了。

当韦大卫向我军解释了自己的“回家”经历后,无论是解放军还是当地来看热闹的百姓,都对此事感觉不可思议。

上级也十分重视这位义士,第一时间把他接到总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韦大卫才有机会问出心中的疑惑。

他能明显地感觉到解放军的防空炮“手下留情”了,要不是这样自己恐怕早已被击落。

这多亏了当时的空军指挥官叶飞将军,他发现了韦大卫在飞行时,用振翼来代替挂白旗的举动,这才命令保护他的。

虽然后方部队没有认出这是架投诚的飞机,好在普通枪械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的损伤。

“被困外岛七年的勇士回家了!”这条消息让全国人民振奋不已,韦大卫本人也收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人们都很好奇,这位韦大卫传奇般的回家故事,是怎么开始和发展的。他又是怎么去台湾的呢?

韦大卫是壮族人,生于1930年的广西。他天生聪慧,人又多才多艺,学什么都上手很快。

他的家中出过三位飞行员参加了抗日战争,可惜都在战场上牺牲了。韦大卫从小也有一颗保家卫国的飞行员之心,可是家人却严禁他参军,更不许他接触飞机。

无奈之下他只好完成学业后,进入艺校学习声乐。可是因为战事频繁,所以学校还是停课了,韦大卫也就没事可做了。

他本想找份工作等待机会,可是在那个混乱的世道里,又有什么合适的工作能用他这位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呢?

辗转了几个月后,他无奈地和几位同学去了广州,希望找到一个可以活得更好的机会。

在广州他们看到了一份招生告示,告示的署名是“海军军官学校”,更令他们兴奋的是,据说成绩优秀者可以被送到美国深造。

几位年轻人看完大喜过望,全部报了名,而且很顺利就通过了考试。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容易就进入“军校”呢?此时正值1949年,蒋介石政府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他们也开始为自己安排后路。

此时在南方各地,国民政府到处都贴满了“招生信息”,其实这些都是他们逃离大陆前的最后一次招兵,这些学生将会成为去台湾后的兵源。

韦大卫他们也不例外,而所谓的“出国留学”则是一句谎言而已。

懵懂的众人就这样在“军官学院”里学习了几个月,在一天晚上,他们被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用枪逼着登上了去往海峡对岸的军舰。

这种好似“绑架”的招兵,虽然让心怀爱国之心的韦大卫等人十分反感,可是敢于逃走的学生都残忍地被杀,这让他们暂时放下了反抗的念头。

虽然身处暗无天日的船舱之内,可是韦大卫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既然自己是被骗到台湾的,自己一定要找机会逃回故乡。

船舶靠岸后,他们被命令登上汽车转到凤山接受改制。当时的学生中怨气很大,所以大家不配合纷纷坐在地上抗议。

学生们还推选出了几十位代表,向国民党军官表达意见。韦大卫本来也在代表中间,可是在当夜三十名代表被默默杀掉后,他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韦大卫意识到,这些士兵根本就没把他们当成人看,最多只是将来死守台湾的炮灰而已。想到这里,潜逃回家的念头变得更加强烈了。

一个月后他和其他学生一起,被运往红毛港继续受训。在这里他们白天受训,晚上站岗,受尽了军官们的压迫。好在随着时间过去,军官们对他们的控制日渐松懈。

这正是一个大好的逃走机会,正值节日军官们都去喝酒玩乐,韦大卫趁着这个机会终于逃出了军营。

出了虎口的韦大卫,并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好在他急中生智躲进了甘蔗林,暂时脱离了军队的缉拿。

在茂密的甘蔗林中,想找到一个人自然不容易,可是此时藏身其中的韦大卫同样不好受。

不提岛上闷热潮湿的气候,蜂拥而至的蚊虫和不时出现的野兽也让韦大卫苦不堪言。他经常在醒来时,看见蛇从身上爬走,可是这些困难都比不能阻挡他回家的决心。

就这样他饿了就吃甘蔗,野果,渴了就喝小溪中的生水,偶尔吃上一条生鱼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七天之后韦大卫终于走出了甘蔗林,他沿着小路一路前行,再次遇见人烟的时候,人已经到了屏东。

由于当时在岛内有很多新兵涌入,所以管理和名单十分混乱,他逃兵的身份也没有人追查。为了有机会乘船回家,他报考了军校,被海军和空军都录取了。

韦大卫想起家人对他做飞行员的禁令,进入海军学习,他的想法是将来有机会,策反一艘军舰回到大陆。

1951年发生的一件事,打乱了韦大卫原本的计划。因为当时想要回到新中国的士兵很多,驾驶军舰投诚就是一个很容易想到的作法。

不过在军舰出海之前,由于士兵内部意见不统一,导致出现内讧,惊动了上级军官。事情败露后,组织者全部被枪毙,国民党当局对于军舰的管理也更加严格了。

这件事情彻底断了韦大卫乘船回归的念头,不过为了回家,他只能不顾父母的嘱托,选择驾驶飞机回家了。

他希望转投空军的念头刚出现,就受到了海军上司的刁难,扬言无论如何都不会放他离开。

可是韦大卫认准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他私自找到空军报名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空军的招兵人员十分高兴,不但同意他加入,还汇报上级给他安排了一个隐蔽的军营。

海军派人屡次找不到人,开始使用阴谋。他们诬陷韦大卫是共党嫌疑分子,空军听到这个消息也不敢怠慢,把包括韦大卫在内的八个人都关入了监狱。

虽然这八个人身上都没有共产党的证据,可是国民党政府已经决定把他们送到孤岛上关押至死了。

好在八个人中间有一位同学,他的姑父是国民党前人空军司令,蒋介石的心腹之一周至柔。靠着这位同学的关系,几个人才重获自由,只是军队再也回不去了。

虽然捡了一条命,可是当时身无分文,又没有身份证件的韦大卫,却无法靠着工作活下来。为了寻找更好的机会,他辗转去往大城市台北,靠着打零工糊口。

早些年的声乐基础此时派上了用场,韦大卫靠着同乡的关系,进入到歌舞厅驻唱,没想到这份临时工作却让他结识了一位美国军官,正是靠着这位军官他也可以进入到美军顾问团工作。

顾问团的工作很清闲,不过韦大卫时刻记得自己需要有机会接触飞机。不久后他用人际关系调到了松山机场,在这里韦大卫终于有机会驾驶飞机了。

凭借在空军学院的经历,他成为了专门的飞行教练,不过在他每天驾驶的飞机中,却没有能够达到回家的要求的。

原来这些飞机,不过是达官贵人们的玩物。为了体验新鲜刺激,同时也要保证安全性。

所以这些飞机都被设计的只能短途飞行,而且油箱也很小,根本无法靠着它们穿越海峡,回到家乡。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胆大包天的韦大卫把目标定在了蒋纬国的专机——“塞纳特”号上。

由于是“大人物”乘坐的飞机,所以它无论从设计,还是续航时间上都很优秀。蒋纬国本人也时常乘坐这架飞机出门视察,据说一般的飞行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

唯一的难题就是这架飞机是蒋经国的挚爱,平日里总有6名守卫看守着,任何人都无法靠近。更别说是驾着它逃走了。

韦大卫是一个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人,他拿出积蓄贿赂看守,很快就得到了和飞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和系统的学习,韦大卫也对这架“塞纳特”越来越熟悉,他的回家计划也逐渐进行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终于在1956年1月7日,他找到了一个试驾的借口,顺利逃回了新中国,他的故事也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此后的韦大卫入选政协委员,后来又成为民革中央委员,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有趣的是,被偷了飞机的蒋纬国对他却很敬佩,不但派人来大陆专程探望,而且还赠送了亲笔签名的书籍做礼物。

表达自己爱国之心的方式有很多种,或许韦大卫这种稍显“极端”的方式,一般人很难做到。

可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近乎传说的事迹,才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意识到,尽管“回家”很难,可是为了这个最终目标,即使赌上性命也是值得的。

无论什么艰险,也注定无法阻挡爱国人士回归的脚步。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不妨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也始终坚信,两岸统一,台湾省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相信不远矣!

0 阅读:47

麦子历史

简介:与其给鱼一双翅膀,不如给鱼一方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