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刘桂元

河东影像 2024-06-24 08:37:12
“三有”刘桂元

本报记者 解世忠 王 耀 王新欣

企业家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评价其社会价值,不仅要看他有多少财富,还要看他为社会作了多少贡献。

在芮城县,一位民营企业家用他31年的创业经历,“以义为先、义利兼济”的理念,对“三有”作出了“东风注释”。

富而有责

带动大家共同富裕

年初,电视剧《繁花》的热播,一方面使观众沉浸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激情澎湃的历史故事中;另一方面,该剧展现的各种传统美食、老字号,也在观众线下的热情购买、走访中得以再现、延续,成为人们标记时代、追忆过去的情感注脚。

企业家刘桂元很少看电视,但《繁花》的故事,让他心有戚戚焉。“我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经营的也是老字号传统美食。”刘桂元说。

上世纪90年代,刘桂元在芮城县供销社下属的一家食品厂任车间主任。受市场经济冲击,厂子走到了改制的十字路口。刘桂元也和车间的同事们一起,面临下岗。

就在此时,有人“撺掇”刘桂元:“你是车间主任,要不你带着大伙一起干吧”。

从国企工人到自主创业者,面对这一身份转变,刘桂元迟迟下不了决心。但就在此时,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让刘桂元作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1993年,刘桂元成立了芮城东风食品厂。“取名‘东风’,一是它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二是它蕴含着东山再起的寓意。”时隔30余年,刘桂元依然记得当初他下定决心时的那份悸动与憧憬。

“我出生在永济的一个小村庄,忘不了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创业后,我的员工大多来自农村,市场也主要面向农村。发展不忘根本,致富不忘源头。一定要和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谈及一路走来的初心使命,刘桂元感慨万千。

刘桂元说,出于对农村和芮城点心的深厚感情,他选择了创业这条路。正是因为这个初衷,他带领东风食品厂31年如一日,坚守农村,把点心做新、做精、做透、做专。

走进位于黄河岸畔的东风食品厂,桃花、玉兰花、樱花次第盛开,行政办公楼、生产车间、产品展销馆里,一派繁荣景象。

年逾花甲的杜随锚推开刘桂元办公室的门,打断记者采访:“刘总,这是年前借用的糖稀桶,这会儿用完了,还给你。”

杜随锚就住在东风食品厂附近的芮城县风陵渡镇赵村。平日里,他种植着10亩地。每到中秋、春节前夕,他都会自己制作一些点心售卖。“这几年年龄大了,地里活干不动了。每年忙活一两个月,就能挣三四万元。这一切,多亏了刘总,他实实在在是我的贵人。”

杜随锚告诉记者,风陵渡镇几乎家家会做点心,他父亲以前就经常在农闲时节到作坊里打工补贴家用。

据悉,风陵渡点心已有近千年的制作历史,需将油、水、面和起来反复揉,再以白糖、芝麻等为馅,经火炉均匀烤制后,外皮层层翻酥、入口香甜味长,极具芮城风味。

《芮城县志》记载,明清时“邑内商号多属土著,出商于秦、豫者亦殊不少。唯熬米糖之商,西达潼渭,南及巩洛,北逮绛汾,颇获专利”。

在市场化的经济浪潮中,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的东风食品厂走在了前头,拥有职工100余人、大型生产设备50余台,生产的各式点心有60余种。

在风陵渡,如今还有20余家个体经营户在从事着这个行业,杜随锚就是其中的一员。都说同行是冤家,但在刘桂元看来,同行是“亲家”。

个体户进原料少,没有议价权,刘桂元就按照进货价将原料转售给他们;个体户生产设备更新不及时,刘桂元就免费将生产设备借给他们使用;今年市场上流行某种款式的外包装,刘桂元便主动招呼大家到厂里拿货……甚至在企业家看重的利润方面,刘桂元也作出了“牺牲”。

以最便宜的点心为例,按照市场价格,东风食品厂的出厂价是每公斤16元。往上看,其他厂子的同类食品定价大都在20余元;往下看,刘桂元完全可以选择利用“大身板”,以打价格战的方式击垮这些同行,实现一家独大了,但刘桂元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生产成本、个体户的利润空间、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综合定价。

“参考同行一些大厂的做法,我完全可以将价格定得高一点,但风陵渡点心是一个地方风物,这里的老百姓逢年过节、有红白事,都讲究带着几包点心串门。我不能让老百姓觉得点心越来越贵,买不起了。另外,风陵渡点心制作技艺是属于风陵渡、属于芮城的,只有整个行业越做越大,东风食品厂才会越来越好。击垮了他们,‘东风’也长远不了。”

因此,虽然东风食品厂每年消化农产品800余吨、产量1000吨,但利润始终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

这些年,带动多少人一起致富,刘桂元记不清了,他始终琢磨的是,怎样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富起来。

33岁的尚鹏洋开过铲车、塔吊。2018年,成家后的他想着“稳定”下来,思谋着找个不用整天奔波的事儿干干,“我和媳妇看上了一家门面,准备开超市。”小两口一打听,盘下这个店面需要28万元。

找谁借钱?妻子在东风食品厂干过,尚鹏洋就鼓足勇气找到了刘桂元。没想到,刘桂元一次性就拿出了5万元现金支持,并表示“厂子的货你随便拿,货款啥时候手头宽裕了再结”。其间,刘桂元还数次到超市了解经营情况,从商品摆陈、定价,到门头设计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6年过去了,如今,尚鹏洋的超市也从100平方米扩建到了2层楼,总面积达到300平方米,每年的销售总额达到300万元左右。“其中,来自东风食品厂的产品销售额就占50万元。可以说,刘总成就了我,‘东风’成就了我。”尚鹏洋说。

罗鹏波是东风食品厂在永济市的经销商。起初,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接触这一行业的。没承想,作为生产商的刘桂元,亲自带着他跑遍了永济的每一个镇,陪着他装卸货、谈客户。“看着刘总这么大的一个老板,年龄也比我大,还亲自帮忙搬货,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罗鹏波说。

刘桂元说,他就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知道他们的“苦”,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乘着“东风”,罗鹏波的事业越做越大。现在,他成立了公司,除了“东风”,还代理了啤酒、饼干等好几个快消品。“但最重要的还是‘东风’。每年光它就能给我带来十几万元的利润”。

一里桃林十里香。5月下旬,在风陵渡镇赵村村民杨建民的5亩桃园里,红彤彤的桃子挂满了枝头,绿树掩映间,鲜桃饱满水嫩,令人垂涎欲滴。弥漫着桃香的果园里,他正在为外地客商现场采摘、选果装箱。

“以前,我就是跟着别人种,啥火种啥,但老落在别人后面,挣不下钱。”杨建民说,2016年,在刘桂元的组织下,他去外地考察,将油桃引进到赵村。

快人一步,胜人一筹。这次走在前面的杨建民很快就尝到了甜头,“现在每亩桃产量在4000斤左右,每亩收入能达到6000元”。

不光是油桃,这些年,刘桂元还自费帮助村民引进香椿、水果柿等新品种。“其间,刘桂元从联系种子经销商、垫资,到咨询专家都全程参与。”赵村村委会主任宋成军告诉记者。

一定要说刘桂元“图点啥”,刘桂元开玩笑地说,他图的就是“老百姓多挣钱,就能多买点心”。

三十多年来,刘桂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一个个村民生活得更好,让老百姓从心里认可了这位“刘老板”。

赵村共有13个生产队,村民们亲切地将东风食品厂称为“14队”。

富而有义

构建“利益共同体”

由于此时尚处生产淡季,偌大的东风食品厂里,只有少数几个行政人员。但董事长刘桂元的办公室里,却挤满了人。“他们都是前来洽谈合作的供货商,马上就谈完了。”刘桂元说。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这位61岁的企业家搓了搓手,“真不凑巧,目前工人都放假在家。”顿了一下,他接着说,“不过我们厂子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我打电话看他们谁在家,让他们来一趟。”

“叔,找我啥事?”“姨夫,我来了。”“哥,我来迟了,没耽误事吧?”……说话间,三名工人来了。

看到记者对这稍显“混乱”的称呼有疑问,刘桂元解释说:“我把工人们都当亲人一样,整个厂子几乎没有叫我刘总的。”

我们的采访就从称呼刘桂元为“叔”的苏康峰开始。

26岁的他和父母三人都在东风食品厂工作。苏康峰说,他叫刘桂元“叔”是有来由的。苏康峰的父母原本是刘桂元在芮城县供销社的同事,1993年,东风食品厂创立之初,两人就是第一批工人。后来,夫妻俩因为要开办自己的食品加工作坊,离开了东风食品厂。但之后,因为经营不善,他们又回到了东风食品厂。2020年,苏康峰也进入东风食品厂,成了父母的同事。

谈及在“东风”工作的感受,苏康峰说,除了比同类企业优厚的薪酬外,最吸引他的,是东风食品厂的“人情味”。

2021年冬天,苏康峰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女朋友决定要去北京打工。这让苏康峰整天都闷闷不乐,工作起来也无精打采。

知晓这一情况的刘桂元主动找到他说:“康峰,我给你放半年假,去北京找姑娘好好谈谈。”

半年后,苏康峰成功带着佳人归来,并于去年举行了婚礼。

“我在北京半年,也是给别人打工。出去之后一对比,亲身感受到‘东风’大家庭的温暖。我觉得跟着刘叔干,有奔头。”苏康峰说,厂子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晋升机会,而且薪资待遇优于同类型公司,员工的幸福指数很高。“在公司工作期间,我买了车,买了新房,可以说,东风食品厂改变了我们一家的生活。”

与苏康峰不同,40岁的姬晓华是刘桂元的外甥女婿,和刘桂元是实打实的亲戚。但2010年他加入东风食品厂时,只是个“穷小子”。

姬晓华清楚地记得,初到“东风”,他的工作是跟着刘桂元一起送货跑市场。每到一地,刘桂元总是跟他一起搬货、卸货,一点也没有老板的架子。

工作三年后,刘桂元还把外甥女介绍给了姬晓华,解决了他的婚姻大事。“我结婚时没钱没房,全是靠我姨夫贴补了十来万才把媳妇娶回家。这两年,我们买房、买车,姨夫也帮了不少。”

刘桂元坦言,这些年来,东风食品厂一步步发展壮大,职工功不可没。在这一过程中,老板一个人赚了钱不是好事,只有与职工共享发展成果,让所有人都能赚钱,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刘桂元的话:建厂31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欠薪事件;过去的15年间,员工人均年收入从4万元提高到6万元。

“多亏体检时发现,不然等病发了就迟了。”回想起去年患病治疗的经历,杨艳霞至今深感幸运,“厂子一直关注我们员工的健康问题,缴纳医保、定期体检一样不少。”

2023年2月,东风食品厂如期组织全体职工体检。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上赫然写着“胆结石,建议手术”,杨艳霞一下慌了神。

“走,我开车带你去西安看病去。”得知消息的刘桂元,开车带着杨艳霞夫妻俩前往200多公里外的西京医院,全程陪着没出过远门的两人就诊、住院,一直坚持到手术完成才离开。

离开前,刘桂元拿出了一万元现金交给杨艳霞:“你安心养病,钱不够了再跟我说。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联系,全厂人都是你的支柱。”

出院返岗后,杨艳霞比以前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做人要讲良心,厂子待我们这么好,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干。”杨艳霞说。

据悉,东风食品厂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善待员工、打造温馨和谐的“家文化”,作为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秘诀之一,即使是在最困难的疫情期间,也做到了不减一名员工、不减一分钱工资、不减一分钱福利待遇,让员工真正拥有主人翁的尊严、家的归属感和发自内心的获得感。

80岁时去世的老员工杜步岳,在其生命最后的那段时间,也要坚持每周到厂子里“转一转,看一看。”

富而有爱

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里的诗句,深深打动着刘桂元。

几十年来,刘桂元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久久为功,用大德大善大爱点燃一束束微光温暖无数人。

刘桂元出生在永济市蒲州镇杨马村一户普通农家。从小,农民特有的淳朴与踏实,就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一直心怀德善思想和家国情怀。

创业后,刘桂元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时刻不忘回报桑梓。他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在扶危济困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人生高度。

杨马村地处涑水河边。以往,村民进出村子仅靠一条年久失修的水泥路,很不方便。2012年,村里决定修路。刘桂元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捐助1万元。

“老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曾经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因此,要永远关爱老人、尊重老人、善待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多年来,刘桂元对老年公益事业用情颇深。

2015年,村里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刘桂元又掏出了1万元。“当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桂元。找到他,他很痛快地应承下来,还表示这是所有杨马人的事情,他出一份力理所当然。”杨马村村委会副主任余养心说,“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都捐了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桂元还表示,今后如果有缺口,交给他包圆。”

除了村里的集体事务外,刘桂元还对村民遇到的一些难事、急事十分关注并慷慨解囊。

2021年7月,村民姚小青在家做饭时,不慎被火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60%。高昂的治疗费,让这个仅靠种地为生的家庭难以承受。危难之际,刘桂元主动站了出来,前后拿出4万元帮助姚小青走出困境。

更久远的救助发生在13年前。2011年,村民杨狗狗的妻子因病住院,治疗费用需要12万元。无奈之下,杨狗狗找到了刘桂元。“我们俩非亲非故的,就想着让人家能帮一点就行。没想到,桂元一下就拿出了4万元。2014年,我们家翻盖房子,他又拿出了6万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狗狗眼泛泪花。

……

正是这一件件、一桩桩善行义举,温暖了一个个身处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刘桂元用乐善好施谱写了一段段佳话。

“在我们村,有事找桂元。”“十年、八年才能出这么一个人。”面对记者,村民们纷纷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28年来,刘桂元以个人或企业的名义,累计为社会各类公益事业捐款捐物30万元,惠及“危、急、病、贫、困、穷、学”各类群体。由于他的作为和担当,他本人和他的家庭也获得了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运城市文明家庭、芮城县道德模范等荣誉。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刘桂元不仅用信誉和品质为自己打造了一枚熠熠生辉的“胸章”,更用真诚和担当为企业家们树起了一面“旗帜”——“努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回报社会的典范”。

刘桂元体格魁梧,声音洪亮,从外形看,怎么都跟红娘扯不上关系。但这么多年来,找他说媒的络绎不绝。有人说,是他水平高,会做思想工作;有人说,是他心眼善,喜欢这个事儿。但只有熟悉内情的人才知道,刘桂元能说媒、愿说媒,是因为他希望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爱情与和谐的家庭。

刘桂元的家乡蒲州镇是《西厢记》的发生地,普救寺就在镇东3公里的峨嵋塬上。许是“爱情之乡”的滋润,刘桂元乐当红娘。

“农村嫁女娶媳妇,都喜欢找个有身份、有威信的人做个中间人。按说,刘桂元应个名也就可以了,但他是真把这当回事,谁家条件不好,娶不上媳妇,哪两家因为彩礼说不成婚,刘桂元为了这些能跑七八回。”宋成军告诉记者。

村民王根苗60来岁,妻子患有尿毒症,家庭困难。他三个孩子的婚礼,全是刘桂元操持的。一名村民因家庭条件一般,没法支付女方要求的彩礼,眼看一门好亲事就要泡汤,刘桂元知道后,自掏腰包补足了彩礼,让一对新人高高兴兴地成了亲。

2022年,刘桂元的妻子不幸因病去世。操持完妻子的葬礼,刘桂元大病了一场。余养心告诉记者,这两年,他经常看见刘桂元一个人带着点心到妻子坟前祭奠,与妻子隔空交谈。这个情景出现了四五十次。只有这时,这个北方汉子才流露出少见的疲惫和沮丧。

“有句老话叫谋合两姓为媒,斟酌两性为妁。推己及人,我就是单纯地希望每一对夫妻都能过上幸福和美的生活。”刘桂元说。

2016年,刘桂元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芮城县政协委员。当选政协委员后,刘桂元对政协委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了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他把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点,尤其注重从社会关怀角度思考问题,把群众日常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自己的所思所考作为建言献策的出发点,提交了《深入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建设》等提案。

多年来,由于真正做到了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刘桂元及东风食品厂先后被省、市、县授予“爱心企业”“带领村民致富领头雁”“山西省优秀企业家”“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2024年06月24日运城日报

编辑/董应赞

0 阅读:13

河东影像

简介:追求最鲜活最真实的新闻 奉献最实惠最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