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农商银行上门服务全员化、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今年一季度信贷投放跃居全省农信系统第二——
上门服务迈向“四全”龙 欣
永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种粮大户需求。 谢军红 摄芒种前后,麦香四溢。
眼下,正是“龙口夺食”之际。蒲坂大地,无论是在外打拼返乡的,还是在家种粮的,都奔忙在农收一线,只为一年的辛苦付出。
而紧跟他们的,还有一帮人。这帮人的“形影不离”,让“收粮人”底气满满。这帮人就是永济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
客户在哪儿,服务就到哪儿
见到巩世强的时候,他从天津回来没几天。
“老爸种了150亩小麦,这不就要收割了,我专程回来帮忙。”他说。
永济外出从事餐饮行业的大约8万人,张营镇舜帝村的巩世强算是较早的那一批。他辗转到过不少地方,直到8年前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开了一家面馆,才稍微稳定些。
都知道干餐饮是比较辛苦的,为了生活,巩世强一年回家的次数很有限。
要是等着巩世强回家才联系的话,恐怕永济农商银行的人会失望。
“客户在哪儿,服务就到哪儿。”为了做好在外创业老乡的金融服务,永济农商银行转变经营思路、创新服务方式,成立外拓营销部,创建与外出创业人员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有效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创造金融机构跨省营销、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新场景。
巩世强就是永济农商银行张营支行去年5月外出拓客建立合作关系的。当时,他的饭店经营良好,并不需要资金。
“不需要也没关系,先办理个授信。”该行工作人员张鹏说,“仅授信也没利息,就当是个备用金,随时可以应急。”
“不用信,没有息。”这一点,打动了巩世强,“咱这资金周转快,用着挺合适。”就在天津当地,永济农商银行的20万元贷款,进了他的账户。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今年2月,巩世强在北京市大兴区看中一块地方,准备再投资开个饭店。
房租、装修等费用算下来,就要100多万元。这时,他感到手头有些紧了,即使把那20万元备用金用上,也差一些。于是,他微信联系张鹏,看能不能提高下贷款额度。
获悉巩世强的需求,张鹏迅速出动,远赴北京现场调查了拟开饭店周边客流情况。最终,结合巩世强的经营能力、业务流水、担保情况等,该行将其贷款额度升级到60万元。
“农商银行这服务,真是到家了。”看着卡里的余额,巩世强笑得合不拢嘴。拿着这笔钱,他立刻开始了北京新店的装修。
巩世强告诉笔者,有了永济农商银行的帮忙,新店进展快多了,预计6月下旬开门营业。新店的经营面积近200平方米,除了面食,还增加了菜品,提升了品质。
农商银行全力以赴,巩世强也信心十足,“等北京这个店走上正轨了,还计划再开更多的店”。
农商银行的“无缝”对接,让巩世强的同村人廉绵昌也深有感触,“都跟到北京了,实在是想不到”。
也是在去年5月,永济农商银行外出拓客到了北京。在北京市通州区一企业承包食堂的廉绵昌,成了该行的座上宾。
因为承包的是企业内部食堂,廉绵昌可以说做的是保本生意,按说资金周转不是问题。可彼时他的后厨正要升级改造,而手头的钱又被孩子用来周转,自有资金略显紧张。
好在农商银行问需上门,这让廉绵昌感觉就像“天上掉下个馅饼”。怀揣着30万元,他顺利完成后厨改造,服务企业也再上了一个台阶。
做足“拓前”准备功课、做实“拓中”营销成效、做好“拓后”经验推广……该行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实打实温暖了在外打拼的游子心。与此同时,该行还深耕辖内市场,包括农村市场、城区市场、小微市场,让普惠金融真正实现全覆盖。
客户需要什么产品,就开发什么产品
皮肤黝黑,长相憨厚,一说话就咧嘴笑了……你可能想象不到,眼前这位不善言谈的王林,是个不折不扣的种粮大户。
王林,是永济市栲栳镇田村人。之前说到田村,人们常说,那是永济牛肉饺子的发源地,也是远近闻名的“饭店村”,因为该村几乎是“户户开饭店,人人搞餐饮”。
而如今再说到田村,王林成了绕不开的话题。这个曾在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打饼子的田村人,却在年近五十的时候弃“饼”从“农”,又返回了黄土地。
从几十亩试验,到几百亩“扩张”,再到耕了全村一半以上的土地;从“空无一物”,到买了几台拖拉机,再到拥有农用无人机、数台收割机及配备仓储仓库烘干塔设备……短短四五年时间,王林的林丰家庭农场就“鸟枪换炮”,逐渐撑起了田村的“门面”。
“能够发展这么快,最想感谢的就是永济农商银行。”王林笑着说。
何出此言?
去年之前,王林和永济农商银行的合作还只是5万元、10万元的“小打小闹”。去年5月,到了收麦前夕,农场正是需要资金的时候,该行工作人员上门了。
对于这种为了“三农”发展而尽心竭力的客户,该行量身定制了“乡村振兴贷”。这种产品额度高、利率低,且手续简便。50万元贷款,就像一块“压舱石”,让王林放手往前冲。
去年,林丰家庭农场的综合化服务收入近千万元。
“国家对粮食安全这么重视,咱可是一点不含糊。”王林说,“还是要继续扩大规模,土地要增加、工具要增多,不断实现智能化、机械化,同时延长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
上阵父子兵。林丰家庭农场的持续向好,又把王肖栋这个“农二代”吸引回来了。和父亲王林一样,他也是十几岁就外出打工了。去年,他主动回到家,像父亲一样一心扑到种粮上。
在王肖栋看来,他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个新型职业农民,争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把粮食种好,为国人端牢饭碗贡献一份力量。
对此,永济农商银行已经在行动了。“正着手给其提额至100万元。”该行工作人员兰凯说。
享受到“乡村振兴贷”这一福利的,还有栲栳镇王西村的冯志宽。
冯志宽是个养猪专业户。今年4月和5月,他先后进购了两批仔猪。目前,仔猪正处于喂养阶段,资金投入较多。这时,永济农商银行投放的100万元“乡村振兴贷”就派上用场了。
“自从养猪以来,永济农商银行就支持不断。”冯志宽说,“该行的‘不离不弃’,是我一路走来的坚强依靠,每当有困难的时候,永济农商银行总会出现在身边。”
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客户需求什么产品,我们就开发什么产品。”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就是要研发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来满足客户一切合理的金融需求。”除了“乡村振兴贷”,该行还推出了“餐饮贷”“农担贷”“装修贷”等产品,让信贷服务“无死角”。
全员化、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上门服务迈向“四全”,助推永济农商银行今年一季度信贷投放跃居全省农信系统第二。下一步,该行将以打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为目标,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运用在“会干事”上、把力量汇聚在“服务‘三农’”上,为全面推进山西农信高质量发展再探新路,为全力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建新功。
2024年06月18日运城日报编辑/董应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