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是英国资深的心理治疗师,专栏作家,电视与广播节目主持人。这本书是她结合自己20多年心理治疗经验的精心之作,并荣登《星期日泰晤士报》图书畅销榜榜首。
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传统的育儿理念其实存在着很多误区,因为它们只把孩子看作一个“产品”,一个需要高效处理的“项目”,而不是需要建立情感关系的“人”。这让传统的亲子关系从一开始就是拧巴的,让人感到焦虑、甚至是痛苦的。
作者菲利帕·佩里写本书,就是让大家直面这些错误,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不要再把类似痛苦传递给下一代。所以有读者感慨说:“真想让时光倒流,能让我父母读到这本书;但是我的孩子会庆幸,我作为父母读到了它。”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正式走进本书的内容。
让我们生气的不是孩子,而是童年的经历
我们先从一位叫泰伊的年轻妈妈的故事讲起。泰伊是位慈爱的母亲,同时也是资深的心理治疗师。但就是这样一位懂得自我认知且心存爱意的妈妈,也曾因为莫名其妙的小事对女儿艾米丽发火,让孩子一时间茫然无措,心灵受到了伤害。
故事发生在艾米丽七岁那年,一天泰伊带她去附近的公园玩耍。泰伊坐在长椅上看手机,艾米丽则开心地在攀爬架上爬上爬下。突然艾米丽大叫起来,说自己被卡住了,想要妈妈抱下来。
不知道怎么回事,泰伊感到一阵怒火冲上心头。她对着艾米丽大吼道:“你以前不是自己能下来吗?为什么这次就非要喊妈妈?马上给我下来!”
女儿艾米丽吓坏了,她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爬下了来,又小心翼翼地走到长椅边,想要拉住妈妈的手。
但泰伊还在生气,一把就把艾米丽的手甩开了。艾米丽委屈地大哭起来,泰伊不得不关掉手机,抱起女儿,但内心仍然烦躁不安,觉得:“带孩子可真是件麻烦的事!”
等之后泰伊冷静下来,她才意识到自己发火不是因为艾米丽,而是由于自己童年时的经历。
原来泰伊小时候比较柔弱,妈妈生怕她生病,所以不停地提醒她要“小心”,禁止她做很多事情。这让泰伊变得胆小自卑,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而这也成了她的心病。有了女儿艾米丽后,泰伊的潜意识里害怕女儿也变成这样。
刚才女儿的求助触发了她的这块心病,这才让她情绪失控。泰伊诚恳地道歉,解释自己其实是在生外婆的气,而不是针对艾米丽。七岁的女儿长出了一口气,拍着胸脯说:“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妈妈不在乎我了呢!”
因为相信妈妈是爱自己的,后来艾米丽再被攀爬架卡住时,仍然会伸出胳膊向妈妈求助。但泰伊没有再为此发火,也没有直接把艾米丽抱下来,而是指导女儿把一只脚放这里,另一只脚放那里,手抓牢栏杆,就可以顺利脱困。她相信这一经历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艾米丽来说,都会成为一次美好的情感体验。
泰伊的故事表明,当孩子正在做的事引发出我们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惧等等,我们就需要给自己发出警报。这并不是说要留意孩子们做错了什么,而是要提醒自己是否陷入了情感上的时间错位。
很多时候,孩子们的行为只是父母情绪的触发点,是父母童年时期负面情绪的替罪羊。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明白自己并不是因为孩子愤怒,而是过往的经历唤醒了藏在心底的感受,我们就不会再迁怒孩子,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放松下来。
而这种被触发的感受甚至能追溯到好几代之前。就像作者佩里,她会在孩子们玩得开心时心烦意乱,其源头就在于母亲讨厌孩子们开心时发出的尖叫。再往前追溯,这是因为佩里的外公有头疼症,孩子们一旦尖叫就会引发他的痛苦,就会遭到斥责。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反思,并反思上一辈留下的影响,否则有一天我们会赫然发现,那些经历会冷不防跳出来,落到孩子们的身上。就像很多人有了孩子后会感慨:“我怎么一张嘴,说出来的话竟然跟我妈当年一模一样。”
正所谓,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如果无法治愈的话,这种不幸还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因此作者提醒我们,尽管回顾过往会让人感到不适,但我们得勇敢正视,并提醒自己不要再代际传承下去。
主动修复亲子关系的裂痕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做父母是件劳心费神的苦差事,而且全年无休。除了身体上的疲劳,父母还要应对精神上的疲惫,尤其是面对孩子时很容易想起童年往事,重新体验当时的负面情绪,就会忍不住发火,伤害到亲子关系。
这样的伤害往往无法完全避免,就像前面讲到的泰伊,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也会被旧日的负面情绪裹挟,做出冲动反应。但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意识到问题后立刻道歉,进行修复。而亲子关系的重点也是如此,不在于我们不犯错,而是要及时进行修复。
这种修复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因为只有释放掉暗藏在心底的悲伤,我们才能释放出内心的爱。接下来我们要讲的马克的故事,就是个典型案例。他和妻子原本商量好了不要孩子,但妻子四十多岁时改变了想法,通过试管婴儿怀孕了。
之后,妻子历经了怀孕中的千辛万苦,终于生下儿子托比。马克原以为养孩子很简单,就是孩子乖乖躺在床上,不哭也不闹。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育儿的过程单调且乏味,需要父母没日没夜地照顾。而且妻子后来的话题就只剩下孩子,这让马克又愤怒又沮丧。
马克向佩里诉苦,说自己快撑不下去了。佩里意识到问题很可能出在马克跟父母的亲子关系上,于是请他描述一下他的童年,但马克断然拒绝,说自己的童年很正常。但这种“拒绝回答”其实是一种逃离,因为不愉快而“拒绝回忆”。
在佩里的一再追问下,马克这才说出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之后很少回来探望。马克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在大部分孩子的童年中,父亲都是缺位的。但这并不表示他对父亲的遗弃无动于衷。因为太痛苦,他甚至记不起父亲的样子。
这就是马克的心病。在他的潜意识里,他也想像父亲那样离开妻子和托比,既然当年父亲离开自己,自己也顺利长大,现在自己离开托比,托比也不会有问题吧。这样以来他就不需要打开内心那个沉积着复杂情绪的盒子了。
但这种逃避,意味着马克会把从父亲那里接收到的情绪,原封不动地传给托比。父亲的离弃并不是他想象的没什么,而是他永远的隐痛。佩里告诉马克,他必须要打开那个情绪盒子,释放伤痛,如此才能释放出爱,对托比以及对自己的爱。
于是,马克开始正视自己的情绪,他意识到,自己心中的怨恨是过去造成的,和托比无关。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明白亲子关系的意义。如果父母用爱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那孩子长大后也会有满满的爱可以付出,并把这份爱一代代传递下去。
明白了这一点,马克的不满变成了希望和感激。他更加喜爱托比,更愿意花时间陪伴他。他知道托比从自己身上,获得了当年自己渴望从父亲身上得到的东西。因为他分担了一些育儿工作,妻子也可以抽出身来,和马克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马克没有遗弃孩子,而是成功地修复了自己和托比的亲子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父母正在“遗弃”孩子而不自知,比如,孩子想要父母陪伴时斥责他“走开”,或者孩子兴冲冲地拿出作品时,父母只是心不在焉地撇上两眼,做做样子。
这些父母可能会解释说:“我很爱孩子,只是有时想静一静。”但这些做法却会让孩子产生“被遗弃”的感觉。“被遗弃感”就像是一道颜色渐重光谱,颜色最重的那端就是像马克父亲那样抛家弃子,而颜色稍微轻一点的就是在孩子需要父母时,无情地把他拒绝。
还有人可能解释说自己要工作,要维护社交关系,所以只能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但是我们的工作、社交可以重新拾起,而亲子关系是有保鲜期的,不能一味地拖下去。毕竟孩子只是在某个阶段比较黏人,以后就会减少情感需要,甚至慢慢远离。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该投入的时候没投入,能修复时没及时修复,到后来蓦然回首,才发现孩子已长大,自己也变成了他们眼中“不喜欢的”父母的模样。所以,与其事后后悔,不如行动起来,给亲子关系奠定一生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