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系》作者:武志红
上一节,我们认识了“人性坐标体系”这个重要的心理学工具,学习了如何在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节,我们将来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自己真正地走出孤独。
深度关系的重要性
关于关系的重要性,武志红老师一直都在强调:“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借助关系来活出自己。而在关系中存在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还有那些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人,无论是亲人、爱人还是朋友,他们也需要通过和我们的关系才能活出他们自己。
那么,如果有了良好的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叫作“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反过来说,有了深度关系,我们就能够创造美好、享受生命。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这句话中,“深度关系”指的是一切关系,不只是人际关系。
比如说,我们和宠物的关系、和家庭的关系、和工作的关系,都属于深度关系可以涉及的范围,都值得我们去投入其中,建立好、维护好这段关系,让它深远、持久,创造许许多多值得回忆的瞬间。
当然,如果把“深度关系”定义为人际关系这个最普遍的形式,那么我们也可以说,高质量的深度关系是人获得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我们要的幸福,就来自于良好的深度关系。
这个说法其实是有科学研究依据的。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跟踪研究,通过前后75年的持续观察记录,科学家们明确地发现,孤独和寂寞对于人的一生幸福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快乐、健康和幸福。
而在所有的深度关系里,亲密关系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和爱人相处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这背后的原因,就可以追溯到人类心灵最深处的需求。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是“被看见”。
我们人类的原始生命力可以视为中性的、灰色的,只有我们的生命被看见了,才能被照亮,变得多姿多彩。相反,如果不能被看见,被遗忘在角落里,那它就会成为黑色。
“被看见”是如此重要,所以我们都需要深度关系来看见彼此。
为了让自己被看见,所以我们一生都在寻找那些懂自己、关心自己、在意自己的人。最终,我们会找到一个“他”,认定对方是最和自己契合的伴侣,可以相守一生。这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因此,和其他的深度关系相比,亲密关系更可能达到照亮彼此的目标。
其他的关系,比如亲子关系则不同,它是我们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所以很容易停留在自恋维度上,家长控制孩子、孩子痛苦不已。这样的关系对双方都是损耗、而不能提供营养。
而正是因为深度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被看见,所以从反面来看,如果一个人拒绝深度关系,让自己陷入孤独,就会遭遇无止境的麻烦。因为,彻底孤独的内心是无法被看见的。
如果一个人陷入了严重的孤独,他的心灵就容易进入黑暗。孤独程度越重,黑暗程度就越重。如果他陷入了彻底孤独,也就意味着他把自己的生命力彻底扼杀了。因为处在彻底孤独中,人就失去了在关系中互动的机会。于是,在孤独中,不仅光明无法增加,黑暗的能量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哪怕再难,也要试着走出去,让自己的能量得到舒展,去接触更大的世界、给别人一个机会看到你、照亮你,这样才可能建立起关系,让自己幸福。
关系的本质
好,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回答。
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写过一部著名的作品,叫作《我与你》,详细地讨论了关系的本质。在书中,他指出,关系本身就是世界的本质,而如果要分析关系的本质,则要把它分为两种,分别是:“我与你”和“我与它”。
其中,“我与它”的意思是,在一段关系里,如果我把你视为完成目标的工具和对象,那么,不管这个目标听上去有多好、多高大上,这时我在意的都只是我与这段关系的关系,在意的是我的目的能不能达到,而不是你在这段关系里的感受如何。
相反,“我与你”的意思是,在关系中,我彻底放下了对你的预期和期待,拿出了我的全部本心,真诚地关心你、在意你,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可能与你的本真相遇,这时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深度关系。
而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比昂,对于关系的本质,也曾提出过一个说法,叫作:关系的本质,是谁制造焦虑,谁容纳焦虑。
比如,正常情况下,本应是强大的父母,去容纳弱小的孩子,孩子制造了焦虑,父母帮着去化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成为了制造焦虑的一方,希望孩子不负所望、努力学习,给家里争气。而孩子则在不断地接受焦虑。所以,这样的关系就不是一种良性的关系。
那针对这个问题,另一位学者温尼克特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概念,叫作“容器”,并把它作为好父母的基本,也可以视为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
容器的意思是说,一段关系如果足够稳固,那么它就能为人与人的连接提供一个足够安全的空间或者范围,让彼此间的关系不至于瞬间就被打破。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和一个朋友产生了矛盾,但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好,所以,我们之间的矛盾就是可以调和化解的。这个时候,良好的关系就成了容纳坏情绪的“容器”。
那如果具体来分析这个容器,它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是,你把事情做好的时候,我认可你;第二是,你遇到挫败的时候,我支持你。
然后在这两情况的基础上,又能引申出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如果出现了冲突和矛盾,关系中的任何一方展现出了攻击性,那么这种攻击性是可以在容器内流动的,而不会导致容器被破坏。
由此也看出,如果我们的关系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容器,那么我们的心灵空间就会得到很大的舒展,原本孤独、狭窄的内心,也会被深度拓展、指向更大的世界。
在心理咨询中,武志红老师就遇到过一位女性来访者,她自己形容说,她的内心世界是一块玉米地。然而,她的父母以及其他家人并不尊重她,会闯入她的玉米地,残酷地毁掉一切。同时,他们的玉米地却严重封闭着,不让她进入。这种感觉一直影响着她的心理,让她感受不到幸福。
我们听了这样的描述,也了解了关系作为“容器”的价值,现在就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内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田野?别人是如何进入的,他们在那里留下了什么、对自己产生了哪些影响?
总而言之,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一片肥沃的内在田野,里面藏着自己心灵深处的许多秘密。我们要利用自己的观察和觉知,去发现其中的问题、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依恋和自恋的区别
在建立深度关系时,我们还要特别留意一个词,它就是“依恋”,并需要弄清楚依恋和自恋的区别。
那什么是“依恋”呢?依恋就是,在一段关系里,“我”主动、自愿地依靠“你”、信赖“你”。这是一种让人感觉到安全、温暖的感受,最容易看到的依恋,就是婴儿对母亲的依恋。
我们前面说过,婴儿的天性是全能自恋,他们最初是活在彻底的一元世界之中,觉得世上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我”。
那么,为什么婴儿会从以自我为中心变得逐渐依恋母亲呢?这是因为,在和这个世界的接触中,婴儿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他们必须走出自己的自恋,才能继续自己的成长。这时,婴儿就需要把“我”延伸到抚养者那里,觉得抚养者——特别是母亲,就是自身的一部分。
后来,随着认知的发展,孩子逐渐认识到,原来你是你,我是我,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我们之间可以建立起联系,我不是孤独的一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在成年期后转变成了亲情。
实际上,不只是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这样,成年人的情感世界也是如此。
一段良好的深度关系,必须形成依恋,才能真正长久。
依恋的达成,是一个人心灵成长史上了不起的大事,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灵从只有一个自恋维度,发展到同时拥有自恋维度和关系维度,他的心灵可以向两个维度展开,于是一个人的心智空间就被撑开了。
所以,当我们身处一段亲密关系,在谈恋爱、过日子时,不能总是把对方视为巨婴,而给予无情的批评,而是要彼此谅解,相互支持,这样才能建立起依恋的情感关系。我们也将不再担心把自己交给对方,就像婴儿把自己交给母亲一样。
这时,我们的心灵就能因得到滋养而成长起来。关系中双方的生命力也就可以在深度关系的通道中流动,让我们彼此都获得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