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旅,顾特卜建筑群,印度伊斯兰艺术的肇兴

吴芯说旅游 2023-05-25 18:03:08

12世纪末期,土耳其-阿富汗从中亚入侵,占领了印度北部,建立了德里,历史上被称为“德里苏丹国”。德里苏丹国的开国元勋顾特卜-丁·艾伯克最初是一名奴隶,后来成为古尔王朝的苏丹,后来成为了德里的将军。当古尔王国逐渐没落时,这名前任指挥官在1206年宣布自己是苏丹,并建立了一个奴隶制的王国,首都位于德里,也就是“德里苏丹王国”,并由此开启了土耳其-阿富汗对整个北方印度的三百余年的长期统治。

德里苏丹帝国的首任“奴隶王朝”主要借鉴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建筑形式,并吸收印度当地的一些传统建筑元素,建成一系列高大雄伟、严谨精致的建筑物,标志着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和印度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的初步结合。古塔布清真寺坐落在距离新德里南部大约15 km的郊区,这是第一个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例子。这座清真寺由德里苏丹王国的创始人顾特卜-丁·艾伯克在1192年创建,以庆祝对德里的征服,并在13、14世纪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顾特卜清真寺也是最重要的一处,就是以占地超过2000平米的宽阔天井及修道院而闻名于世的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被三个不同的圆柱和走廊包围着,它的入口正对着麦加圣地。在该清真寺的大厅和所有进出的通道上,都修建了一种很旧的圆顶建筑方法。剩下的几根柱子,都是用一根石头做的横梁,将整个房顶固定在一块石头上。顾特卜-丁·艾伯克于1198年建造了一堵名为“艾伯克屏墙”的巨型石头砌成的墙壁,上面有五个略带洋葱状的圆拱。中间有一座最大的尖拱,其余四座稍矮一些,顶上有一扇像窗户一样的墙壁,它的结构很像波斯伊斯法罕的赫拉特和圣殿,显示出受中亚地区伊斯兰文化的熏陶。

艾伯克屏墙边缘镌刻伊斯兰文字,阿拉伯文字和阿拉伯风格的花纹,非常精致,显示出印度雕刻家在这方面的造诣很高。再进一步看,印度雕塑家将印度人喜欢的花朵,特别是荷花的纹路,用来点缀阿拉伯文字,从而形成一种与中亚地区伊斯兰文化完全不同的新的建筑形式:印度伊斯兰艺术。高大雄伟的伊斯兰幕墙,不但是游客拍照留念的理想之地,而且还是幼年的松鼠玩耍的绝佳场所。

在印度,松鼠是一种很普通的动物,因为它们与人类相处得很融洽,所以它们更多的是对人的好奇,而不是对人的畏惧,这样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很少见。在那些用红色沙砾堆砌而成的柱子上,还能看到一些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庙的浮雕,上面的人和兽都已经被破坏了,但是印度风格的花卉和藤蔓仍然清晰可见,说明在以前,印度的艺术品是多么的精美。

在威力大清真寺的院子里,还有一根七公尺高的钢铁立柱,它的纯净程度令它在1600多年里都没有锈蚀,雄伟的立柱俯瞰着四周的历史遗迹。六行梵语的文字表明,这个金属柱子原本被放置在比瑟努尔的寺庙中,以向檀陀罗·笈多二世致敬,后者于375至413年间在此执政。不过上面的文字并没有描述这种金属究竟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所以,以现在的科技水平,科学家也没有办法解释这种金属究竟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另一个主要的部分是顾特卜宣礼塔,它是有名的尖顶。这座建筑几乎与艾伯克屏墙同一时期建造,名字取自“中轴塔”或者“胜利塔”的意思,就像碑刻上所写的那样,这座建筑旨在将安拉的身影投影在东西两个方向上。塔一共有五层,下三层是用红色的石头堆砌而成,外墙则是用半圆形和三角形的石头堆砌而成,而上两层则是用白玉和红色的石头堆砌而成,整体呈圆柱状。每一楼都有一个圆形的露台,露台下面是一排排精巧而又漂亮的钟乳石。

围绕在塔身上的横向浮雕花纹,一方面是阿拉伯花纹,另一方面则是以印度人常用的蔓藤花纹和挂花装饰,将伊斯兰人的精致和印度人的朴实无华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印度人与伊斯兰人的交融。顾特卜宣礼塔的斜面朝上倾斜,星形的平面错综复杂,细长的竖立塔身,环形的装饰和碑刻,这些相互映衬,使其在那个时代是举世无双的。

顾特卜宣礼塔一共有397层阶梯,从前苏丹站在顶端的露台上,可以眺望他所管辖的土地,但现在,为了安全起见,游客们已经不能再往上攀登了。传说中,德里苏丹王国的国王顾特卜-丁·艾伯克,死于一场比赛中,只建造了这座高塔的一部分。他的继承人终于完工了,而且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他们都没有停止过对塔身的维修。现在,当你站在一片废墟中,站在一根由印度教和耆那教两大宗教建造而成的柱子上,抬头看着这座巍峨的巨塔,你会流连忘返。

0 阅读:6

吴芯说旅游

简介: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