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户人家小姐出嫁,为什么要带着丫鬟陪嫁? 丫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婢女的一种统称,因她们的发辫一般被梳成左右各一圆环状,像树丫型状,故称之为“丫鬟”,也作“丫环”。 她们大多都是因为家庭困苦被卖到主家,变成主家的私有财产,使唤丫头,从此负担主家的大部分家务。而且主家小姐出嫁时,她们也有可能会作为陪嫁一起嫁过去,那么小姐出嫁为什么要带着丫鬟一起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丫鬟都可以作为陪嫁跟随小姐一起嫁到夫家,一般只有那种陪伴小姐一同长大的贴身丫鬟才有资格。 因为贴身丫鬟才真正了解小姐的喜好和生活习惯,作为陪嫁跟随小姐去了夫家后,小姐依然可以享受到和之前一样的照顾,也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至于因为陌生环境感到不安和不习惯。 而且小姐有什么话,或者需要娘家帮忙的事,也可以让陪嫁丫鬟代为传达,充当跑腿的角色。 除此之外,陪嫁丫鬟还要去照顾小姐的夫君,当然这是需要经过小姐同意才行,比如小姐和其丈夫行房时,陪嫁丫鬟可以贴身伺候。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一起行房,甚至给予名分,成为侧室,而小姐之所以允许自己的贴身丫鬟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女子和她争丈夫,从而巩固在夫家的地位。 即便小姐的贴身丫鬟成为侧室,但小姐依然对她们具有终身约束的绝对权力。当然陪嫁丫鬟成为侧室后,生活上也会有所改观,这也是她们比较好的一种出路。 @历史紫陌阁,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古代大户人家小姐出嫁,为什么要带着丫鬟陪嫁? 丫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婢女的一种
东世说历史
2023-02-10 15:04:0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