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上朝的时候,为何嘴里要含着人参呢? 清朝皇帝一般是在卯时上朝,也就是现在的早上五点到七点左右,而上朝的大臣则需要提前在午门外等候,踩点上班是不可能的,因此上早朝的大臣要起的更早。 家距皇宫近的大臣也要凌晨三点起床做准备,而那些家住的远的大臣,就要起的更早,可能凌晨一两点就要起床收拾,甚至还要更早。 虽然大臣们起得早,但他们在上朝前是不能吃东西的,也不能喝水,并且还要提前解决好个人卫生问题。 如果皇帝和大臣正在讨论朝政要事,皇帝看你一脸难受的样子,便问:“爱卿有何事启奏?” 总不能回答说:微臣内急,想要上茅房吧! 这种行为在古代属于御前失仪,是大不敬之罪,皇帝心情好,不计较还行,如果正碰上心情不好的时候,这就遭殃了,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即便真的想上厕所也要忍着,早朝时间短还好一些,要是商议的事情很多,那真叫一个煎熬。而且还可能因为没吃早饭,出现体力难支的情况。 如果早朝11点才结束,大臣起码也要坚持8、9个小时,住的远的大臣则要坚持十几个小时。 大臣们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一般在上朝前会在嘴里含上一块人参。因为人参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效地补充体内气血,增强体力,还能抗疲劳,抗冷热的应激作用。 而且人参也没什么味道,不容易被发觉,因此深得官员的喜爱。 皇帝虽然也知道此事,但考虑到朝臣们的辛苦,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看不见。 @历史紫陌阁,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清朝官员上朝的时候,为何嘴里要含着人参呢? 清朝皇帝一般是在卯时上朝,也就是现在
东世说历史
2023-02-10 15:04: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