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琼崖纵队在海南不断壮大,抗日时屡立战功

史海撷英 2024-06-16 10:57:39

众所周知,红军经历过惨烈的反围剿作战,国民党调集数十万大军围剿了我方的中央苏区。其实当时全国都遭到围剿,除了中央苏区以外,还有鄂豫皖苏区、陕北苏区等。

在历史上,中央苏区诞生过红一方面军,鄂豫皖苏区出现红四方面军,陕北根据地也有延安圣地。各个根据地、苏区都诞生了后来名动天下的部队,走出了不少传世名将。然而有一块根据地,却经常容易被人忽略,这块根据地就是“琼崖根据地”。

对于琼崖根据地,大多数人可能没印象——因为这里解放战争中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将,也没有诞生过解放战争中的主力部队。但这块根据地的部队武装,却前后有长达23年的革命斗争,不仅先后经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而且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南方的武装部队,没有接受改编进入新四军,堪称当时“红旗不倒”的典范代表。

该根据地的负责人冯白驹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日子在饥寒交迫中过去……大部分人的肩膀露在外面,有的还光着屁股。个个冻得发青发紫……我们像万年前的祖先那样,男同志披着树皮像古代骑士的盔甲,女同志穿起名副其实的百叶裙,大家走起路来像穿山甲。

从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当年琼崖反围剿之艰苦,如此艰苦的岁月,坚持了20余年,这得是有多么坚定的革命意志?也难怪周总理当年会评价:海南的斗争坚持了20多年,红旗不倒,这是很大的成绩。那么琼崖根据地的抗争到底有着怎样恢宏的历史呢?

琼崖其实指的就是现在的海南,当时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播撒全国,联合国民党一度取得过北伐巨大成就。但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蒋介石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大革命正式进入低谷。之后该悲剧波及全国,面对这一危急状况,中共琼崖地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恢复和建立各级党组织收集枪支准备开展武装斗争。民国十六年(1927年)9月,琼崖特委发动著名的9月暴动,各部队快速集结发起对椰子寨的进攻。

和当时秋收起义一样,琼崖特委组织的9月暴动失败,但9月暴动宣布琼崖革命军队的诞生,宣布打响琼崖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后来也将9月23日定为琼崖纵队的诞生日。

虽然革命失败了,但琼崖地区也终于有我党自己的革命武装:琼崖纵队,因为能密切联系群众,所以琼崖纵队很快发展壮大。

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国民党害怕琼崖局势失控,于是组织了第一次围剿。当时琼崖纵队实力很弱,但拥有1000多支老式步枪,子弹每枪也只有数发,因此在接下来的反围剿作战中遭遇重挫,诸多领导同志相继牺牲,就连琼崖武装的创立者王文明同志后来也去世。

即使如此,琼崖纵队依旧坚决同反动派作战,迫不得已国民党又发动第二次围剿,这次国民党调动了飞机、迫击炮和机枪使用火力覆盖,红军的军械厂、粮食加工厂、后方医院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但国民党还不满足,他们又开始搞“三光政策”,对当地百姓、红军家属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琼崖根据地几乎灰飞烟灭。

也正是在这种极端的状况下,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带着部队躲进母瑞山密林深处,于是就有了他日记里面记载的惨烈情况。

但琼崖纵队战斗意志极强,即使由于各种非战斗性减员部队只剩下20多人,但他们依旧很乐观的战斗,正如冯白驹所说:我们就是被关进了炼丹炉里的孙大圣,练就火眼金睛,钢筋铁骨,日后突破炼丹炉,我们就更加神通广大了。

果然,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琼崖纵队终于利用敌人缝隙杀出重围,很快又在全岛燃起新的革命火种。在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琼崖革命热潮中,琼崖纵队诞生了一支特殊部队,这支部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色娘子军。

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连长庞琼花的带领下,乐会县组建赤色女子军连,当时大批妇女应征,快速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部队;民国二十年(1931年),红色娘子军又成为独立师第3团女子军特务连,女子军开始正式参与战斗。

不得不说“海南女子不输男”,他们除了负责后勤和探查任务以外,还积极承担警卫团部参与作战与敌人厮杀的重任,一直有出色表现。例如著名的沙帽岭伏击战,这是女子军成立后的第1次正面作战,她们负责诱敌深入,反动民团看不起她们,嗷叫着说要抓到以后当老婆。结果,反动民团遭遇伏击,就连他们的总指挥也成为娘子军的俘虏。一时之间红色娘子军威震琼崖,彰显了中华女子的本色。

不过,这支部队也跟随大部队一起遭遇了惨烈的反围剿战役,娘子军的连长指导员和排长也先后被捕,娘子军被迫化整为零。

按理来说,琼崖纵队经历这样惨烈的战斗,每一个人都与国民党有着血海深仇,但是抗日战争到来了。

在这场关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中,琼崖纵队放下血海深仇,选择与国民党共同合作抗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琼崖纵队被改编为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和国民党一起作战。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海南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国民党只留下下几千人守卫海南,大批部队更是稍作抵抗就撤走了。

眼见蒋介石不重视海南,当地的琼崖纵队却顶着日军战机在潭口设伏,这也是日军登陆后的首次受挫。由于当时抗日的出色表现,琼崖纵队得到大批老百姓的支持,其部队也从300人快速增加到1400余人。后续受到琼崖纵队的鼓舞,国民党也曾英勇抗击,付出过很大代价。但国民党兵力有限,琼崖纵队的破袭始终是当时海南抗战的主力。

即便海南最后沦陷,琼崖纵队连续不断的破袭,仍然有力阻止了日军的进一步深入,给敌人造成极大困扰。抗日尾声时期,国民党开始联合日、伪军剿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顽军”。

在这一背景下,琼崖纵队迎来了最困难的时间段,他们要同时面对日军、伪军、顽军的三方进攻。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进攻我方美合根据地,迫使部队放弃根据地,造成琼崖纵队大批战士牺牲。

从那以后,琼崖纵队以一己之力对抗三大恶势力,并以顽强的斗志有力反击了敌人——例如民国三十年(1941年)粉碎顽军3000余人的进攻,而且还在反击的同时进攻了日军美德村的据点,歼灭日军60余人。

在这种三面出击之下,琼崖纵队虽然付出不小牺牲,但却有力震慑反动派。而且因为琼崖纵队的不断破袭,成功粉碎了日寇向海南移民百万将海南建设为“南进基地”的幻想。

抗战胜利,国民党卷土重来,挑起内战。因为国民党将重心放在中原和东北,因此琼崖纵队得到生长空间,实力愈发强劲。等到三大战役失败,国民党让薛岳担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时,解放军部队早已压向海南,攻守之势异也。

此时琼崖纵队万分激动地联络上解放军部队,1950年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跨越重重险阻,参加当时的海南岛战役的作战会议,并在会议上拿出了珍贵万分的海南岛作战地图。

在琼崖纵队的帮助下,海南作战取得大胜,国民党的一代战神薛岳被轻松打垮。1950年3月开战,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在这一天,坚守了20余年的琼崖纵队终于归队。

1950年7月,琼崖纵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隶属于中南军区。而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冯白驹,后来也曾官至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东省、浙江省副省长等要职。

0 阅读:36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