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许多赴“千叟宴”的老人被天子摧残致死?他们经历了什么

一介渝城小吏 2024-08-26 21:18:32

要怪就怪今天的高铁吧,很多人体会不了什么叫“舟车劳顿”?

举个例子:某位四川的老人荣幸地被天子邀请去吃“千叟宴”,直线距离是1540千米,今天坐高铁的话仅需6个小时,坐绿皮车的话一天之内也能完成。

然而在乾隆年间,总共要花多久?

大致推算的结果是——至少要整整2个月。这个时长的依据是什么呢?

1540千米÷25千米,为何要÷25千米呢?这是当时最快的战马远距离机动时速。

官史原文:闯王挥师东进,从紫禁城到秦皇岛,路途为300多千米,启程时间是4月13,21日结束,共计9日,一日约为37千米。

负责迎战的大清军队,是从盛京启程到秦皇岛,路途为400多千米,共计12日,一日约为35千米。

换句话讲,18世纪的机动,骑兵的速度大约是1日35千米,可这是骑兵的作战状态,军用马匹和军人的个体机能比一般人要强的情况下,因此这些70+的老头火急火燎地24小时赶25千米够了吧?如此推算得出了从四川到京城总共需要2个月。

如今普遍没人用马车当交通工具,你在古装剧里是看过,但那基本上是在如今那种很平整的路面上拍摄的和汽车没什么两样,然而在18世纪的路面是啥材质做的?

下图为1900年紫禁城的环城公路,对,就是皇帝眼皮子下的绕城高速。

京城的绕城高速是这种状况,地方的道路是啥样呢?省会城市中的确有了快速路的初期样板,然而比今天的乡村路比比?此外那时的路面通常是50年一维护,其乘坐体验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从地方到北京能走这种快速路已经不错了,全程60%以上需要爬坡上坎,你以为的官道是下面这幅图的造型。

不用怀疑,真实情况如此,自己想想坐马车的通行体验吧。

清朝的马车为实木材料,那时还没发明轮胎缓冲,用这样的交通工具长时间出行基本上能把成年人坐得七荤八素的,就别提70+的老头了。

此外这整整2个月都是在外奔波,医疗条件简陋,以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颠沛流离2个月不用天子摧残就已经致死了,大多数要折寿吧?

那些顺利到北京的老人是不是就可以享受盛宴了呢?

《四库全书》记录了乾隆年间的1次千叟宴(清朝共计组织了4次),宴会规矩如下:

A:上茶。

弘历首先给在座的所有老人敬茶——站在台上自干一杯。然后宫人再给每桌老人斟茶,大家捧着茶杯举过头顶,叮叮咚咚一片磕头谢恩,喝完,用过的茶杯允许带走当纪念品。

B:上酒。

在几百个老人的注视下,宫人先给天子布置好膳桌,然后一道一道地摆满15种菜肴。接着,大殿内礼乐响起,几百个老人一起起立,待内务主管将天子的酒杯斟满,和步骤A相同,等天子自干一杯打个批发。

几百个老人叮叮咚咚一片磕头谢恩。

在座大都是70+的老头子,筷子还没动,头已磕得头冒金星了,对于他们来讲这算不算是摧残?

C:开吃。

先别慌,动筷前,还得走流程。

弘历请90+的到他桌子面前亲自倒酒,倒完后,战战巍巍的老人家还得要冬冬叩个响头,以谢圣恩。

然后,才能一快朵颐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千叟宴开在1月份,北京的初冬温度大约为3——4度,几百人乾清宫是座不下的,只能安排在室外的皇极殿。18世纪没有地暖……

几百个70+的老叟,爬山涉水2月,在大年初一的寒风中,大快朵颐……

大块啥朵颐?

下图为如今复原的千叟宴。

这种复原的问题是,在暖色灯光的衬托下,让你认为还挺温馨融融的,不知道这可是在腊月组织的室外宴会……

有人讲,很多老头一辈子从未享受过御膳,穷乡避壤的第一次看到这么精美的食物肯定是垂诞欲滴,事实上在如此冗长的礼仪和严肃的场合下,一般人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你想想你参加的商务宴请哪是吃好了的?

为何清朝赴“千叟宴”的老人被天子摧残致死?不少人回去就一命呜呼了。

不是说天子有意为之,而是要吃这么顿饭,需要付出的太多。年纪一大,颠沛流离是摧残,北方的寒冬是摧残,饭局上严格的皇家礼仪是摧残,还有第一次面圣时亢奋又需要的谨小慎微同样是一种摧残。

上了年纪的人为啥不喜动?

在稳定的居所、稳定的餐饮,确保稳定的环境。

长途跋涉,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带来的隐患是:水土不服。

0 阅读:3

一介渝城小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