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女演员哪个更适合演林黛玉?网上那些仿妆博主可以胜任吗?

一介渝城小吏 2024-08-09 05:59:39

林黛玉,其实是整个红楼里最核心、难度也最大的中心角色。容貌和气质皆有非常苛刻的标准。且原著对其外貌描述十分“飘逸”,所以角色的构架中心应放在“神韵”上。

下为原著的描述:

详细是详细,但“烟眉、泪目”如此意境化的叙述,让选择应主要集中在“个性和气质”方面。换句话说,要有那个意思,演员出场后,一说话,一走路,神情举止也要给人一种“黛玉,这便是黛玉,跟原文说得一模一样”的感觉,除此所不能。

只有外在还不行,例如说如今网上有很多仿妆博主就可以胜任的,其实绝大部分学的仅为原版的一个方面:“愁”。

然后和陈晓旭一比。

其实现在绝大部分对林黛玉的塑造,哪怕是专业剧组和艺人本身就走入了歧途,后果是一地细碎。

典型如10年的新版——堪称恐怖。

这完全是按导演个人想象做出来的怪胎,其实是犯了最致命的错误(原文角色的吃穿用度的所有元素都预兆着相应角色的宿命)。自诩独立思考又不成系统、海选的虎头蛇尾、吐槽最多的昆曲风格以及莫名其妙的配乐等等使得该作成了个笑话。

林黛玉的“愁”。

从很久开始,在五花八门的文学解读里,“天然愁”已是公认解读黛玉的标准了。所以,在由此衍生的影视剧里,艺人们就专门把孱弱不堪、柔枝嫩叶当成“娇柔缠病”。各色服化道同样用阴晦来塑造“天然愁”。类似公式化的塑造使得现在出现了对角色本身的普遍性误读。

这样塑造,首先是难看,其次是遮住了雅。因此原著中那个遗世独立的典雅女子现在被认成“悲春伤秋、戒备心强”的代言人。于是,黛玉自己气质里非常光明的那部分被遮盖而没能显示,一个灵动的少女也一直被贴上“孤芳自赏、拿腔作势,还小肚鸡肠”,结果是更多没读过原文的也按着这样的形象来评价角色,我们的艺术宣传有很大的责任。

个人觉得,哪怕角色是“带泪的”,然而逮住这点就把黛玉塑造成骨子里透出来的“天然愁”是有误的。原著中的“缘”和“仙”,以及开篇的“僧、道”此类的神话桥段,与其是在讲具体内容,倒不如理解成在强调“缘分”,以“命运”来揭开作品的主题,持续到结尾的“白、净”收场。这其实是一种文学手法,在《四大名著》和古代小说里比比皆是,角色首先是个活人,从正常人的感知出发,才能还原。

“天然愁”:其实不过是刚到大观园时的陌生,正常的局促,问题是她本来就是贾母的掌上明珠,和宝玉又是较好的存在。

这个时期的角色无非是思念家乡,和“愁”是没关系的,反而刚进贾府的黛玉正享受着这辈子最灿烂,最幸福的阶段。

第十四回,父亲去世,再加上宝钗进园,这才是“愁上心头”的开始。一个人孤苦伶仃无所依,寄人篱下,进退失据又看不到希望,尽管犯不着低声下气但还是要跟贾府的各色人等打交道,宝玉又未定性。

但黛玉自己是不想被这些束缚的,所以才变得形影相吊,葬花这段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喜欢怼人也出于自我封闭的因素而已。本质上就是“担心”,前途渺渺,又被迫要去应付。

这跟演技无关,而在于真情实感。

然而刨除具体问题和身体情况,她的内核依然是活泼灵动、爱耍性子和小小怀春的茫然少女,还是有调皮玩闹的部分,依然对人生充满了好奇和期望,而小性子只是类似阶段姑娘的普遍特质,仅此而已。

陈晓旭基本还原了这样的状态,可其余的,则塑造成真的有病和抑郁,完全没了这个时期少女本该具备的东西,“做”是靠堆砌出来的,不仅不自然还很怪。

捎带,为何人们习惯于喊陈老师“林妹妹”?不就是她自己的生活经历与黛玉有相似之处吗?

这样的选角方式其实普适于87版的所有参演者,只要你去搜一下,这批人之后人生走向基本和角色有些雷同。

易言之,当时选角更注重艺人和角色的气质吻合,于是在扮演过程中就会产生共情,深入理解其行为的内在逻辑,使得一举一动都那么行云流水,自动补足了文学和影视之间的差距,赢得了普遍性的认可。

至于现在的女演员哪个更适合演林黛玉?

实话实说,陈晓旭,并非形似,也跟颜值没关系,就是演活了。陈氏的颜值并不算特别能打,甚至和主流美女相比还有瑕疵。个人觉得她不是“标志”,而是“精致”。得到广泛性的承认,主要还是神态、情绪之类内核方面的东西,87版成就了她,她自己也虔诚地对待这部名著,所以就成了。

然后再看看现在,还有类似的女演员嘛?

可怕的参照物。

现在要找这么个角色,就算这个剧组真有精益求精、塑造经典的态度,受限于时代,依然有不少难以复刻的问题:

A:物是人非的大众情趣。

如今是艺人比角色更重要的时期,工业化和公式化的大众情趣使得剧组不得不向市场投降,典型例子就是上面全民选择的“梦中角色”这种东西。痴傻发愣、毫无生命力。

依照原著的服化道大概率会扑街,而不同于以前,出于收回投资就只能在品质上让步,以照顾大众情趣。倘若现在三拍红楼,约摸着就是一片美瞳、一字眉、头套加瞪眼,甚至出现穿越装或者倭服的情况也很正常。

与之相比,严格依据历史考据做出来的老红楼是怎么弄的?

不知道为什么国内此后的历史剧没有延续这种服化道风格,就算三拍,这些集合了当时最专业考量的作品也很难得到应有的善待。

王熙凤的头饰。

设计思路。

贾母的帽子。

元春的头冠。

B、演员底蕴的缺失。

“老戏骨”不是说年龄大了就自然成了专家,现在的演员基本上是颜值大过能力,不知道是为了迎合或者就是懒,这些人很少去读原著,更别提精读、揣摩和分析,与角色形成共情了——大致为0。个人觉得现在的年轻艺人对红楼的真实看法就是:“莫名其妙的啰嗦又陈旧的古装爱情故事,谱还贼大。”类似的。

想想艺考收分吧,他们的台词为什么差?因为连普通小学生阅读要有感情的标准都达不到。其实就是个营销博关注的圈子,用这群很早就专注在应酬敷衍的人拍红楼必然是大规模组团装嫩的效果,天生的尴尬。从挑选范围来说,从素人当中做选择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

C、没有真正的专家和时间精力。

“工业化”时代产量提升,相对应的87版是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有下列文学名家和古典专家的加持,还为了补缺原著而吵得面红耳赤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结了梁子,放到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

资本的逻辑是赚钱,很难给单个剧更多打磨时间和精力。联想到87版的集训:吃穿衣走躺诸般细节,怎样才是主人,怎样当好丫鬟,怎样用一举一动表现身份?怎样诠释“大院的奴婢也比普通家庭的千金更牛些”?就别提书法乐器和棋艺了,要求写体会、试桥段。不管如何吹,总之不会以年为单位来孵化艺人再全国挑场地,更别说重造一座府邸了。现在都是棚里搞定,没办法了,事后修图就行了。

总而言之:

是否存在一个适合演林黛玉的女演员呢?当然存在。

问题是就算这个人存在,能诠释原著嘛?当然不行。

因为成就“林妹妹”并非陈老师自己的努力,是当时整个团队的集体结晶。

0 阅读:4

一介渝城小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