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麻烦你们搞清楚几个重点:
A:寡人无非是能力没相父强,不意味着寡人的智商有问题。
B:寡人无非是没相父那样运筹帷幄的能力、二叔统领军队的水平和我爸那样的魅力,不意味着寡人是和司马衷一样的痴呆。
C:寡人名副其实当了40年皇帝,历史排名前三,并非《演义》说的年纪轻轻不管不顾搞得国土沦丧,接着在敌国斗蝈蝈还笑嘻嘻。
D:从寡人未满18登基,相父替寡人熬更守夜11年油尽灯枯,那时我还未成年,倘若没有相父的辅佐我靠哪个来平衡内部的那些门阀?
E:此后还能安安稳稳自称寡人30年是由于相父推荐的辅佐团体给我打工超过25年,剩下几年“班子”没了,蜀汉才步入了绝境。
F:倘若相父没死,你们有一个是一个还敢乱哔哔?
倘若后主要诸葛亮把权力还给他,那肯定是他具备了掌权的水平,孔明估计做梦都要笑醒,赶紧在刘备灵前磕100个头然后假酒赋文一篇:主旨是陛下终于长大了。
庙堂这种东西,表面上是等级分明,其实是很微妙的玩意。
权力这种东西,表面上是甘甜蜜糖,其实是最遵循质量守恒的。(所谓能力有多大,承受的压力也更大)。
以前父母安慰小孩,有大事爹妈替你扛着,现在你长大了,是不是又拒绝生育了呢?别找借口,说白了就是怂。
就算诸葛亮别有所图,或者换成魏武、宣王、宋武还是李世民,这些人第一个要关注的还是国家的延续的和社稷的安定。否则权臣又图什么呢?
这是一把双刃剑。
玩火不成必被反噬,不过是庙堂斗争的基础知识。
猇亭之败后的蜀汉,是啥造型心里没点数吗?
先主病逝,全国失去一半军队,后主猝然即位,少不更事,百姓惶惶,强敌环伺,南蛮起事,内部的利益集团正在七拱八翘。
“危急之秋”并非耸人听闻,这还是诸葛亮担心后主吓尿注意了用词。
各种问题便如同搅乱了的毛线横错交织,又互为联系,让解决问题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病灶。
南蛮是具体威胁,第一个解决?错了,百姓惶惶才是问题核心,首先要安抚人心,才能拿捏关键?错了,外面还有2敌国呢,正磨刀霍霍呢,换你,该怎么选?
换成普通人,早就抓瞎了。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分不清?
阿斗一样抓瞎。
要权?换你愿意要这样的权?
想象中的孔明和阿斗:
阿斗:相父,我、我要……
孔明:天子要什么?
阿斗:不,不要啥。
事实上的孔明和阿斗:
孔明:陛下能不能稍微努力学习一下帮我分担点国事?
阿斗:额,相父春天来了我太忙要去踏青您缺人尽管招都批要提哪个官也没意见但国家大事什么的我又不懂我要找王者蟋蟀去了再见了您内!
最鲜明的对比就是:蜀汉四相不在以后,蜀汉只撑了5年,庙堂迅速被宦官把控,后主就算当了几十年天子也抓瞎,国家很快覆灭。
诸葛亮别有所图?图什么?
有私心的人,图的大概率是赶紧跟曹魏联系,早点带路吧?
像这种乱七八糟,摇摇欲坠的国家谁要谁傻。
事实上,历史上诸葛亮在世时真出现过1次“欺负天子”的事件,而且是孔明主动欺负的,也就是:
一伐后,由于街亭之败,孔明上书曰:“臣用人有误,该受惩罚”。后主采纳了这条建议,从丞相撸成右将军。(划重点了,此事有趣的是,孔明是主动请求降职,相当于后主是被相父按着头下达了命令。)
其实这件事的实质是,孔明想把国内的权力还给后主,自己以后集中搞征伐。
所以紧跟着出现了哭笑不得的场面。
2年后的二伐,孔明夺2郡,除王双,败郭淮,所以后主瞅准机会了,一纸令下:“相父啊,一伐是马幼长那个头铁的犯错与你何关?这次砍了魏将、败了对方主帅,如今形势危如累卵,您再不出山就是欺负我了,求您了可不要欺负我了……”
倘若今天的大聪明能魂穿到蜀汉庙堂,看见孔明被降职后,自作聪明地去进言:“陛下圣明”,“孔明是别有所图”之类的,估计后主会赏你一耳光,孔明在一边窃喜(哎哟,天子这次挺有判断的,进步了。)
然而,然而,然而!
倘若孔明去世了你去进言说这位相父的风凉话,那就有好戏看了。
跟这位李邈相同,直接点爆阿斗逆鳞……
更让你吃惊的是,阿斗是在披麻戴孝。(注意哦,堂堂天子在为一个臣子守灵,3日。)
刘禅当傀儡,不过是他自愿的,问题就是,这种情况为后续埋下祸根,荆州派的实力太强,刘禅必须要启用宦官跟益州派来制衡来保证皇权,不过自己也瞎,启用的人都不是啥好东西。平衡才是帝王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