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天等到秋天之后,特斯拉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入华一事被再度推迟到了明年春天。
9月5日,特斯拉AI团队发布产品路线图,其中,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推出FSD,但仍有待监管批准。
这意味着吃瓜群众想要看到由小鹏XNGP、华为ADS、蔚来NOP、理想NOA等联袂献上的“赛博斗蛐蛐”大戏,还要继续等待。
不过对于车企来说,这未必不是好消息,不管是特斯拉,还是华为和蔚小理,上擂台之前,大家都需要做好更多准备。
路线之争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推迟FSD入华。
更早些的4月北京车展期间,马斯克闪电访华,目的就是争取加速特斯拉FSD在中国落地,从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从结果来看,马斯克未能如愿。
8月的二季度电话会上,马斯克再次提到特斯拉FSD,称其很可能在今年底前获得批准,但在9月5日的对外表态中,这一日期再次被推迟。
尽管特斯拉FSD尚未正式引入国内,但其在美国的部署与应用已有较长时间,众多知名博主纷纷前往海外试驾体验,FSD的神秘面纱已经被揭开。
对于这个新事物,体验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相同,有人盛赞特斯拉FSD的丝滑流畅,认可特斯拉的底层技术领先国内所有车企,也有博主对其持怀疑态度,认为相比国内智驾,FSD的下限更低,在国内复杂的路况中,想要适应道路环境,还需要较长时间的修炼。
例如,近日著名车评人YYP到美国洛杉矶体验了最新版FSD,他的结论是,FSD比国内所有车企的城区智驾表现好,主要体现在驾驶流畅性和给人安全感方面。同时,他也指出FSD的缺点,试驾过程中有违章行为,2小时驾驶接管了三四次。
比起测评博主较为分化的评价,车企对其态度更为统一:特斯拉FSD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但在国内的智驾之争中,特斯拉未必能赢。
前不久的享界S9首批车主交车仪式上,余承东自信地称华为乾崑智驾ADS 3.0是“地球上最强的智能驾驶”,此前谈及特斯拉时,他认为华为智驾即使是不带激光雷达的版本也比特斯拉FSD更好,带激光雷达的性能更佳。对于特斯拉FSD入华,他表示乐意竞争,竞争之后才能看到谁做得更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近期在微博上发布在美体验特斯拉FSD视频,他表示,特斯拉在底层技术上花了更多的力气,体验上比较美国范儿,但小鹏XNGP的人车交互方面比特斯拉更好、更自然,期待特斯拉FSD入华。
智能化下半场,智驾将是抢占行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北美纯视觉之王VS中国高阶智驾”之争,不仅是车企的荣誉与命运之战,也是路线之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路线靠的是感知、预测、规划和控制等多个独立模块的相互配合,方案是工程师们一行行代码敲出来的。
特斯拉FSD与传统的自动驾驶思路则有本质的不同,FSD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来实现模仿人类开车的,从而将基于规则驱动的传统算法彻底转变为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算法,这也是马斯克推崇的物理学第一性原理的又一次实践。
两者各有利弊,关于二者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停止,但业内普遍认为,特斯拉的技术路线上限更高。
根据最新的安全报告,特斯拉FSD的事故率是:平均每行驶1107.23万公里发生一起事故。而未使用任何辅助驾驶系统的车主事故率是:108万公里一起。从数据上看,特斯拉FSD的驾驶安全性,已经超过了人类的10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FSD能力并未完全成熟,部分功能还有待打磨,例如FSD在下雨天、浓雾天、道路划线不清晰等场合,这套依赖视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往往会出现低级失误。除此之外,作为证明特斯拉FSD能力的关键产品,Robotaxi 已经从8月份推迟到10月份发布,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下的特斯拉FSD距离马斯克理想中的全自动驾驶,还有较大的距离。
但在先发优势被中国车企逐渐追捧的当下,特斯拉必须尽快推动FSD上路,因为特斯拉在中国区的市占率沉降,已经成为当前其难以绕开的压力。
着急的特斯拉在中国,特斯拉的销量依然保持领先。
乘联会数据,今年6-8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交付量分为7.1万辆、7.4万辆和8.7万辆,逐月递增;国内销量分别为5.9万辆、4.6万辆和6.3万辆。尽管国内销量在7月出现了环比下滑,但8月的大幅提升,助力特斯拉创下了今年以来国内销售新高。
但不好的信号已经开始出现。乘联会数据,今年7月,特斯拉在国内的零售份额从6月的6.9%下滑至5.3%。尽管8月特斯拉销量实现回升,并突破年内新高,可市场份额却并没有得到相应幅度的上涨,仅占国内零售份额的6.2%,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这一下滑趋势,并非近日才开始的。更早之前,2022年特斯拉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但在2023年已经下滑至7.8%。
市场份额下滑的背后,是特斯拉正在渐渐失去光环效应,面对中国汽车品牌的集体围攻,特斯拉近期的确展现了一些疲态。
过去一年,国产品牌先后推出了智界S7、极氪007、智己L6、小米SU7等纯电轿车,围攻特斯拉Model 3。如今,随着接下来极氪7X、阿维塔07、智界R7、乐道L60的相继上市,Model Y所在的赛道也日益拥挤。特斯拉,正面临国产品牌的全面围剿。
尽管当下特斯拉仍是电动车市场的领头羊,但想要守住擂台,仍然需要一个向上的突破点,推动FSD入华无疑是其寻求突破的关键举措之一。
然而,对于特斯拉来说,这一仗注定不会打得特别轻松,FSD的落地是一个涉及技术本土化适应性、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考量、严格细致的法律法规遵循以及高度敏感的数据安全保护等多维度挑战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时间、资源及持续的努力,且每一步都需谨慎前行。
与此同时,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多家本土企业依托庞大的用户基础、丰富的数据资源以及日益完善的产业链生态,已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与特斯拉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如果特斯拉无法展现出足够强的竞争力,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将承受更多压力。--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