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告主的你在投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下面的问题:
1、投放过程中,摸不清行情,不知道怎么出价;
2、转化不稳定,投入的成本忽高忽低,难以控制;
3、为了提升效果,付出太多的时间和人力来进行优化分析和操作。
其实“成本不稳定、出价难优化、成本高“已经成为了广告主投放过程中的三座难以跨越的大山。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款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转化“神器”——oCPC。
各位小伙伴拿出小本本,搬好小板凳快快来围观!
到底什么是oCPC?说的这么神奇,到底什么是oCPC?信息流广告投放下的oCPC有什么样的特点?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原理竟敢号称转化“神器”?
莫急,小编一一为大家解答:oCPC实际上是optimized CPC的缩写,是一种经过“优化”后的CPC”,目前是各大媒体平台十分流行的出价方式。
那么优化了什么内容呢?
其实就是“系统会在广告主的出价的基础上,采用更准确的转化率预估模型,智能化地动态调整出价,进而优化广告排序,帮助广告主竞得最合适的流量,达成转化目标”。
解释的再通俗一些,广告平台会对预估转化效果比较好的人群自动提高出价,尽量获得该流量。对预估低转效果比较差的人群自动降低出价,减少展现。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效果。
某个热门手机游戏在系统投放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男性大学生群体”转化效果要远远高于“女性大学生人群”,所以当系统再次投放广告时,如果发现该用户符合这“男性大学生”相应标签时,就适当提高出价,争取获得更多的展现,以此提高转化。当系统发现用户不符合以上标签,就会适当降低出价,以此减少展现及点击,控制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系统究竟是如何判断谁是更合适的受众呢?
其实整个oCPC的投放过程会被分为两个阶段,我们上文中介绍的内容实际上是oCPC第二阶段智能出价的过程,这个阶段是按目标转化出价。
在这个阶段之前,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的阶段——转化数据积累阶段(即oCPC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和传统CPC投放方式一致,作用是让系统通过一段时间的投放,来识别哪些人群属于高转化类人群,从而建立起广告模型,指导第二阶段的投放。
oCPC两个阶段原理示意图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敲黑板!!!),oCPC出价模式的第一阶段积累20个转化数据后,即代表转化模型初步建立,系统会自动进入第二阶段投放。
在第二阶段运行的过程中,系统仍会不断地优化转化模型,从而使得模型更加精准。
oCPC实际投放,应注意哪些细节?听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了oCPC的基本原理了。那在实际投放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首先,保证第一阶段有足够的转化产生。oCPC运行前提就是第一阶段对转化数据的学习。账户设置层面,大家可以考虑做多个计划、不同的计划分别设置不同的定向、创意等内容,在机器学习的同时,也能对不同定向、创意组合的效果进行甄别,后期保留效果比较好的计划。
定向方面,这是决定oCPC效果的核心环节。在正式投放前一定要对广告受众做准确的分析,利用汇川后台的“兴趣与行为”定向等功能设置相对精准的定向,保证模型的正向学习。但如果大家发现经过长时间运行,此计划第一阶段仍然没有到要求的转化数量,就需要检查定向是否合理,创意、落地页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出价方面,第一阶段最好不要盲目大幅度提高出价以达到快速积累20个转化的目的,这样不利于模型的稳定,可以尝试在可接受的程度上适当提高出价,以获取更大的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二阶段的竞价能力不要相差太远。
进入到oCPC的第二阶段后,模型的预估并没有结束,我们的任何较大调整都会对模型有很大的影响。此时如果有放量需求,可以逐步放开定向,切勿大幅度的调整。
无论oCPC听起来有多么复杂,其本质还是信息流竞价众多模式中的一种,只要是信息流竞价,就必须明确出价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还有其他众多的广告主,所以实时关注行业大盘情况也是必须的。
某游戏类客户投放oCPC案例:
该客户希望能够在成本较稳定的情况下,增加游戏的下载量。在oCPC的第一阶段转化数据积累阶段,通过对汇川后台 “兴趣与行为定向”中的“兴趣分类”与“APP定向”进行设置,圈定目标用户群,实现精准投放。当转化数据积累到20个以后,进入了oCPC的第二阶段智能出价阶段,之后逐步放开定向设置,覆盖更多潜在流量。最终转化率提高57%,成本降低近40%。
综上所述:
通过oCPC的方式出价,可以很好地帮助广告主稳定转化成本,选择更加优质的高转化流量,降低人力成本等,这么多的优势,你还在等什么,赶快用起来~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oCPC的相关问题,关注阿里巴巴文娱智能营销平台官方公众号及橙功商学院官网chenggong.uc.cn,更多资讯和行业姿势等你来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