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印案是朱元璋时期四大冤案之一,那此案到底冤不冤

清水空流 2022-10-27 07:18:27

现在的人们一致认为此案是一个巨大的冤案,是朱元璋不了解国家财务制度和经济问题造成的冤案,但实际上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空印案发生在洪武九年,说某次朱元璋无意中发现地方官员到户部(财政部)在审核地方钱粮对账的时候,所以有的人都随身携带数张盖了官印的空白文书,一旦发生数额核对不上。就拿预备好的,已经盖了官印的空白文书重新填报,无疑这其中肯定有猫腻,有水分,贪污更是难以避免。

但这种陋习在当时却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从元朝开始就已经这样了,因为一旦在京城审核数字不对,当事人就得返回原地重新盘点,一来一往差就得一年半载多则半年有余因此这种先盖印而后填报的“空印”现象,自元朝起就是官场不成文的惯例,明朝建国后依旧如此运行,唯独朱元璋不知道此事。

朱元璋得知真相之后,认为其中必有贪污和徇私舞弊的问题,是上下其手相互勾结的欺君重罪,因此将户部侍郎郭桓以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最后波及官员数万人。实际上朱元璋气愤的不是空印案本身,而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唯独欺瞒他,这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此后在制定《大明律》的时候,就有一款“空纸用印”的罪名。从后面的实际运行来看,是否来回跑腿完全取决于查得严不严,以及自身做账水平高低。理论上钱粮账册上的大部分款项都可考,所以如果查得严,而地方册书本身又有问题,来回跑腿是很正常的。在当时户部侍郎郭桓贪污是无疑的,此案被定性为冤案是不包括郭桓本人。

空印案现在看来就是在做假账,而且还是最为恶劣的修改原始数据。至少也是严重违反财务纪律,性质相当严重,朱元璋怎么处置都是应该的。朱元璋是从社会最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什么人他没见过,什么事他没经历过,朱元璋不会不知道,地方账目与户部账目对不上有一定出入很正常,对不上才是常态,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有相关人员的签字盖章说明,朱元璋应不会从重处置。又怎么可能让人千里迢迢为了几个数据再跑一趟。

朱元气愤的是官员的不负责任乃至其中的贪污。实际上“空印案”就是官员沆瀣一气鱼肉百姓,这是出身底层的朱元璋亲自经历过的,他的父母、哥哥,半月之内全部饿死,而这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官吏弄权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在他当皇帝的时候,出现这样官吏弄权的舞弊行为,他会怎么做。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在朱元璋眼里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人。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39

清水空流

简介:历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