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噬嗑卦智慧7|观象玩辞,溯本探源,以小见大,再探噬嗑爻意

书生弘毅 2022-09-25 11:14:02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观其象,玩其辞

《噬嗑》一卦,以食为喻,以合为用。卦辞中有利用狱三个字、象辞文字为先王以明罚敕法。卦辞、象辞指向的都是刑狱之事。

《噬嗑》六爻当中的初爻和上爻爻辞,初九,履校灭趾,无咎。上九,何校灭耳,凶。初九、上九两爻的爻辞,因为有孔子他老人家的解读,刑狱之意境,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噬嗑》六爻的中间四爻,六二~六五爻的爻辞,历代解读,也多以“食”之事而引向刑狱之事。然而刑狱之事,非亲身经历,或者非亲身执掌过刑狱之事的人,六二~六五爻爻辞的意境,确实难以深刻体察。

既然六二~六五爻辞的刑狱意境,难以深刻体察。那么就先从六二~六五四爻爻辞中涉及的“食”这件事情着手,先理解六二~六五四爻爻辞的表面意境,,并反复观象玩辞,以期能渐得其中滋味。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噬嗑卦》六二~六五爻的爻辞,说的都是“食”这件事情,六二,噬肤;六三,噬腊肉;九四,噬干胏;六五,噬干肉。

《噬嗑卦》六二~六五爻,吃的都是肉,只是肉的种类不同。爻辞的断语有无咎、吉的两种结果。只是六二爻的无咎是无条件的无咎,六三爻是先有小吝,然后才无咎。九四之吉,是先利艰贞,然后有吉。六五之无咎,前面有个贞厉的先决条件。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噬嗑》一卦,以食为喻,以合为用。六二~六五爻的爻辞告诉我们,当遇不合道之事,当遇不合道之时,食之,噬之,使事,使时合于道,拨乱反正重归于天道,至少不会有什么过咎。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六二~六五爻的爻辞,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那就是老祖宗并没有教我们要做好好先生,而是告诉我们,当遇见不合道之事,当遇见不合道之时,食之,噬之,拨乱反正以合于天道,不会有什么过咎,只是在食之时,噬之时,需要食之得当,噬之得当,拨乱反正得当,才能无咎,才能有吉。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六二在食的时候,吃的是一块没有肉的肉皮,六二在吃这块肉皮的时候,把鼻子都盖住了,六二的食相虽然有点难看,却是没有条件的无咎,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肉皮有点硬,有点难咬,六二的爻象辞说的是噬肤灭鼻,乘刚也。六二的食相虽然有点难看,但是六二以阴爻处二位,处位得中得正,六二食之得当,噬之得当,噬之得中得正,哪怕食相有点难看,也会无咎。

食之得当,噬之得当,拨乱反正得当则无咎。这个结论,还可以从《噬嗑卦》六五爻的爻象辞中得到印证。六五爻的爻象辞说,贞厉无咎,得当也。

六二爻得中得正,可谓得当之极,所以哪怕吃相有点难看,也是无条件的无咎。可是六五爻有点不一样,六五爻是以阴爻处阳位,处君位,处位虽得中,却不当位。

六五爻以不当位而得中,以不当位而处离明之中,用于圣明烛照,用于明察秋毫的用狱虽可无咎,但是,身处君位者,无论用狱,还是用噬、用食,不可不常怀戒慎忧惧之心,否则,不但君位难保,甚至禄位亦难保。

《大学》一文有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谓民之父母。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是以六五爻爻辞有贞厉无咎之戒。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六二、六五爻,用食、用噬、用狱得中、得当能为无咎。六三可就得要小心了,因为六三爻以阴爻处阳位,处位既不得中又不得正,六三爻的爻象辞说的是,遇毒,位不当也。

六三爻用食、用噬、用狱的时候,他吃的是腊肉,吃的腊肉还发了点霉,腊肉上的那点发霉的地方就是六三遇见的毒。

如果六三爻在刚刚开始用食、用噬、用狱的时候,能把那点发霉的地方去掉,或者一吃到嘴巴里就发现吃的不对劲,赶紧把发霉的腊肉吐出来,哪怕吃的时候遇见点小瑕疵,也不影响继续食用,用食、用噬、用狱也会无咎。否则,就不是无咎了,继续吃下去,有可能中毒而亡。

用噬、用狱之人,自身切忌处身不中不正,否则将遭到反噬。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及时纠正自己的这一点瑕疵,才会遇毒,无咎。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九四爻也一样,别看九四爻是《噬嗑卦》中唯一得吉的一爻,但那是利艰贞得来的。因为九四爻以阳爻处阴位,同样所处不得中正。

九四爻吃的也是干肉,只是九四爻吃的干肉和九五爻吃的干肉有点不同。九五爻吃的干肉没有一点骨头,是纯干肉,而九四爻吃的干肉是附在骨头上的干肉,啃的那个费劲,可以想象一下。

知道啃附在骨头上的干肉难啃,所以啃的时候反而啃得仔细,啃得用心,反而容易啃得明明白白,搞不好还有意外收获,啃出个附在骨头上的黄金箭头来。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噬嗑卦》中间四爻,爻辞确实也有点费解,需要反复观象玩辞,加以体味,加以咀嚼,才能会其爻意,这恐怕也是卦名《噬嗑》之意。个人愚见,贻笑大方,感谢阅读!!!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3 阅读: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