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有句话,读来实在是振聋发聩。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这段话的意思是,过分在意毁誉得失,会影响我们处理事情的效果,使我们无法真正遵从内心的良知。
说的太对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处理起来感觉如此不同?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我们常常忽视的问题—得失心。
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总是期望它能有一个好的结果,而害怕得到坏的结果。
这种对得失的过分看重,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们的心上。
它让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变得畏手畏脚,生怕一不小心就犯了错。
得失之心太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更会蒙蔽我们那颗本来能够泰然处之、平和应对困难的心。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起伏和变化。
有时候,我们付出了努力,却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古人曾经告诫我们: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罪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卷而先终。”
这“四不”原则,说的非常透彻。
轻易许诺、无谓的愤怒、多生事端、过早放弃,这些都是得失心过重所带来的恶果。
我们常常因为得失而轻易做出承诺,因为得失而心生怨恨,因为得失而滋生事端,更因为得失而感到疲惫不堪。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以平和、稳重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得失。
生活上,烦扰的事情太多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重呢?
也许,我们可以看看历史。
春秋时期,晋国人出其不意地扣留了郑伯。
国君被抓,郑国上下都陷入了慌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大臣公孙申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说:“我们不妨出兵,并放出风声要另立国君。这样一来,晋国人肯定会感到压力,很可能就会放回我们的国君。”
大家听后,都觉得这是一个妙计。
于是,郑国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兵,而且他们故意表现出并不急于去救郑伯的样子。
这一举动,果然引起了晋国人的注意。
晋大夫忧心忡忡地说:“听说郑国人要另立新君了,我们扣留的这个郑伯岂不是成了个普通人?这样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好处。不如我们借着讨伐郑国的名义,把郑伯还给他们,然后和他们议和吧。”
就这样,在虚假的声势中,郑伯得以安全返回郑国。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局,人们往往会感到烦乱和不安,这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能在这个时候保持稳重,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公孙申的计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在混乱中保持冷静,想出这样的妙计。
而那些因为情绪过于急躁而做出错误决策的人,往往会因此惹出更大的祸端。
所以,处变不惊,稳重应对,才是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该有的态度。
古人有句话,很有哲理: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本是幽静的山林,却因人们的眷恋,纷纷涌入,转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市集。
那些高雅的书画艺术,一旦人们心生贪念,便如同市井小贩般计较得失。
所以,当我们的心无杂念时,即便身处繁华之中,也如同在仙境般自在。而一旦心生执着,再美好的环境,也会变得如同苦海。
书法、绘画,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着高雅。
然而,当这些艺术被过度商业化,被贪婪和痴迷所侵蚀,它们也就失去了那份高雅的本质。
见过太多画作,本来十分高雅,但却在市场的炒作下变得面目全非。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适度”二字。
任何事情,只要保持适度,就是最好的状态。
高雅的情趣也好,日常的生活也罢,一旦我们过于执着、贪婪,就很容易迷失自我,陷入无尽的苦海。
佛家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那么,这苦海究竟从何而来呢?
其实,苦海往往源自于我们内心的执念和贪婪。
当我们对外界的事物过于执着,就容易受到其影响,从而陷入痛苦之中。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周亦见圈子”,送你一本价值500元的《资治通鉴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