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预制菜」:我们究竟在“怕”什么?

有哥供应链 2023-09-25 19:00:08

近日,“预制菜进校园”问题逐渐发酵,引发全国多地热议。

此后,中国青年网、央广网、中工网、北京商报等多家“官媒”发出文章,对预制菜的安全性、标准管理体系等提出看法。

《“预制菜进校园”:关切在“预”,解决在“制”》

《“预制菜进校园”,公众在关注什么》

《预制菜面对棒喝不必妄自菲薄》

《全力提升预制菜产业标准化,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新需求》

《预制菜是不是“洪水猛兽”》

多家媒体发文,试图让消费者重燃对预制菜的信心,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

但却没有如预想般收获认可,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要使用预制菜,难道不是现炒更好么?”

为什么大众会对预制菜有如此之大的“敌意”,大家到底在“怕”什么?

预制菜三“问”,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市场潜力,各地政府、各龙头企业,都在积极发展预制菜产业。

原以为,预制菜将携大势滚滚而来,快速应用于各个场景中,但没想到却受到了众多阻碍:

前有贾国龙叫停预制菜品牌“贾国龙功夫菜”;

后有东方甄选直播间“预制菜是猪狗食”言论;

再到如今预制菜进校园的群情激愤。

似乎,原本要“加速起飞”的预制菜,一到了一些“困难”。

为什么消费者会有如此之大的抵抗情绪,到底大家在怕些什么呢?

一怕:怕原料不新鲜,怕产品不健康

很多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

“为什么新鲜的菜品要做成预制菜呢?”、“隔夜菜都不能吃,预制菜反而可以了?”

不少消费者从这些维度产生了质疑。

此外,还有些消费者担心预制菜为了保鲜,必须要“高油高盐”,或是添加“防腐剂”。

对于部分有一定了解的消费者而言,大家也对预制菜的“营养成分保留”提出了质疑。

白岩松对预制菜的含盐量、含油量提出了质疑

二怕:怕监管不到位

除了对原料与健康的担忧,还有很多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生产流程、监管标准、管理方式,乃至如何进入校园的招标流程提出了质疑。

新华社也发出了相关文章:《知情权不能被“预制”》。

三怕:怕生产企业不良心

还有不少消费者,可能对预制菜的品质、生产有些了解与认同,但却对生产企业存在深深的担忧。

经常能够在知乎、微博等社区看到一个高赞评论:“你笑我不懂预制菜,我却笑你不懂人心”。

预制菜“三答”:行业需要正向“快速”发展

诚然,消费者这些担心并非“无的放矢”。

但预制菜也绝非“洪水猛兽”,我们需要给这个一出生就受到万众瞩目的“孩子”,多一点“长大”的时间。

针对上述“三问”,有哥供应链走进了众多源头供应链,也想站在行业的视角,尝试做一些回答。

一答「原料与品质」:两极分化严重

预制菜的原料是不是“臭鱼烂虾”、“僵尸肉”、“烂菜叶”?

针对一些“小作坊”,可能确实存在食材品质不可控的情况。

但更多的源头供应链企业,有着极为严苛的进货要求,其实他们买到原料的品质,往往更优于我们从市场中自行采买,他们会和各品类的源头企业强强合作,优先选择高品质、特定要求的产品。

比如某专精于肉类预制菜的企业,他们和某猪肉龙头企业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对猪的品种、月龄、喂养、屠宰分割工艺,乃至部位(不得偏移超过2cm),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而一旦出现问题,也将直接退货、罚款。

此外,预制菜其实是一个有着极高“门槛”的行业。

高品质的预制菜想要保存更好的风味和营养,目前更多采用“急速冷冻”的方式,其设备十分昂贵,并且对此后的保存、物流,都有着严苛的要求。

根据众多应用比对,高品质的预制菜产品其风味与营养还原度能够超过90%。

二答「监管」:尚不健全,仍需时间建设

很多消费者都对预制菜的生产标准与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

诚然,预制菜这两年来发展的太快,市场的速度领先了标准建设的过程,行业仍需要一些时间做出沉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表示,目前国家没有预制菜的标准,一些省份有制定预制菜标准的规划,但预制菜究竟分多少类,也是一道难题,半成品菜、预配菜、中央厨房供货等能否都归类到预制菜中,现在尚存争议。

还有多名专家认为,目前标准体系缺失已经成为影响预制菜发展的关键问题。

以酸菜鱼为例,有的厂家执行动物性水产制品国家标准,有的则执行速冻调制食品标准。虽然冷冻料理包属于预制菜,但预制菜不等于冷冻料理包。

推动品类分类分级,让保鲜方式、添加剂、相关成分在消费终端可查可评,只有相关体系建设完备,才能够让消费者对产品与行业产生更多信任,届时,预制菜也能够走进如学校、团餐等更多场景。

三答「人心」,用“量化”约束“良心”

食品安全大于天。

我们不能把安全交给人心的博弈,而是要真正做到数据层面的可控。

如果我们反问一句,不用预制菜,都交给现做,会更安全么?

其实通过预制菜,我们才能够实现,对原料端、生产端、物流段、应用端,各个环节数据化管控。

追溯原料源头、监测工厂生产标准、物流与仓储温度湿度控制、应用方式标准化,通过预制菜,我们能够将原本最难标准化的中餐,进行强标准化,真正带来可靠、可信任的产品。

某“黑食堂”

结语

说了很多,其实我们真正怕的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怕的是「预制菜」这三个新鲜的字眼。

曾经的中餐面前,有两座“大山”:其一是产品的标准化难题,其二是全国优质食材难以广泛应用。

而预制菜则是帮我们“完美”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将所有环节变得标准可控,让每个细节有数据可依;

通过预制菜,我们能吃到云南的菌子、青岛的海鲜、各地高度还原的“特色菜”。

希望,预制菜能够快速发展,让更多人吃到健康、可信任、高品质的优秀餐品。

1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