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克罗斯比把虚无主义规定为一种否定或拒绝的态度,并把它区分为政治虚无主义、

泽帆静水 2024-03-06 01:33:21

唐纳德·克罗斯比把虚无主义规定为一种否定或拒绝的态度,并把它区分为政治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认识论虚无主义、宇宙论虚无主义和生存论虚无主义等五种类型,还认为前四者最终又会不可避免地归于生存论虚无主义,即一种否定生命/生活意义的态度,因为前几类虚无主义都不过是在否定人类生命/生活的某一重要方面。 但在格尔茨看来,否定生命/生活的意义并不是虚无主义,相反,发现生命/生活的无意义还能一如既往地苟活下去,才是虚无主义。 层层深入地探讨了这种虚无主义的四种表现方式,即“虚无主义作为拒绝”“虚无主义作为对死亡的拒绝”“虚无主义作为对意义之死的拒绝”和“虚无主义作为对童年意义死亡的拒绝”。 在分析哲学家詹姆斯·塔尔塔利亚那里,虚无主义被定义为拒绝相信生命/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但这个事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必须要被克服的危险,而是可以被轻易忽视的东西:他们很容易就能够抛开虚无主义所导致的无聊和焦虑,并且重新沉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在尼采看来,这种应对虚无主义的方式,恰恰是虚无主义的,因为这种方式轻易就拒绝了让人无聊和焦虑、必然要直面的问题,即做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生命/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海德格尔的追随者、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把虚无主义进一步定义为对死亡的拒绝。对死亡的拒绝,就是对责任和自由的拒绝,就是不敢直面这一事实,即作为一个人意味着我们是绝对孤独的,只有我们自己能够赋予我们的生命/生活以意义。 在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那里,叙事、观念与价值这些我们用来赋予生命意义的东西,都是空洞的贝壳或遮蔽虚无的织物(请允许我用“皇帝的新衣”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传统哲学致力于为皇帝编织新衣;存在主义向世人宣告这些编织物无效,因而皇帝没穿衣服;后现代主义则嘲弄道,衣服倒是有,但皇帝不存在),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而非客观存在的永恒之物。于是在利奥塔看来,坚持被给予的意义而不质问意义的给予性的基础主义,拒绝意义已经死亡的基础主义,就是虚无主义的。 在波伏娃那里,虚无主义被进一步定义为对童年意义已经死亡的事实的拒绝。儿童生活在一个被成人所造就的世界里,一个只需要认识和遵守既定规则的既定世界里。但当儿童长大成人时,他们逐渐发现世界不是既定的,没有永恒的权威和不变的规则,从而没有终极性的意义;他们也发现自己是必须自由的,是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获得自己生命/生活的意义的。如果他们不愿承认这一事实,不愿主动创造意义,甚至通过毁灭自由的方法毁灭焦虑,那他们就是虚无主义的。 如果虚无主义是对生命/生活毫无意义这一事实的拒绝,那么这种虚无主义存在于何处?可以说无处不在。 虚无主义可以在电视上、教室里、工作中和政治事务中被发现。 既然虚无主义来自摆脱对自由的焦虑的欲望,那么为我们提供娱乐、舒适和消遣的当代通俗文化就在帮助我们成为虚无主义者。坐在沙发里,对着屏幕观看程式化的情景喜剧,可以说是在伪生活中伪经历着一种伪现实。 老师要求学生停止观看他们各自手机的屏幕,而去观看老师挂在教室前方的屏幕。教师这种要求的背后,是一种教育的银行化,即教师把信息的货币存入学生的心灵。很明显,这种模式要求服从和墨守成规,反对创造性和多元性。但正如尼采所警告的那样,这种模式有助于社会维持现状,但不利于社会的未来。 同通俗文化所提供的娱乐和消遣一样,这种教育模式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容易和更稳定,但由于逃避了必需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这种教育模式也是虚无主义的。 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分析,格尔茨发现虚无主义也存在于工作中。 人类劳动最初对个人的身份认同,继而对共同体的形成,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劳动分工的出现,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完全脱离,也就完全脱离了他们的身份和共同体,于是乎劳动者的劳动成了纯粹赚钱的途径,而消费成了劳动者身份的新的根据。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为了能够负担得起马克思所谓“吃、喝、生殖”的动物性需要,劳动者最好在工作时能够做一个活死人,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逃避工作的无意义性。工人明明知道工作的无意义性,还能够接受这种无意义的现实,这是因为工人生活在一种虚无主义的体制中,并让工人对虚无主义的接受永恒化。 在汉娜·阿伦特看来,这种延伸至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等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虚无主义体制,是不可能通过个人在道德或形而上学层面的努力来克服的,而必须通过所有人在政治层面的共同努力来克服。 回溯古希腊时代的政治,阿伦特认为政治最初意味着自由,意味着成为人,意味着免受无意义的家庭活动之苦(它们由奴隶来承担)的共同体所有成员(所有户主),通过集会上的讨论达成共识,从而为生命/生活的意义确定依据。但是,柏拉图用学园中少数人的真理替代了集会上多数人的共识,用学术自由替代了政治自由,从而也使政治活动降格到家庭活动的水平,变成受非人的东西(自然或他人)强制的无意义活动,最终同样沦为虚无主义体制的一部分。

0 阅读:2
泽帆静水

泽帆静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