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上将搭档7年,2次降职只授少将,后来手下出了2位军委副主席

文人相爱也相轻 2024-04-09 00:46:40

我们看电视剧《亮剑》时,经常听到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政委赵刚的一句经典台词:军事我说了算,其他你说了算。意思是团长和政委是同一级别。的确,根据我军部队实行组织领导下的双首长工作制,军政长官平级。区别是军事主管更多倾向指挥军队作战,为军队的胜利做出贡献,政委则负责政治工作,教育军人,保证军队工作的政治方向正确。两者的行政级别是一样的,只不过革命工作分工不同罢了。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全军大授军衔的时候,战争时期很多级别相同、职务相当的军事主管和政委老搭档,基本上被授予了相同的军衔,比如红军时期一军团1师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抗战时八路军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解放战争时第三兵团司令陈锡联、政委谢富治,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三野战军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都被授予上将军衔。不过也有例外,有的政委比司令员军衔更高,就像第19兵团政委罗瑞卿授予大将,就比授予上将的司令员杨得志要高。当然,高也就高一级。

今天,我们介绍一位司令员授予上将,但他的搭档政委却只授予少将的事,那便是抗战时期的胶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9纵队司令员许世友,与他共事7年之久的政委林浩。

林浩原名尹圭璋,又名尹浩林,1916年出生于山东牟平观水崖地村一个富农家庭,由于家境较好,很小的时候他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家思想启蒙,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考入县城唯一的初级中学,并接受当时先进思想的影响,大量阅读进步作家的作品和五四运动后的进步文艺作品,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很快就加入了先进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由于工作积极,20岁就成长为一名省级干部。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受省委指派,林浩先后去淄川、博山、张店、青州各地,传达上级关于组织抗日武装的指示,开展募捐活动,发动抵制、焚毁日货活动,支持抗战,并帮助组建了鲁东工委和益都县委。在济南市则发动群众,组织抗敌后援委员会,成立了文化、学生等各界救国会及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组织,搞得有声有色,抗战形势一片大好。

胶东这块土地,自从清朝灭亡之后,便沦为军阀混战的地区,先是“狗肉将军”张宗昌的地盘,后来城头变幻大王旗,这时踌躇满志的刘珍年接起了一支三万人的部队,凭借手中的枪在这一带称霸,放出豪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哪个不听,就打他个兔崽子”!在这块地方横征暴敛,苛捐杂税,除了田赋之外,还有渔盐、烟酒、屠宰、硝磺、印花等多至数十种税,有时甚至用绑票的办法向富户勒索巨款。此时,靠镇压革命的另一个军阀韩复榘就不乐意了,便出动军队要驱逐刘珍年,最后的结局是刘珍年率部离开胶东,不过,几年之后刘被以“纵兵殃民”等罪状,枪决于南昌东郊荒地,时年三十七岁。韩、刘之战,以韩复榘的胜利告终。

不过,接下来全面抗战爆发,面对侵略者的咄咄逼近,上级命令他坚守黄河泰安天险,这个在军阀混战中胜出的韩复榘竟然不战而退,还回复电报呛上级“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气得老蒋七窍生烟,通知他去开军事会议时把他诱捕,枪决于湖北武昌。正是由于韩复榘放弃天险不抵抗,使日军大举南侵,胶东沧为日占区,有不少地方驻军也随即成为伪军。

事实上,日军当年占领的只是胶东的主要城市和重要交通据点,广大农村地区一时出现真空状态,一些当地的实力派趁机抢占地盘,占领山头,划分势力范围,组成自己的队伍,什么“保安队”“自卫军”“别动队”多如牛毛,非常猖獗,他们占山为王,为非作歹,小头目动不动就是“司令”一时间“司令遍地走,将军多如狗”,司令成了一个万金油一般的称呼,“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草台班子队伍首领可自称司令,这里多达数十股大小匪军。

鉴于日军不断扩大侵略,一些城乡陷入混乱,不少地少权力出现真空状态,组织知道必须不失时机地创建自己的敌后抗日武装,带领人民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这是未来取得更大胜利的重中之重,因此,选择在具备天然屏障优势,群众基础好组织力量较强,侵略军鞭长莫及的徂徕山地区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组织重要骨干成员的林浩,成为了这次武装起义的策划者、组织者和领导者。首先宣传抗日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秘密招聘人员进行集训,然后出奇不意地展开对日伪军作战,这支起先只数十人的队伍,先是在寺岭伏击日军,毙伤4人,首战告捷,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人员的战斗意志,也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日锄奸信心。其抗战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部队迅速发展为400余人,命名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林浩任政治部主任。

接下来,这支部队主动走出去,在广大城乡开展抗日宣传,扩大影响,同时寻找机会狠狠地向侵华日军进攻。机会终于来了,他们发现新泰市新张庄镇四槐树一条公路上日军车辆行驶频繁,待摸清敌人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埋伏打击,于是在桥上埋好了电发地雷,队伍太在旁边,1938年2月18日,四槐树村东桥头,驶来几辆日军军车,埋伏部队先是放过了四五辆车,待后面汽车过桥时,我军按动发火器,伴随一阵巨响,车上的日军被炸得血肉横飞。地雷引爆后埋伏部队一鼓作气冲上公路对日军发动猛烈攻势,经过一阵激战共炸毁敌人汽车2辆,毙伤日军40余人,其中还有1名大佐,而埋伏部队则无一伤亡。首战寺岭,旗开得胜。再战四槐树,大显军威。部队愈战愈强,人员也愈来愈多。到1938年5月,部队已经拥有3个团、3000余人。成为鲁中地区的一支主要抗战力量。

由于林浩的突出贡献, 24岁的他晋升胶东军委书记,成为这个抗日根据地的一把手,在他的领导下,根据地建起了兵工厂,可造炸弹、炮弹、步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还可翻造子弹。除此之外,各区还有纺纱、织布、制革、造纸、鞋袜制作等小工厂。同时,在他的领导下,根据地的金融流通、贸易等方面也有所开辟,还发行了新的钞票,通过实行节约生产、金融、贸易等措施,大大减轻了根据地民众的负担,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41年初,顽固派悍然制造“皖南事变”,胶东区投降派、顽固派与日寇狼狈为奸,对我军发动军事进攻,抢占敌后军民创建的牙山根据地,并联合向东海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消灭这支队伍,由于山东的重要战略意义,组织为了强化根据地的领导工作,特成立胶东军区,任命名将许世友为司令员,林浩兼任政委,对胶东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及民兵,实行了统一领导,属山东军区建制,开辟并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

胶东军区成立伊始,作为军区一把手的他发表就职演说“老蒋制造了‘皖南事变’,胶东投降派配合日本鬼子天天打我们。我们不打就没有出路,不打就不能抗战到底。我们要坚决打出去,打垮日本侵略者,打垮投降派,打出山东的新局面。”于是,司令员和政委这对“黄金搭档”说到做到,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民兵武装,游击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大显神威,一时让日伪军闻风丧胆。

为了扑灭这熊熊燃烧的抗日革命烽火,胶东军区成立那个冬天,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纠集日军1.5万余人,加上赵保原等伪军5000余人,配备10多架飞机和26艘军舰,对胶东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政委林浩临危不惧,同新来的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一起,与日伪军开展了一次又一次浴血奋战,在40多天的反“扫荡”战斗中,八路军英勇作战,歼敌2000多人,救出了被日军包围在马石山上的群众2000多名,粉碎了日伪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最大规模的“扫荡”,并一举扭转了胶东军区的被动局面。

胶东军区胜仗越打越多,装备越来越好,有的团几乎清一色三八大盖,92式、歪把子也有不少,日伪军一听说八路来了,就绕道避开,部队在作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当地老百姓说“胶东开始出过二十多个司令,统统被一个红司令给收拾掉了!”说明在反顽战斗中取得的辉煌战绩,而其中消灭最大的一支便是臭名昭著的“皇协军”暂编12师,师长是赵保原。

在胶东时间最长,作恶最多,危害最大的大汉奸赵保原,其人深谙左右逢源之道,其数万部队公开的是“皇协军”,但暗中又接受了蒋介石的好处,这样一来,他既不打日军,也不打蒋军,就一门心思专跟八路军作对,气焰一度非常嚣张,公然下命令:一是八路军下乡人员一律逮捕;二是洗刷各地八路军的标语;三是所在村庄任何人不准参加八路军,违者剿其家属。随即在其统治地区实施“瓜蔓抄”还无耻地给自己的部队起了一个绰号,叫“抗八联军”,自任“联军”司令,残酷镇压抗日武装力量,并以大量粮款、物产和壮丁资敌,以换取日军的枪弹,乞求日军的保护。

另一方面,赵保原凭借手中的武装力量,不顾人民的死活,在这一带实施血腥统治,一是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农民罄其土地一年所获,还不够交纳捐税,农户收获小麦七斗,反要缴纳一石,赵保原天天派人下乡催粮逼款,连砖瓦、谷草、咸菜、破布均在征收之列,荷枪实弹,连征带抢。二是强征滥捕壮丁,以下乡抓丁、挨户摊丁,抽签拔丁、捉人押丁等恶毒手段,使各乡青壮年男子近乎一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单说素有“胶东谷仓”之称的莱阳,在赵保原的罪恶魔爪下,连种子粮都被搜刮得精光。团旺周围三十里地内,地瓜叶也吃不上的人家占三分之一,有的村十之七八的土地没有地瓜秧育苗。人民群众啼饥号寒,成群结队逃亡。在凄风苦雨的莱阳,人民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饱含着血泪的歌谣:“说莱阳,道莱阳,莱阳本是好地方,自从来了赵保原,家家户户遭灾殃。”对这罪大恶极恶贯满盈之徒,林浩、许世友决定对其讨伐。

那时正值农历春节期间,寒冷而寂静,天黑得几步以外辨不清人影。这一晚,恰巧赵保原派剧团来河源西沟唱京戏,据点内守敌看完戏后,连吊桥都忘了吊起,一个个安然进入梦乡。此时,我军犹如一把利剑,穿透浓重的夜幕,直刺河源西沟。我军迅速勇猛地发起攻击,大量使用炸药连续爆破,一举突入四座碉堡。敌人猝不及防,退守西和西北角的三座高碉。我干部战士骁勇善战,夺碉克敌,杀得敌人鬼哭狼嚎,这次战斗共歼灭赵逆八个团的兵力,总计一万二千余人,缴获兵工厂、被服厂、粮库各一座及大量枪炮弹药和其他物资,基本消灭了赵保原的反动武装力量,狠毒奸诈的赵保原漏网而逃。

不久之后恶贯满盈的赵保原被击毙,“赵保原被打死了!”当地群众人人奔走相告,个个拍手称快。这个大好消息使多少人欢呼、跳跃,甚至高兴得流下喜悦和激动的眼泪。受赵保原为害最深的地方一些群众,听说赵保原被打死了,专门把他的头割下,悬挂于城头示众,以解心头之恨。赵逆之死,正应了一句古句“报应之来,迟早不爽。”是役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扭转了与顽固派斗争不利的局面,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林浩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政委,参与指挥并率部参加了胶济路东段自卫战,曾西进参战,下莱芜、战和庄、坚守白马兰、大战孟良崮,组织指挥展开胶东保卫战,给敌以重大杀伤,随后又组织指挥了胶高追击战,收复平度、海阳等地,继而挥师北上,直捣莱阳城,取得胶东保卫战最后胜利。林浩为胶东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倾尽了心血,也赢得了胶东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据过去的老人回忆说:林浩文武兼备,口才出众,能力超群连许老将军都很佩服。

除了军事斗争之外,作为政委的林浩还狠抓根据地和党的各项建设,通过在斗争实践中磨炼及办抗大胶东支校、胶东党校、胶东公学、胶东建国学校等,培养和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党、政、军、民、学各方面的干部。林浩先后抽调10个团的兵力和大批干部,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协助抢占东北的战略任务。据记载,这片只有800万人口的根据地,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先后有近50万人参军,20余万民兵协同部队作战,上百万民工支援前线,组建了4个野战军,有的民兵整连、整营地加入正规军行列。胶东人民组成的一个又一个担架营、小车队等随军参战,车轮滚滚,随军南下,跨淮河、渡长江,参加解放大上海。

他们中有的跟随主力部队转战南北,血洒疆场;有的在当地或调到外地领导政权建设。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时刻,胶东地区培养造就的干部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有相当一部分成了党、国家和军队的中高级干部。令人称道的是,林浩领导的这支部队涌现出了众多名将,英勇的人们齐聚一堂。其中走出了两位军委副主席。一位是胶东招远人迟浩田,他从加入林浩领导的胶东军区起就一直在第27军服役,成为该军的骄傲,并不断创造战争奇迹。建国后,迟浩田担任了总参谋长、国防部长,最终于1988年晋升为上将。另一位是胶东黄县人张万年,最初也是林浩胶东军区的一名士兵。抗战胜利后,张万年进入东北,成为第41军的骄傲。建国后,张万年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员、总参谋长和军委副主席。

然而,到了快露出胜利曙光的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内线作战刚刚结束,当时当时的华野领导人之一的饶漱石等人,在五莲大茅庄召开胶东土地会议,时年32岁的胶东军区政委、华野9纵政委林浩,因自身是富农出身,说他是走“富农路线”“坚持富农路线”,犯了“宗派主义”、“反特右倾”等错误,否认了他的一切功绩,强调“贫雇农当家”,“向贫雇农交权”,“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林浩被撤销职务,变成了政策研究室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了错误批判的林浩,坚持从大局出发,保障了干部队伍的团结,默默承受了错误对待,由于他心态好,后被刘帅看中,调到南京军事学院工作,陆续担任了政治部教育部部长、宣传部副部长、训练部副部长等职务,为我军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指战人才,促进了我军的建设。1955年授衔时,林浩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此时有人说其重要起义领导人,又担任胶东政委、九纵政委的资历授衔过低时,他非常平静地说,这样就已经是挺好的了。

之后,在高等军事学院工作的林浩一切从头做起,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胸怀坦荡,勇于创新,卓有成效,职务慢慢地晋升为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然而,这个时候他又被撤销了职务。原来,1964年,林浩请党校一名叫杨献珍的副校长来高等军事学院讲课,这名曾经批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跃进”的主观主义思想,并提出了“合二为一”哲学观点,按理说,这是正常的学术问题,然而,杨献珍却受到了批判。

紧接着,抓住此事上纲上线的总后勤部领导邱会作举报林浩为杨提供讲台,抓所谓“杨献珍的大弟子”,被批斗数月并被停职,直到十多年后上级为他平反了两次蒙冤,恢复了一切名誉,还了他的清白,他重新复出,林浩退居二线,晚年他依然力所能及地为我军的正规化与现代化建设出力。

1996年,80岁的林浩逝世,从他手下走出的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评价他“失去了一位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老战士,人民军队失去了一位优秀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军事教育家,我们失去了一位老战友、老首长。”“在逆境时百折不屈,在顺利时不骄不躁,带兵打仗有勇有谋,治军治校勇于创新。”

0 阅读:27

文人相爱也相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