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中南部,西倚巍巍太行山,南临华北大平原上,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村子,河北石家庄元氏马村镇万年村,当地有老人说,这个村子从前叫“万岁村”,相传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北上亲征彭宠叛乱时,率领大部队行进来到此处时,妻子阴丽华突觉腹痛要生产,此时要返回条件最好的元氏城里已经来不及,只好在就近的屋舍中生孩子,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皇子刘庄(原名刘阳),后来继位的汉明帝。故这个村子得此名,不过,东汉灭亡之后,这样的村名自然是犯忌讳,遂改名为万年村。
村子名字虽然改了,但据《元氏县志》记载,万年村中曾经有阴丽华的“梳妆台”遗址,并且留下过两尊巨大的石狮子,石狮子风格古朴,栩栩如生,非常逼真,曾经在一座寺庙中供奉着,遗憾的是,抗日战争前,这座寺庙还保存得基本完好,但在日本入侵中国后,为了修建炮楼,强行把寺庙拆毁,村里的百姓对侵略者恨之入骨,因此,这个千年古村在先进组织的领导下,涌现出了很多抗日组织。
万年村里古老的石狮子
后来,万年村逐渐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这里的人民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全力以赴支持抗战,竭尽所能参加抗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壮丽篇章,绘就了一幅威武雄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成立元氏抗日独立营、游击大队,这里的人民迅速投入战斗,奔赴前线,涌现出一大批坚贞不屈、英勇抗敌、首举抗日大旗的革命志士,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震古烁今的英雄事迹和模范人物。
今天被万年村民广为传播抗战英雄人物,便是土生土长在村里,曾经担任过元氏县抗日独立营指导员、抗日游击大队主任、后任八路军正规部队团长、政委,因屡立战功,建国后提拔为空军师政治部主任、空四军政委,1960年6月授予大校军衔,官至上海市革委会常委兼上海市公检法军管会主任、临时常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中央侯补委员,成为一名副部级干部。
王维国,1919年出生于元氏马村镇万年村一个家有上百亩良田的地主家庭,这样的家庭境况自然让他衣食无忧,和普通百姓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出生于这样的家庭,王维国的父母自然希望他用心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将来好继承家业,因此,他很小的时候,父亲给他请了一位私塾先生,王维国的确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子,加之人比较聪明,学习成绩十分出类拔萃,以优异的成绩不断进取,还考取了县立师范学校,在村里来说,可以算是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
然而,就在这期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变局,先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势日弱,继而日军入侵,特别破坏文化的日军,残酷地把村里人引以自豪的古建筑毁坏,引起全体村民的共愤,在读书期间就接触过进步思想的王维国,知道诺大的华北、地大物博的国家,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只有走上抗战的道路,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地主出身的王维国竟然变卖家产,投入到先进组织的怀抱,成为一名光荣的抗日战士。
可以算是弃笔从戎,弃文就武的王国维加入了先进组织之后,工作十分积极,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由于表现积极、工作成绩突出,再加上他有文化、有知识,思想先进,组织能力强,头脑又很灵活,很快便受到了上级的重用。20来岁就成为独立营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发动和组织群众,打了不少优秀的胜仗,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得到了当地民众及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王维国率信独立营这支数百人的部队活跃在老家元氏的过程中,打得最出彩的一次战斗,便是多次揣掉敌人的炮楼,共计毙伤日伪军200余人,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有力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游击大队的士气。他也因此名声大振。
当年,日军为了达到侵略目的,野蛮地强行拆除各个地方的古建筑,可谓是引起了人神共愤,因此,我独立营对日军的炮楼可谓是极端仇恨,恨不得统统把其炸飞。然而,那个时候没有重武器,要端掉炮楼,谈何容易。特别是当年日军的炮楼占据的位置十分有利,易守难攻,西、北、东三面可下山,南面是悬崖,视野开阔,可看见方圆几十里。只要四周一有动静,就被敌人发现,加上一些大的炮驻扎着几个十数个日军,力量很强大,且有大小两个炮楼进行呼应,一有枪声便开炮打击,或者大批日军倾巢出动,往往一个炮楼控制七八个村庄,要攻打这样一个炮楼,难度是相当的大,有时牺牲不少人,还是不能达到目的。
善于动脑筋的深入现场思考对策的独立营指挥员王国维,考虑到炮楼不能强攻,只能智取,他与战友们一起反复研究部署,并采取了引蛇出动,打蛇打七寸的方法,独立营一部采取佯攻,使敌人产生错觉,大批鬼子认为自己的武器先进,战斗力强完全能打败“土八路”,便从炮楼出来“扫荡”,有一次,100多名日军摇动着雪亮的刺刀,紧紧咬着独立营穷追不舍,此时,另一部在地势险要处布置口袋让这股敌人钻。
日军进入包围圈之后,埋伏在山垭口的独立营居高临下,首先迎头痛击敌人,把日军打得缩回了大沟。随之埋伏在沟南、沟北山坡上的另一支队战士也向敌人发动了冲击。他们在大沟内将敌人拦腰切成数段,分头打击,并切断敌人的后路。尾随在后边的伪军遭此突然袭击,恐慌万状,丢下前面的日军没命地向东南方向夺路逃窜。
日军突遭打击,开始还拼命进攻,妄图抢占有利地形,后来独立营虚张声势,敌人看到是大部队从四面八方山坡上压下来,而且人越来越多,感到处境万分危险,领头的军曹便下令分散游击,于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端着刺刀,背靠着背相互掩护着疯狂反扑。顷刻间大沟里一场白刃战开始了。整个大沟,刀光闪闪,弹片横飞,独立营利用熟悉地形越战越勇,还在各处烧起了火用烟熏,一时各处浓烟滚滚,日军横七竖八死伤惨重,这支日军连死带伤达一半多,是役战斗一天,共毙伤日伪军200余人,俘获日军3名,缴获山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掷弹筒两具、步枪百余支、战刀数把,端掉了附近多个炮楼。
由于他率领的独立营多次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斗策略,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王维国因此晋升为昔东独立团团长兼政委,他率领的这支部队长期活跃在太行山一带,创下了诸多辉煌战绩,太行山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既为晋冀豫交汇处的广阔敌后,又是中原屏障。在这里既可阻挡日军南下或西进,又可依托山地站稳脚跟,逐鹿中原。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扼守太行山意义重大。在太行军区中,王维国亲眼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也为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
到了抗战全面胜利之后,王维国这支部队被纳入秦基伟的麾下,成为太行1分区50团,他担任正规部队的团长,与兄弟部队一起挥师解放了冀中平原的众多县城,随后又投入解放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他的这支部队编入中原野战军9纵队,参加郑州战役和淮海战役。由于当年这支部队一直是打游击出身,大城市攻坚战的经验少,特别是在郑州战役中,王维国在实战中巧妙用兵,,制定科学战术,以一部兵力采用“迅速包围,分进合击”的战术,终于屡克强敌,为解放郑州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伊始,王维国留在河南担任省军区政治青年部部长,年仅30岁的他,因战功成了一名省军区级别干部,可谓是前途无量。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王维国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他的妻子杜贵珍,比他小五岁,1924年出生于永年广府古城,和王维国可以算是同乡。1938年才14岁的她,在学校时的热血青年,就随着着同学和亲朋来到抗战“圣地”延安,和同学样一道聚集在宝塔山下,饮延河流水,穿粗布军装,吃小米高梁,住黄土窑洞,开始了革命圣地为她们开设的女子学校求学,磨炼出现代革命知识女性飒爽英姿的同时,慢慢地从从追求进步的青年女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新中国成立后成长为一名三八式干部。
年轻有为,事业有成,升职加薪,娶妻生子,家庭幸福。可以说是人生最幸运的事情。刚刚解放时的王维国,30岁就是省军区中层干部,战功赫赫,妻子很漂亮,夫妻双双职务都不低,每一个都感觉到他人生圆满那天,更让人羡慕的是,命运似乎特别垂青这位踏实勤奋,智勇双全的年轻人,他的好运又一次光临,由于他文化程度高,正团级干部,正值年富力强的阶段,他被空军部队看上,职务晋升为师级干部,很快又成为空四军的高层领导。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次人生的转折点,命运之神似乎没有一直这么眷顾着他,也为他晚年的遭遇埋下伏笔。
空四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其前身是1951年2月10日成立的华东军区空军上海基地司令部,其下辖的部队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国土防空作战、援越抗美作战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累计作战次数2200多次,击落击伤敌机700多架,王维国先后陆续担任这支部队的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第一政委等职务。客观来说,那段时期,王维国还是为我国空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在那十年特殊时期,尤其是在王维国授予大校军衔,担任上海市革委会的副主任(相当于上海市副市长),成为一名高级干部之后,随着位高权重,逐渐迷失了,一时陷入是是非非、权力欲望之中。起因是认识了一位当年才20来岁的年轻小伙子,长着一张娃娃脸、个子一米八左右、有些腼腆、不爱说话,一接触时就声称“王政委是老前辈,老英雄,我要好好向你学习。”事后他才知道,此人正是当年副统帅的儿子林立果。
那时年轻好奇心强的林立果,喜欢弄些小发明之类。比如汽车怎么在沙漠上行动,飞机机械故障报警器等。当年我们国家没有无人机的时候,他还拿到打下来外国U2无人飞机残体,决定进行仿制等等,被当时的空军司令吴法宪奉为所谓的“小天才”。鉴于这些,一直仕途通达的王维国与林立果越走越近,甚至还一度参加他的所谓“三国四方会议”,成为他“联合舰队”的“班子成员”。
这一阶段,踏进小圈子的泥坑王维国唯林立果的马首是瞻,在上海新华一村修建了一处秘密据点,房子也不引人注目,还有地下室以及防弹玻璃、暗门等,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教导队”,由王维国直接领导,负责培训,教他们各种格斗技巧以及使用各种轻武器,这项任务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尽管这些所谓的队伍啥也没有做,得可以说是犯了“大忌”,出事之后广为人们所垢病。
从参加的一系列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国已经成为林立果实施《五七一工程》的重要助手,由于他的所作所为,在“9·13”事件后,为了以防万一,上级直接使用兵力去控制局面,并对他进行抓捕归案。在对他进行审查期间,态度非常不好,最后被加刑三年,几乎所有同案犯都在宣判后被释放,即使是黄吴李邱虽没有刑满,也都保外就医了。唯独王维国结结实实坐满了14年监狱,1985年获释后,还要“享受”三年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可见其态度之强硬。
王维国刑满释放后,被遣安置到河北邯郸永年县城临洺关居养,这里是他妻子杜贵珍老家。此时王维国怨气很大,首先认为自己要回自己的老家石家庄元氏万年村生活,不在妻子老家当“上门女婿”,由于他年轻时在老家搞武装打游击,他的这一提议被上级否决;其次他提出要到上海居住,经组织审查他成名后长期在上海工作,回上海不合适。他的这一提议也没有批准,最后不得不回到妻子的老家永年。
王维国居住在永年干休所家属楼,他看到登记时在履历一栏,对他的政治面貌一栏有个括弧上写:开除了军籍、党籍。他更是极为愤懑,甚至破口大骂:我几十年的革命,你一个括弧就把我括掉啦?算啦,我也不革命了,我革够了。我出来时把军装扔在里头,统统不要了!我现在准备去做一身白西装,戴上一顶绅士帽,再提上一根文明棍,就这样到处逛逛。怕什么,就这120斤!”
不过,王维国的这些大骂没有用,对他的境地也丝毫没有改变,他依旧每月领导取120元生活费,后提高过两次工资,医疗费实报实销,比当时的普通干部工资高一、二倍。王维国有时到县老干局老干部活动中心打麻将,平时给人的印象是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对往事讳莫如深,大家与他在一起,也都有意避谈不愉快话题。1993年6月6日,王维国病逝于邯郸市第一医院,终年74岁。
纵观王维国维的一生,并非依靠“造反”起家的暴发户,而是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平建设年代,为我空军发展建设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特殊时期担任上海副市长身份,成为了高级干部,没有坚守信仰和底线,犯下大错,却成人生中的转折点,九一三事件将他推向了政治漩涡,从此失去了一切。晚年生活虽平淡,却也是一种对曾经荣光的黯然告别。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无情和荒谬,其传奇经历与晚年结局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端!
致敬耿直的革命先辈!革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