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局、敌对、暗战:印度为何要跟曾经的死敌以色列“称兄道弟”?

文史档世界 2024-04-16 20:48:38

这次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除了同以色列站在一条船上的西方多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抱着谨慎的态度,没有轻易发表意见。

但令人没想到的,平日里立场经常游移、无利不起早的印度,这一次却赶在大多数国家前头,率先公开了自己的“殷勤”:“印度无条件支持以色列。”

印度网民甚至画了几幅让人看了就起鸡皮疙瘩的画作,来表达对以色列的力挺。

这不可谓不令人大跌眼镜,要知道,印度曾是巴勒斯坦的坚定支持者,印以两国更曾是敌国,只不过短短十数年,印度就跟以色列看对眼了?

讽刺的是,印度这次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上,一位以色列网民以一种轻蔑的语气回应:“我们不需要喝牛尿的人的支持。”想必上一秒还在“跪舔”的印度网民,一定受到了心灵暴击。

话说回来,巴以冲突后,为何印度也跟着躁动?这种关系的转变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骄傲的印度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能够达成这个结果,和美英等国背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至此,一颗钉在中东地区的钉子完全成型。

当时印度还不算是独立的国家,可尽管身为殖民地,但这丝毫不影响印度领导人看不上以色列,尤其是最具影响力的“圣雄甘地”以及他的拥趸,后来的印度首位总统普拉萨德。

甘地推崇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核心,正是反对西方的殖民和霸权主义,所以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代言人”,也顺便被印度厌恶了。更何况,这毕竟是欧美在中东生生“造”出的一个国度,其背后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明眼人自然看的清楚。

另一方面,印度也有不得不亲近阿拉伯诸国的客观原因。

1947年刚刚自治后的印度,就因为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印巴分治”的阴招,陷入了第一次克什米尔争端。那作为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国家,在同穆斯林主体国家打仗的时候最怕什么?

自然是怕同为穆斯林国家的中东各国“拉偏架”了。

站在这个角度上看,印度当时也只能站在阿拉伯各国的立场上,坚决抵制以色列的建国了。

虽然没能阻止其建国,但是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度对以色列都是不屑一顾的。恐怕当时的印度和很多国家一样,不相信以色列能够在周围虎视眈眈的各国围殴下,成功活下来。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更是高举“不结盟运动”的大旗,一手把印度打造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意见领袖。在发展中国家圈子里春风得意的印度,自然看不上以色列这种“人造国”。

印度瞧不上以色列,可是以色列却对印度很是主动,为了“征服”印度花了有40年时间。

为什么以色列要硬“舔”印度呢?

印度态度的逐渐转变

以色列建国之后最大的敌人,可以看作是整个中东的阿拉伯国家;

而站在以色列身后的“大哥”,则是距离自己老远的西方多国,尽管“大哥们”有钱有枪,但有时候难免远水解不了近渴,真遇到事儿了,“大哥”也不一定能即使赶过来。

更何况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外交,那么其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也就无从谈起了。于是,以色列把目光放在了风头正劲的印度身上。

1952年,以色列外交部总务司司长沃尔特·艾坦访印,商谈两国建交的事宜。不过印度基本上没给对方任何好脸色,一口就回绝了在以色列设立印度大使馆的建议。

语气中的嫌弃,也就比直接下逐客令委婉了少许。

这边以色列外交代表灰溜溜地回国,另一方印度依旧跟阿拉伯各国打得火热。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异军突起,以一国之力在英法的联手群殴中挺了过来,战后一举奠定了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埃及也俨然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

对于同样有野心、想当地区领头羊的尼赫鲁来说,和这样的国家多亲近,算是一种对“人以群分”的最好解释。而作为埃及的盟友,将其最讨厌的以色列看成死敌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趣的是,尽管印度对于以色列的嫌弃清晰地写在“脸上”,但这丝毫不影响以色列一有机会,就会向印度“大献殷勤”。

1965年8月,第二次印巴战争正式爆发,此战还是因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武装,反对印度统治而起。尽管印度在军力上占优,但打仗毕竟烧钱,这样打下去迟早吃不消。

这时候以色列开始出来“表现”了,特地从海上送来了一船的军火。

但最终,印度还是惨败。

而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友好国家埃及支持巴基斯坦的行为,让印度颇为恼火,埃及虽然在中东吃得开,但背后还不是靠着苏联?既然这样,那干脆自己倒向苏联不就行了?

于是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前夕,印度与苏联正式签订了《印苏友好合作条约》,条约中具体规定了两国的政治同盟关系,并为深入的军事合作发展制定了详尽的计划。

印度就此成为了苏联在南亚最大的“铁杆”盟友。

说是盟友,但印度知道在行事霸道的苏联眼中,自己不过是一个用得着的小弟而已。而苏联和自己结盟的这一步棋,无疑是为了制衡早就投入美国怀抱的巴基斯坦。

而印度“无利不起早”的德行,从这个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就在和苏联结盟的同年冬天,印度一手挑起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凭借着苏联提供的大量军援物资,印度仅用13天就把东巴从巴基斯坦分裂了出去,也就是后来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的国力遭到大幅削弱,印度则基本称霸了南亚次大陆。

印度算是尝到了同苏联结盟的甜头,在这个时期,别说以色列,美国在印度这也拿不到好脸色。而印度这样的外交观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那时候的苏联,已经在疯狂地走下坡路了......

“伪君子”和“真小人”

1985年,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联合国大会上会见了以色列总理西蒙,这次的会见是数十年来少有的,印度方面主动邀请以色列的政治人物会谈。

忽然收到印度方面的邀请,以色列一时也有点意外。

而更让以色列使臣意外的是,印度总理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出了等到“望眼欲穿”之类的话来,仿佛当初撵人的压根不是印度一样。这一举动意味着印以双方的关系缓和。

一是此时的苏联已经疲态尽显,这个“大哥”明显快自身难保了;二是中东阿拉伯国家对于印度的国家利益来说,则更像是一块“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于是印度干脆不装了,做好了随时摊牌、转换门庭的准备。

1991年苏联解体,其麾下的一众小弟开始了自顾自的发展,而印度作为小弟中实力不弱的一员,在权衡利弊以后还是更看好当时一家独大的美国。

而想要转投美国手下,势必需要一个内部人引荐,还有谁比以色列更合适呢?于是,印度表面上主动请以色列总理来访问,其实也算是打算投靠美国的一个信号。

不过印度这种虚伪的掩饰,在以色列眼中难免有些滑稽可笑。

生意人出身的犹太人,最讨厌的就是浪费时间。1992年在“中东问题多边会谈”开始前,以色列就以列席名额为条件,欲达成“印以建交”的结果。

印度明白要搭上美国这条线,不同意以色列的要求肯定没戏,于是便答应了,并成立了大使级别的使团,这也让印度进一步倒向了美国阵营。2000年,美国总统和印度总理间的双边互访,也进一步坐实了印度取代巴基斯坦成为美国拉拢对象的说法。

抛开制衡苏联的地缘政治价值,当时的巴基斯坦无论从国力还是发展潜力上,都远不如印度;而当苏联消失,那么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全球战略棋局中,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

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印度又成为了美国眼中制衡中国的重要工具。

2014年,印度迎来了第16任总理莫迪。他在任的数年间,由于印度政府和莫迪本人在背后的暗暗支持,其国内主流的印度教对少数伊斯兰教徒的迫害,逐步加深。

或许莫迪和印度人民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印度的国家力量,让改革能够顺利的进行,但不管怎么说,驱逐甚至伤害伊斯兰教徒的行为,同以色列一贯的强盗作法不约而同。

而这一共同点,也让印度和以色列关系愈发紧密了。

结语

如果说,以色列因为其肆无忌惮的作风,让我们能够轻易的看出其“占领、扩张”野心的话,那么印度看起来含蓄的表达方式,无疑彰显出其“首鼠两端”,“是便宜就想占”的特色。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印度对于以色列的支持到底有几分真心,恐怕两国心里都有数。

不过按照印度耍嘴皮子的习惯,巴以冲突让印度直接下场恐怕不现实。而且一旦舆论风向转变,第一个跳出来指责以色列的,说不定就是印度。

参考资料

《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度与以色列安全合作:现状、原因及对华影响-孙现朴》

《印度加入中东“四方机制”的动因、影响与挑战-杨猛》

《印以关系发展_印度由“不结盟”转向“亲西方”_-张书剑》

《当前印度的中东政策_背景、定位与外交实践-魏亮》

《莫迪执政以来的印以关系研究-黄帆》

0 阅读:0

文史档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