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闲话漫谈历史系列的第一篇,主要是为大家讲述中共一大的召开过程,以及13位代表们的不同人生结局,并希望读者们能从中吸取到一些经验和教训。
中共一大的代表共有13人,分别是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陈公博、王尽美、邓恩铭、周佛海、包惠僧。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讲述一下这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的不同人生结局。
十月革命炮声起,红旗插满大地1917年,由列宁率领的俄国进步武装对圣彼得堡的冬宫发起了进攻,并终结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当时苏俄的国际处境其实很尴尬,周边的几个主要的强国都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比如法国、英国、英国,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这几个国家都认为苏俄是一种异类和威胁,并想方设法地将它从地球上抹去。
就是在这种先天不利的前提下,苏俄决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于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了共产国际,成员还有英美等国的共产党组织。
随着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先后成立,马克思主义思想也传播的越来越广,并影响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
先是一些欧美友人把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带到了中国,再后来一些去国外留学的进步青年们也接触到了此类的书籍。至此,很多寻求进步道路的中国年轻人也逐渐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并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拯救中国。
于是,中华大地上几乎同一时间出现了两位领袖型人物,分别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人被称为“南陈北李”。当然,还有一位年轻人不可忘却,此人就是毛泽东同志。
法租界遭遇包打听,嘉兴南湖画舫继续开到了1921年6月,眼看着中国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越来越多,在两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的建议下,陈独秀和李大钊同意了尽快召开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请求。
参加会议的共有13名代表,分别是来自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来自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来自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来自广州的陈公博,来自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以及旅日代表周佛海、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
会议定于1921年7月23日举行,地址是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这是李汉俊和哥哥李书城的住所。
李书城曾担任孙中山领导的护国军总司令一职,又在北洋大总统黎元洪的身边担任过顾问和参议,在政界很有威望和影响力,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能在法租界有自己的一处住所。
会议开始的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日。
为了避免横生枝节,减少敌对分子的骚扰,代表们是以北大师生考察团的身份来到法租界的。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法租界的巡捕注意到了不寻常的迹象,并装作找人的样子闯了进来,稍作停留后就离开了。
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由于曾被奥地利警方诱捕过,所以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并建议立刻停止会议,参会众人分头离开。
果不其然,一刻钟后,就有两辆汽车载着20名法租界巡捕闯了进来。他们在一番巡查和搜索后,没有发现文件和可疑对象,只能无奈地离开了。
毫无疑问,会议地址已经暴露,不能再待了,大家只能在晚上前往李达的住所商讨新的会议地址。
各位代表们踊跃发言,有的建议在杭州举行,随即被以杭州过于繁华、目标太明显的理由否决。
最后,还是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是浙江嘉兴人,嘉兴有一个南湖很大,游船众多,在船上开会,既便于撤退,又比较隐蔽。
大家听了,都纷纷赞同,就把会议地址转移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了。
在会议上,代表们认为目前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但还是有必要成立一个中央领导机构。
于是,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了中共第一届中央局,负责整个中国共产党员们的管理。其中,陈独秀的职务为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最后,在参会代表们“共产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呼声中,中共一大胜利闭幕了。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十三名参会代表们的不同人生结局。
四人壮烈牺牲在参会的一大代表中,有四位同志不幸牺牲,为了梦想和信念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他们分别是: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和陈潭秋。
何叔衡:何叔衡是湖南省宁乡县人,出生于一个自耕农家庭,在一边干农活的情形下,读完了8年的私塾。
1902年,26岁的何叔衡考中了秀才。县衙聘请他去管钱粮,他却痛恨官府的黑暗,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甘愿回到老家种田教书为生,也因此被讥讽为“穷秀才”。
1913年,何叔衡考入了湖南省第一师范讲习班,和毛泽东、蔡和森成为了好朋友,几人志同道合,都有着一颗为中国大众谋取福利的心。
后来,何叔衡和毛泽东参加了党的一大,成为了党的创建人之一。
1934年,在红军主力队伍长征以后,何叔衡奉命带着剩余的队伍进行游击作战。第二年2月,在长汀突围战中,何叔衡壮烈牺牲。
王尽美:山东诸城人,出生于1898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最早的山东省党组织就是由他一手创建的,为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患上了肺结核病,却仍旧不肯舍弃工作。最终在1925年,时年27岁的王尽美在工作的岗位上去世,令人惋惜和钦佩!
陈潭秋:湖北黄冈市人,出生于1896年,是党的创建人之一。
年轻时代,陈潭秋就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怀,并积极参与了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他和董必武一起参与了中共一大,为建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陈潭秋继续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作战。1939年5月,受到党的委派,陈潭秋在新疆担任办事处负责人,负责和新疆以及苏联的联络工作。
1942年9月,陈潭秋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逮捕。一年后,陈潭秋壮烈牺牲,年仅47岁。
邓恩铭:他是贵州荔波人,出生于1901年。16岁时,邓恩铭千里赶路到了山东济南,前来投奔叔父邓锦臣。
在济南亲戚的帮助下,邓恩铭考入了山东省立第一中学,积极学习并吸收了进步思想,参与了五四爱国运动,和学生运动领袖王尽美成为了知心好友。
此后,邓恩铭多次组织工人运动,也因此多次遭受了反动军阀的逮捕,幸好得到组织的积极营救才能出狱。
1929年,在一次给工人讲课回家的路上,由于叛徒的泄密,邓恩铭被敌人再次抓捕。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于济南市纬八路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有七人先后脱党在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7人先后脱党,甚为可惜!按照时间顺序,这7人分别是陈公博、周佛海、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包惠僧和李汉俊。
陈公博:他出生于1892年,广东南海人,先后毕业于广州法政专门学校和北京大学,又读过几年的私塾,有一些学问在身上。
1921年,陈公博参加了中共一大,却在短短一年后宣布退党。
在此以后,陈公博先后投靠了蒋介石和汪精卫。更过分的是,到了1940年,他竟然也追随汪精卫的脚步当了汉奸,成为汪伪政府的“二号人物”。
抗战胜利后,陈公博先是逃到了日本,后来又被押解回中国。1946年6月3日,陈公博因为作恶多端被执行了枪决。
周佛海:出生于1897年,是湖南省沅陵县人。幼年时读过几年私塾,又上过新式学校,于1917年东渡扶桑求学。
1921年,周佛海参加了中共一大,也是当时唯一一位专门从国外赶回来参会的代表。
后来,周佛海朝三暮四,投靠了国民党,拜到了汪精卫的门下,又跟着汪精卫做了汉奸,是汪伪政府的“三号人物”。
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病逝于南京老虎桥监狱,结束了他反复无常的罪恶一生。
张国焘:他出生于1897年,江西萍乡人。自幼成绩优异,20岁时考入了北京大学,并逐渐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1年,他参加了中共一大,并当选为中央局组织主任。在土地革命时期,张国焘又先后担任过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中央红军总政委等重要职务。
可以说,早期的张国焘的党内地位是很高的。
1938年4月初,张国焘趁着祭拜黄帝陵的机会,投靠了国民党,最后又在1949年去了香港。
1979年,张国焘病逝于加拿大。
刘仁静:他出生于1902年,五四运动时,他积极参与其中,并在火烧赵家楼时带头爬窗入曹宅为群众开门。
1921年,19岁的刘仁静参加了中共一大,成为最年轻的一名代表。后来去苏联访问时,他参加了托派,因而在1929年被开除了党籍。
此后,他曾经在国民政府任过职。解放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和人民出版社编辑。1986年,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
1987年,刘仁静遭遇车祸去世,时年85岁。
李达:是湖南省永州市零陵人,出生于1890年,是我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21年,31岁的李达参加了中共一大,并成为积极的组织者。
后来,李达主动宣布了退党,但仍旧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1949年12月,他重新入党,并先后担任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和武汉大学校长。
李汉俊:出生于1890年,是湖北潜江人,早年就读于国内私塾,后来在兄长的资助下,东渡扶桑求学。
1921年,参加了党的一大,且前期的会议地址就在他的家中。
中共二大后,由于和陈独秀、张国焘等人的意见不一致,李汉俊宣布了退党。
1927年,李汉俊在武汉被桂系军阀杀害,年仅37岁。
包惠僧:出生于1898年,是湖北黄冈人,小地主家庭出身,读过几年私塾。
后来在北京求学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1年,受到陈独秀的委派,包惠僧参加了中共一大。
大革命失败后,包惠僧产生了悲观心理,宣布了退党。
1949年,包惠僧从澳门返回国内,并在几年后担任了国务院参事。
1979年,包惠僧去世于北京,享年81 岁。
两名坚持到了建国后在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只有毛主席和董必武两人一直保持初心,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于1949年参加了开国大典,一起建立了新中国,成为了开国元勋。
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湖南湘潭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新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人民公认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