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不吃酱油?贴身厨师回忆道:全因为他小时候去过酱油坊

陈元读书 2024-06-07 09:21:15

喜欢看近代史的朋友,大都知道毛主席的生活还是很简朴的。

建国之前,毛主席每顿饭的标准是三菜一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毛主席的伙食标准变为了四菜一汤。

通常而言,这四个菜为一个荤菜、一个半荤半素的小炒菜、两个素菜,外加一个汤。毛主席喜欢吃辣,每顿饭中必会出现有辣椒。

从1959年开始,毛主席主动决定降低自己的伙食标准。

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吃的标准,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食不超过定量。”

这年秋天,他对厨师程汝明说道:“从现在开始,每顿饭不许再做肉菜了,等条件变好了再说。”

众所周知的是,人想要健康地成长。不仅需要吃米饭、蔬菜,肉类食物也应该适当地吃一些,以补充脂肪和蛋白质。

可如今毛主席既然下了命令说不做肉菜了,程汝明也不能违背。但为了保证毛主席的身体健康,还是要用一些肉做菜的,只是得换一种方式,把肉做在暗处。

程汝明略加思索后,就想到了一个做液体猪肉给毛主席的绝妙办法。

其实说白了,所谓的液体猪肉就是肥猪肉熬出来的荤油,这东西在今天来看不算什么稀罕玩意儿,可在当时可是非常值钱的,毕竟也是用肉熬出来的。

那么怎么把液体猪肉融入到食物中,让毛主席吃进肚子里呢?程汝明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液体猪肉加进葱花饼中。

说起葱花饼,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程汝明是山东人士,山东人喜欢吃大葱,也喜欢吃面饼。可毛主席是南方人,对饼不太感兴趣,而且也不爱吃葱。

作为一名厨师,程汝明也有自己的倔强,他很想让毛主席也能接受葱的味道。

于是,他就精心研制出来一款葱花饼,所用的原材料虽然很简单,也就是面粉、油、葱花、盐和五香粉,但是味道却非常地出彩,让毛主席品出了另一番风味。

吃完这个葱花饼后,毛主席还意犹未尽的,跟程汝明说道:“这饼不错,再给我一个。”

自此,毛主席也喜欢上了吃葱花饼。

正因为如此,程汝明这才想到了在葱花饼中加入液体猪肉的绝妙方法。

1960年的除夕,遵循着毛主席的吩咐,程汝明做得菜也很简单,唯独在葱花饼上下了苦功夫。

既然毛主席说过不能用猪肉做菜,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肉用在“暗处”,而恰好毛主席喜欢吃肥肉,所以用猪肉居然最好的选择了。

当天傍晚,程汝明用一块肥猪肉熬出来一大碗猪油。然后开始和面,再把猪油缓缓倒进面中,搅拌均匀即可。

与此同时,为了增加葱花饼的口感和营养,程汝明还在葱花中加入了一些很小的猪肉丁。

最终,等葱花饼出炉后,服务人员就把它端到了餐桌上。

果不其然,毛主席吃了几口葱花饼后,觉得越嚼越香,不禁胃口大开,一连吃了两个才心满意足。

一边吃,毛主席还一边笑着对服务人员夸奖道:“今天这大师傅做的饼是真不错,香得很呀!”

一段时间后,毛主席还是察觉到了葱花饼中的玄机。于是,他立马让服务人员转告厨师程汝明:“这样的葱花饼以后不许再做!”

在程汝明的回忆中,毛主席对吃得一向很随意,不要求山珍海味,只要有辣椒、不难吃就行。

即便是在粮食和肉蛋奶充足的年代,毛主席的餐桌上也并没有出现什么稀罕的食物,依旧是简单的饭菜而已。

还有就是除夕的时候,毛主席家的餐桌上也比较简朴,都是猪肉、鱼、蔬菜等大众菜。唯一能让厨师程汝明有印象的好菜,就是罗汉大虾了。

1962年1月,程汝明跟着毛主席来到了上海,并在上海过了年。

除夕这一天,上海市委的有关负责人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特地给毛主席送了一篮子红鸡蛋,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

不过,毛主席却并不是很开心,觉得这样比较浪费,因为当时的肉蛋奶等物资还是比较紧张的。

当然,在过年期间,程汝明也会给毛主席做一两个小吃当作加餐。毛主席喜欢吃辣椒,程汝明就发明了一种烤辣椒。

做法也不复杂,就是先把辣椒洗干净,然后整根放在火上面烤,等到表皮微微发焦后,再放入锅中,来上一点盐、糖、豆豉,加上一点鸡汤收汁后,这道烤辣椒就做好啦。

毛主席对这道烤辣椒的小吃很满意,基本上是一口一根,能连续吃上五六根辣椒。

对毛主席而言,与其讲究吃穿,不如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

1957年的春节,毛主席邀请了40名党外人士来中南海参加座谈会。会议结束后,给大家的安排的工作餐是一碗简简单单的肉末挂面。

众人见了,都不禁敬佩道:“大年初一吃面条,好吃简单还能长寿,很好!”

1958年3月,毛主席带队来四川视察水利工程。中午时分,当地接待的负责人把毛主席领导了一家小饭馆。

毛主席见状,诙谐地问道:“今天下馆子,谁来请客呀?让你们破费我可不好意思,还是我来请你们吃吧!”

众人推脱不过,只能尊重毛主席的意见,这顿饭也很简单,主菜是回锅肉和豆花,外加几个炒蔬菜而已。

1965年,毛主席回到了革命圣地井冈山视察工作,当地宾馆服务员为了表达自己的尊敬之情,在桌子上提前准备好了烟、酒、苹果和丰盛的菜肴。

毛主席见状,就让服务员把烟和酒都收起来,并把菜换成了四菜一汤。

服务员推脱不过,只能照做。

离开井冈山之前,在毛主席的嘱咐下,随行人员吴连登特意找到了宾馆会计,要结算这些天的伙食费和粮票。

一开始,宾馆会计怎么也不愿意收,他说:“收下了这粮票和钱的话,让我怎么对得住井冈山人民的心意呢?我们是打心底里爱戴毛主席呀!”

吴连登见状,也耐心地解释道:“我们受毛主席的教导,出门吃饭都必须要自己付钱,不能接受吃请,这是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的。”

会计听了,也不禁敬佩不已,最终结算了一下,七天的伙食费和大米购买费共计20.26元,粮票共计23斤。

1962年2月,毛主席宴请了溥仪,请了章士钊等人作陪,用的是自己的稿费。当时这一顿也很简朴,主菜就是湘味辣椒、苦瓜、豆豉,主食是大米饭和馒头,外加一瓶葡萄酒。

根据毛主席另一位厨师康辉的回忆:“毛主席基本不吃酱油。”

至于原因嘛,康辉也表示,毛主席曾经提到过一次:“小的时候,在酱油坊看见过死老鼠,有了不好的印象。”

此外,毛主席还不爱吃鸡肉和牛羊肉。

有一次,康辉把鸡脯肉切成肉糜,然后用油煎,最后用鸡汤收汁,这样做出来的鸡肉很嫩,就和豆腐一样。

就连一向不怎么吃鸡肉的毛主席,在尝了这种做法的鸡肉后,也不禁夸奖道:“很好吃,嫩嫩的,滑滑的!”

还有一次,康辉用出色的刀功和厨艺做了一道“花刀猪肚头”。

毛主席品尝后,虽然感觉口感又脆又嫩,但是心里也明白这道菜花了不少的功夫。

于是,他就对吴连登说道:

“一看这菜雕得跟花一样,就知道很费时间。不要让师傅们花太多的时间弄刀功,有这时间可以做点别的事情嘛,比如看看书,增长一下学问也好!”

事实上,不管是毛主席身边的服务人员,还是做饭的厨师,都知道毛主席的生活很简朴。

也正因为这样,毛主席才深受百姓们的爱戴,怀念伟人毛主席!

0 阅读:5

陈元读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