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郭栋臣:19岁参加义和团,32岁参加辛亥革命,后来与日军作战

陈元读书 2024-03-05 10:00:29

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呢?有这样一位爱国人士,曾先后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做斗争,并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名革命者的名字叫郭栋臣,是山东人士,是义和团首领赵三多的助手。先是参与和洋人的斗争,后来又参加了辛亥革命,最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郭栋臣绝对是一名典型的革命者,一位践行了革命真理的爱国主义人士,值得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学习。

借着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革命者的传奇经历。

参加义和团,和帝国主义做斗争

自清朝末年开始,随着外国军事武装的入侵,中华大地上一片漆黑。在晚清政府的不断退让下,列强们相继获得了土地、赔款等利益,还能在中国土地上修建铁路、教堂、居民区。

而列强的这些恶劣行径,自然也侵占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引起了平民百姓们的一致愤慨。

1898年,山东发生了洪灾,有34个县受到了影响,三千多个村庄被淹没,数十万的老百姓被迫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朝廷得知此事后,派了李鸿章作为巡河大臣,安抚受灾的百姓。可是李鸿章合计一番后,发现需要200万两白银才够救灾。朝廷没有这么多的经费,只好作罢。

在这种情形之下,义和团也就趁势而起,修建壮大。

义和拳原名梅花拳,起源于170年前的反清复明运动,后来在清廷的打压之下逐渐衰落。

直到1898年,眼见洋人的教会四处欺压百姓,强占土地,梅花拳传人赵三多揭竿而起,笼络了大量的流民,传授他们武艺。

为了不引起清廷的反感,赵三多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还把梅花拳改为了“义和团”。

而郭栋臣也是在这一时期加入了义和团,成为了赵三多的助手,先后和外国武装斗争了4年。

直到1902年,赵三多被抓英勇就义后,义和团的运动才逐渐平息,郭栋臣也暂时隐蔽了起来。

和腐朽的清政府封建势力作斗争

几年后,清政府的统治越来越腐败,惹来的民怨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背景下,各路爱国人士决定发动起义,推翻腐朽的清政府统治。郭栋臣作为义和团前成员,也参与进了和清政府的武装斗争中。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两百多年的统治也随之土崩瓦解。

郭栋臣喜不自胜,决定投入到对国家的建设中去。

1913年,郭栋臣进入保定讲武堂及法政学堂求学,并在毕业后前往武昌,在湖北新军中任职。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局势又开始混乱起来,北洋各派系的军阀轮番上阵,争权夺利,你方唱罢我登场,时局一塌糊涂,老百姓们深受其害。

胸怀救国救民之心的郭栋臣,对于这种现象是深恶痛绝,却又因为职位低微无力改变,只能辞官归隐田园。

加入中国共产党,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在老家的田地里,郭栋臣和家人耕田劳作了十年之久。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寇开始全面入侵中国。

身在河北老家的郭栋臣,眼见敌人入侵华夏大地,心里面涌起了一股报国从军之心。

他先是在威县创建了游击队和日军作战,后来又打听到共产党是坚决抗日的部队,就主动带着游击队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编入八路军正规军队列。

在抗战期间,郭栋臣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担任了威县参议、晋冀鲁豫参议会参议,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团结了一批进步人士,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2年,河南发生了大灾,很多老百姓都处于饥饿的边缘。郭栋臣得知此事后,在河北南部粮食也不富余的情况下,依然奔赴各地呼吁捐款捐粮,给河南灾区募集了大批粮款和20万斤粮种,保全了大批灾民的性命。

因为郭栋臣的仗义之举,冀南军区的军民们给他送了一块匾,上书四个金光闪现大字——造福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郭栋臣先后担任了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史馆馆员。

其实按照他的级别,是可以去省里面任职的。不过,他眷念家乡,身上又有旧伤,就申请在老家县里面生活。

1960年,义和团运动六十周年之际,山东省历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在济南举办了学术讨论会。

由于郭栋臣曾当过义和团领导人赵三多的助手,是历史最直接的见证人。因此,大会特地邀请了年已八旬的郭栋臣前来发言,并提供了很多未曾被旁人知晓的历史细节。

在郭栋臣的帮助下,史学家对义和团的兴起和衰落都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也编写出了相关研究书籍,给后世提供了有力地参考价值。

1973年,郭栋臣在老家去世,享年93岁。

回顾郭栋臣的一生,先是和外国帝国主义作斗争,又和清朝封建主义战斗,接着和日本侵略者作战,最后又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几乎打满了全场,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

铭记革命先辈的功绩!

0 阅读:2

陈元读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