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前两任总统赶跑,最后自己当上总统,最大的愿望是与中国合作!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历史中,萝扎·奥通巴耶娃的身影是难以忽视的。1950年8月23日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的她,凭借其出众的智力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成为了国家中的重要人物。 1975年起,奥通巴耶娃在比什凯克国立民族大学开始了她的教职生涯,从讲师到副教授的晋升速度证明了她在学术界的卓越才能。1981年,奥通巴耶娃的政治道路开启,她首先担任列宁斯基区的区委书记,随后迅速升为市委书记。 1986年,在苏联的政治改革浪潮中,奥通巴耶娃被任命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副部长主席兼外交部长,这一职位不仅标志着她的政治崛起,也显示出她在复杂国际政治环境中的操作能力。 1989年,她被苏联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带至莫斯科,担任苏联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这一角色进一步扩展了她的国际视野,并加深了她对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操作。 随着苏联的解体,1991年奥通巴耶娃被任命为吉国外交部长和副总理,她在这一时期处理了吉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她的努力促成了吉国在美国开设大使馆,加强了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 1997年,她被任命为吉尔吉斯斯坦在英国的首任大使,她在此职位上工作了五年。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国际事务职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奥通巴耶娃进入了国际政治舞台,担任联合国秘书长驻格鲁吉亚的副特别代表,主要职责是努力解决阿布哈兹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冲突。 回到国内政坛后,她在2004年议会选举之前回到吉尔吉斯斯坦。她的归来并非平静,奥通巴耶娃在当地选举中注册后不久即被取消资格,原因是总统阿斯卡尔·阿卡耶夫的女儿也在同一选区注册。 这一事件引发了奥通巴耶娃及其支持者的强烈不满,认为这是政治上的不公正。在阿卡耶娃被拒绝参选后,她与支持者一起发起了抗议活动,最终演变成要求总统阿卡耶夫辞职的运动。 奥通巴耶娃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经历表明,她不仅是一位有能力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外交官,也是一位在国内政治压力中坚持正义的斗士。2005年阿卡耶夫逃离国家后,她曾短暂担任外交部长,但未获前议会的认可。 2007年,奥通巴耶娃加入了社会民主党,并在随后的议会选举中获得了议员席位。她成为了少数派反对派的重要人物,并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尽管她与后来的总统巴基耶夫有着复杂的关系,奥通巴耶娃在政治场合中始终保持着对阿卡耶夫政权错误的坚定批评。 她的政治生涯中还包括了2009年巴基耶夫的再次当选,以及随后2010年的政治动荡,她积极参与组织反对派,反抗当局的不公。在塔拉斯市爆发冲突后,她未回家,而是直接参与了比什凯克的抗议活动,最终导致了巴基耶夫政权的倒台。 2010年,萝扎·奥通巴耶娃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的过渡期总统,这一职位源自同年6月27日的全民公决。她担任的是一个技术性政府的领导者,主要职责是引导国家从总统制向议会制的转变。 在她的短暂任期内,吉尔吉斯斯坦面临了重大的国内外挑战。其中,与邻国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封锁持续了超过40天,对吉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轻工业和乳制品的出口。据估计,这一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 奥通巴耶娃领导的过渡政府承诺在短期内提交新宪法草案,并在六个月后举行议会选举。这些行动旨在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并确保选举的公正。为此,选民在投票时使用了耐洗的墨水以防止重复投票,这是确保选举公正性的一个重要措施。 2011年12月1日,奥通巴耶娃顺利完成了总统权力的交接,标志着吉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她坚信这一系列改革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民主的政治环境。 在政坛之外,奥通巴耶娃也积极推动社会和教育的改革。2011年2月,她成立了“萝扎·奥通巴耶娃倡议基金会”,专注于教育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学前教育。 吉尔吉斯斯坦约有80万的7岁以下儿童,但只有13%接受学前教育,这一数据远低于苏联时期30%的覆盖率。她的基金会推动了为期一年的学前义务教育计划,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基金会还支持文化教育,包括举办吉尔吉斯语少儿诗歌竞赛,开设免费的古典音乐课程和绘画课程。通过这些活动,基金会试图增强文化机构与儿童之间的联系,并推广教育服务。 萝扎·奥通巴耶娃的努力获得了国际认可,2012年,她因为在人权和民主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参考资料:海力古丽·尼牙孜主编. 中亚五国国情[M]. 2016
她将前两任总统赶跑,最后自己当上总统,最大的愿望是与中国合作!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
混沌于浮云
2024-08-13 20:40:41
0
阅读: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