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计兵丨一个会写诗的外卖大叔

我是酱香姐 2023-05-12 22:05:52

梦想,是钱和名利无法定义的生命力量。

他说:“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爱着我爱的人。”

他说:“哪怕你什么都没得到,但是活得很坦然……”

他说:“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春天!”

2022年夏天,一首名为《赶时间的人》的小诗在社交平台上突然爆火,引发了2000多万网友的关注。

诗的作者是一位来自昆山的54岁外卖员—王计兵。

《赶时间的人》: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世界是一个地名/王庄村也是/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这首诗源于王计兵2019年一次不愉快的送餐经历,由于顾客留错地址,一单外卖辗转三趟才送到,导致其他单子全部超时。

对方不仅没道歉,反而骂他蠢。于是,他在回家的路上写下了这首《赶时间的人》。

也许没有多少人有时间和兴趣去了解一个外卖大叔的故事,而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那些有着闪亮人生名人的世界,98%的人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

他说:“生而卑微,我只是不想白白浪费生命,所以爱着另一个自己。”

生活在都市之中,我们对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并不陌生。

王计兵在为生活奔波的间隙里写了4000余首诗,且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其中很多初稿是写在送餐路上的烟盒上、废报纸上。

而外卖小哥和诗人身份的反差,让无数人唏嘘不已:

送外卖那么辛苦,他是怎么做到还有闲心写诗,且保持那么旺盛的创造力的?

可当我们走进王计兵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外卖员其实是王计兵做过较为轻松的工作。

这位外卖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创作的诗歌为什么能走红?在诗歌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让我们走进王计兵的人生故事,你或许会找到他的答案和你自己的答案。

被迫辍学,深陷迷茫

爱上读书,爱上写作

王计兵出生于一个贫困的苏北农村家庭,初中还没读完就被迫辍学。

19岁那年,王计兵跟随建筑队外出打工。在诸多工友们讨论男欢女爱不亦乐乎的环境里,他总是沉默又格格不入的一个。

工地附近有个旧书摊,他一放工就钻进书摊读书,他把大把时间消磨在了书摊上。

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一颗文学的种子开始萌芽。

随着阅读时间越来越长,他发现自己很喜欢并适应文字这种表达方式,于是尝试去创作。 两年后,他回到老家徐州,和父亲在村里的沂河捞沙。

这是他前半生做过较苦的工作,每天单调地重复一个动作,从早上到晚上。

沙子看起来细小,但在流水中不停地荡漾,就和身体产生摩擦像砂纸一样打磨着皮肤。

一天捞沙下来,手和脚往外渗着血,晚上休息时,捞沙人的枕头不是枕在头下,而是垫在脚踝处,为了避免双脚和床铺发生接触。

王计兵淡然地说:"那种疼让你知道什么叫十指连心。"

日复一日的生活很容易让人麻木,但王计兵却说:“越是在那种环境下越有话要说。” 他一定读书,一定写作,就像溺水的人一定挣扎。

正如他在自己的新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的自序中所写:

“初中辍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深陷于一种迷茫,生活失去了方向。阅读像岸边垂下的一根根柳条,让泥足深陷的我找到了生命的拉手,并渐渐对春天开始着迷。”

天亮劳作,天黑睡觉,他开始写日记打发夜里的日子。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写的日记其实跟小说也没多大区别。

1991年,22岁王计兵尝试投出了自己的第一篇稿件,一篇反映农村现实问题的短篇小说,没想到顺利被杂志《百花园》采用了。

从桃花盛开到大雪纷飞,每天除了捞沙之外,他都窝在屋里写作,常常不吃不喝写到天亮。以致熬到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他近乎痴狂的状态,让父亲害怕了!为了写守孝的情节,因为找不到灵感,他甚至买了一身孝服打算穿着写作。

父亲怕他再这样写下去早晚会精神出问题,愤怒的父亲将他改了三遍的20万字的小说手稿付之一炬。

王计兵的作家梦碎了一地,他仿佛一下子清醒了,生活也在那之后恢复了“正常”。

辗转打工,保持创作

艰辛磨砺,自我救赎

后来,王计兵遇到了现在的妻子,他答应父亲以后不再写作。王计兵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写作成了隐藏在他心里不愿再提及的事。

结婚之后,王计兵辗转于各地打工,先是远走新疆,又去山东,在昆山落脚,几乎什么活都干过。

日子虽苦,但王计兵总是会看见生活中的一些光亮和温暖,更认为这是人生经历,并没觉得生活是苦的。

这期间他摆过地摊、开过翻斗车、捡过破烂,开了一家杂货店,直到49岁开始跑外卖补贴家用,成了外卖站点里的年老骑手。

他没有放弃写作,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欲,只是一直偷偷地写着。 他把灵光乍现的字句写在捡来的纸箱上、过期的报纸上,有时甚至写在手上、自己的衬衫上。

后来他学会了用微信语音发给自己,然后再整理出来。 文学是他命里的恩人,是他愿意亲近的人。

王计兵也曾有过一份无限接近自己梦想的工作。他曾经在昆山开过一个旧书摊,收益可观还有时间看书,那段时间他特别开心,本以为可以一直做下去。

没想到被人举报了,赚的钱全进了货,书又被执法人员没收了!因为自己什么也不懂,啥手续都没办,白忙活开心一场。

他云淡风轻地说:想起来挺搞笑的!

一家人辛辛苦苦几年打工挣来的钱顷刻化为乌有,当时手里又没钱,生活还得继续,他只剩下一个选择“捡破烂。”

那段时间是王计兵物质上难的时候,当时王计兵蹬三轮捡拾废品,妻子带着孩子在附近摆摊。一家人住的地方,是王计兵用捡来的旧木板搭的一间小房。

小房搭在了一条废弃的河床边,风雨大的夜晚,"房子"在风雨中飘摇,全家吓得不敢睡觉。

带着大女儿去捡破烂这件事,让王计兵觉得特别心酸。想着日子过的这么艰辛,还要花时间去写没有收益的诗,对他应该负起的责任而言就是一种罪过,且是不能被原谅的罪过!

但他依然没有从心里放弃过,仿佛每次灵感袭来的时候,写出代表着他心境的一句或一段诗句,他就离自己更近一些,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些,即便一直以这样的方式,没有任何结果,他也无怨无悔。

日子一天天咬着牙在过,汗水里泡着的一家人,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生活才再次慢慢走上正轨。王计兵总是在奔忙的间隙,把偶尔迸发的灵感记录在烟盒上、旧报纸上。

但即便这样也要瞒着妻子偷偷进行:因为读书写作的时候他太过痴迷,妻子也开始反对王计兵写作。她觉得一家人的生计才是正事,写诗没有收益浪费时间,也怕王计兵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王计兵说:"当时写东西也只是零零碎碎记录,写完可能就随手扔了,烧火用了。"

舍不得花钱买笔记本,他把那些他想说的话写在收来的旧纸箱上,然后旧纸箱又当废品卖掉了。

直到有了QQ,王计兵才找到了记录他思想碎片的地方。

有网友在看到他写的东西后,告诉他:只需要把他写的文字断一下句,就成诗歌了。

王计兵这才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这样摸索着的诗歌创作,王计兵悄悄进行了8年,因着捡破烂的经历,他给自己取笔名为“拾荒”。

期间,他靠捡破烂的钱开了一家小超市,张罗着背上了住房贷款,送女儿、儿子进入了心仪的学校。

感悟生活,细致审视

坚持不懈,梦想成真

很多人在诗里寻找形式,一些人在诗里赞美歌颂,王计兵的诗更多是对生活细致的审视。他的感悟出自生活,他的思考又高于生活。

王计兵说:“我创作的内容来源于我的劳动生活,因为我一直在劳动,我熟悉这个生活。”

劳动生活中的小细节,时时触动他的内心,产生写诗的灵感。

王计兵的诗歌之所以出圈,不仅仅是“外卖员”和“诗人”身份之间的反差,更是因为他的文字真实,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

他写尽了生活的沉重、生命的坚韧以及微小事物的闪光之处。没有对生活的抱怨,全是细致的审视。

后来,他陆续在诗歌论坛发表作品,渐渐变得小有名气。

2017年,还是热心的网友,把王计兵推荐给了徐州市作协副秘书长杨华。杨华跟王计兵聊了很久,然后推荐他把诗投给刊物《绿风》。

时隔26年,王计兵的作品再次在刊物上发表。那一刻,他激动得像是被捂上了嘴,很复杂,很难准确用文字来形容他的感受。

他开始不断地写、不断地投,样刊一本本飞向狭窄的家里,王计兵像老鼠藏米一样把它们藏得东一本西一本。

妻子或许早已察觉,但生活渐渐安稳,曾经对王计兵写作非常看不惯的她,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18年,年近50岁的王计兵入选徐州作协,他终于能与他的文学堂堂正正地在一起了。

故乡渐远,半生已逝

写就生活,篇篇动人

王计兵的诗歌里,父母与故乡是绕不开的话题。

他写老去的母亲:

很少仔细观察过母亲/竟然那么地瘦了/轻微的呼吸似微风/起伏着母亲/像一张纸/那些曾经熟悉又美丽的曲线/仅仅留下了一些岁月的折痕

他写沉默的父子:

那年,我离家时/父亲正蹲在麦地里吸烟/抚摸着麦苗/我喊了一声,爷,我走了/我好像听见父亲嗯了一声

现在我跪着/和父亲当年的高度相当/当年的麦地如今长满银杏树/我伸手抚摸坟地的荒草/模拟着父亲的麦苗

他写孤独的农村留守老人:

我叫了三声大爷/他才不再坚持是他小的儿子回来了/一个木匠 儿女们都像完工的家具/被租给了南方

他写故乡的庄稼地:

有人在庄稼地匍匐前行/像一只波浪里的鸟/拼命地振翅/这是我远眺造成的错觉/很多时候都会这样/浪涛一阵阵捕杀过来/落水的人大力呼救/却发不出声音

他的诗里蕴含着对生命的悲悯,农民工、留守老人、外卖员,甚至是一只羊。 他写每年离开乡土的农民工:

每年春天/当农民工大面积撤出村庄/就像一篇文章被删去标点符号……/在辽阔的大地上/工厂、车间、出租房/以及流水线上/到处都是散落的标点符号/等着被文字重新认领

他写"见缝插针"外卖员:

见缝插针?/实际上,很多时候/生活平整得像一块木板/骑手是一枚枚尖锐的钉子/只有挺直了腰杆/才能钉住生活的拐角/每一根弯曲后的钉子/都会被丢弃/或者承受更猛烈的敲击

他写日常被忽略的平凡生活之美:

喝完了鱼汤/青瓷碗底文着两条鱼/就显现了出来/我往空碗里又倒进了一点矿泉水/才起身付钱离开

他说《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一直以来/我不停地流汗/不停地用体力榨出生命的水分/仍不能让生活变得更纯粹/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爱着爱我的人/快三十年了/我还没有做好准备/如何在爱人面前热泪盈眶/只能像钟摆一样/让爱在爱里就像时间在时间里/自然而然,滴滴答答

王计兵时而沉醉于人间的温暖,时而饱尝生活的苦涩。

季羡林说:“人生是一首诗,微笑着对它,拾取点点诗意。”

王计兵就是以这样的心态,在梦想的加持下,走过了半生。而“诗”就是苦涩生活给他的一颗颗带着长长手柄的棒棒糖。

王计兵说:“如果说生命是空地的话,诗歌是落在我空地上的一场大雪。它不能改变任何,或者说阳光出来,它会让我更加泥泞,但它至少带给我精彩。它让我的空白变得不是真正的空白,是‘白’得精彩。”

诗歌源于生活,也只有在生活的体悟中才会得以升华。凡是热爱自然和生活的人,都可能成为诗人。一个人可以不写诗,却不能不读诗,更不能没有诗意。

0 阅读:75

我是酱香姐

简介:酱酒界最懂酒的女人。 关注我,不被高价酱酒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