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之后,红军被迫开始了万里长征。在长征的路途中,需要途经多地险要的地势,还要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不种地没有经商收入,红军都没稳定的经济来源,经济状况一直都不太好。据说就是红军的高级军官师长,工资只有五元。 于是,很多人好奇在艰难的情况下,红军哪来的钱去维持生活补给,购买枪支弹药呢? 第一,共产国际的募捐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开始,就受到共产国际的援助。伴随着我党吸纳党员数量的增多,发展壮大需要经费支出越来越大,来自莫斯科的苏联拨款数额越来越多,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根据不完全统计,苏联在1931年到1937年期间向中共提供了巨额经费支持,包括卢布210.5万元、美元161.4万元、法郎30.8万元、墨西哥元10.3万元、瑞士法郎5000元、荷兰盾1964元和1000两白银。 这些资金对于红军来说至关重要,相当于今天的百亿资产,能帮助红军购买枪支和弹药。 第二 群众的捐赠 群众的捐赠也是红军经费的来源。在长征途中,经过闽、赣、粤、湘、桂、黔、川、滇、甘、陕等多个省份,渡江河、翻雪山、过草地……几乎经历了严寒和酷暑等各种气候。由于物质匮乏和环境恶劣,红军生活是非常辛苦。但无论多么辛苦,红军都秉持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则,绝对“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于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好心群众知道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看到红军战士生活艰苦,就尽自己能力帮助红军,有钱出钱,没钱捐物来支持。红军虽然有不拿群众东西的规则,但也不能拒绝群众们的好心好意。于是,红军战士们在收到捐赠钱财和物资时候,都会写下欠条。在欠条上,清晰地标记红军向某人借款借物的具体原因,借款人和借款金额、物品数量等。 红军战士们在写完欠条之后,也交代群众一定要保存好欠条。等到世道转好,群众们可以拿这些欠条找党组织还债。但红军不拿和不抢群众东西的形象,给沿途百姓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人都没有拿着当年的欠条去要债,把这些欠条都收藏起来。 于是,这一张张红军写下的欠条,自然也成为红军长征接受群众物资捐助的见证,见证了红军长征艰难的处境,以及百姓对红军凝聚的深厚情感。 第二,打土豪分田地 在长征过程中,军费主要靠打土豪的收入获得。每攻下一个地方,红军第一任务就是打土豪,分田地。这样,农民不仅获得土地,红军也可以获得来自土豪或者地主家仓库的粮食。同时,地主的物资和补给,也被红军直接使用了。 第四,物资交换 红军长征之前,乃是被迫离开根据地的,很多财物和货币就留在了当地。当时,红军在艰难长征途中,主要是靠着吃野菜、野果、野草,一些也把动物皮制品被红军煮熟果腹。但在有人烟的地方,也拿出仅存一些经费,与百姓交换药品或者食品。有些时候没有经费,就会拿出一些稍微值钱点的东西,如马鞍去换生活中的物品,借此获得军粮或者补给。 第五,兄弟部队的援助 中央红军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陕北之后,经过一番统计才发现仅有1000余元了,这一点钱难以维持部队里7000多人的吃饭问题,更不用说买装备进行军事训练了。 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毛主席只能给兄弟部队,红15军军团的团长徐海东写一份欠条了,欠条上是这么写着: “海东同志,请你借2500元给中央来解决红军吃饭穿衣问题,此致,敬礼!” 在欠条的下方,毛主席还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当徐海东看到这一张欠条之后,想着自己由于忙于应付国民党部队,忘记了毛主席红军队伍的援助,自然感到非常愧疚。 于是,徐海东连忙寻找部队里的供给部部长。寻找清初部队里还有7000元后,直接把5000元送到毛主席的中央红军那里,仅仅留下2000元给自己的部队吃饭。同时,他也给中央红军送去了大批的物资和军械,以及部队里最精锐的骑兵团,这一些都算是解决了中央红军的燃眉之急。 要知道,没有徐海东的5000元,中央红军可能要被冻死、饿死很多战士。由于徐海东在中央红军危难时候的燃眉之急,建国后1955年自然被授予大将军的头衔。 此外,当时爱国人士宋庆龄对红军也是倾囊相助。当时兄弟部队援助的5000元,中央红军顺利在陕北立足,但这一笔钱只够吃饭,想买枪买炮,扩充人手、发展部队也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毛主席又给宋庆龄写一封信,希望她能从中说和,帮助我党向宋子文借一笔钱。当时,宋家是民国显赫的四大家族之一,宋庆龄和宋子文又是一家人,宋子文又是中国银行的董事长,的确是借钱的好人选。 但毛主席不知道宋庆龄和宋子文多年不联系。虽然宋庆龄没办法对中国银行的董事长宋子文借钱,却是极力帮助了中央红军。如她把房子抵押,同时拿出了孙中山先生逝世时的抚恤金,为红军凑了5万美元。 这五万美元的帮助,红军才能补充势力,度过了又一个低谷期,陕北革命根据地建立奠定基础。
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之后,红军被迫开始了万里长征。在长征的路途中,需要
东展谈历史
2024-12-23 22:20: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