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萧憺墓•石碑,每周只有一次机会看到

坚持走路 2025-03-31 15:04:02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 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西。 萧憺(478-522),字僧达,南朝梁宗室大臣,梁武帝萧衍弟,受封始兴郡王,谥号“忠武”。 神道石刻现存2种5件。 西辟邪仅存后胯,东辟邪腹下有2只小辟邪。 东碑建有碑亭,保存较完好,下有龟趺,额题“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碑阴列记人名。碑文楷书36行,每行86字,能够辨认的有2800余字。 石碑约立于梁朝普通三年(522年)十一月八《江苏金石记》。石碑为神道东侧石碑,是南朝陵墓石碑中保存文字最多的一通石碑。 碑首圆形,碑首中部有直径0.10米的圆形穿孔,碑脊两边各饰相互交结的双龙。碑额上书“梁故传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17字虽为楷书,但带有行书笔意,为历代书家所瞩目 。碑阴列记人名,原共3096字,碑文楷书。 此碑结字平正公稳,气势浑厚大方,是南朝丰碑大碣的典型。康有为谓此碑为“峻美严整之宗”。又说:“《始兴王碑》如强弓劲弩,持满而发。”又说:“意象雄强,其锐,直与率更(指欧阳询)《皇甫君碑》无二,乃知率更专学此碑。”率更是否学过此碑,不敢武断,但从此碑碑额来看,苏轼书法似更接近一些。 此碑曾著录于洪颐煊《平津读碑记》、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和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 另两碑仅存龟趺。 萧憺墓石刻

0 阅读:0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