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宋时轮一行人开着吉普车误闯进国军驻地,被国军一个营包围:“你们是干什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01 00:51:29

1948年,宋时轮一行人开着吉普车误闯进国军驻地,被国军一个营包围:“你们是干什么的?赶紧下车,把手举起来。”宋时轮和车上的一行人顿时冷汗直流,完蛋,这是撞枪口上了。就在万分危急时刻,国军营长的一句话,让宋时轮的心瞬间激动起来。 宋时轮这人,1907年打湖南醴陵一个穷苦农民家出生,小时候见多了佃农被地主欺负的惨样,心里早就埋下了一颗要翻身的种子。1927年,他投身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路。土地革命扛过枪,长征爬过雪山,抗日战争打过鬼子,到了解放战争,他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将。1948年,淮海战役正打得火热,他当时是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带着部队在前线跟国军拼得你死我活。这场仗不光是硬碰硬,情报也得跟得上,所以宋时轮亲自带队出去摸情况。 那是个11月的晚上,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宋时轮带着几个警卫员,挤在一辆吉普车里,边看地图边往前开。本来是想去前沿阵地侦察敌情,结果这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地图也不够准,车子一不留神就开偏了,直接闯进了国军的防区。等他们反应过来,国军士兵已经发现了动静,呼啦一下把吉普车围得水泄不通,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车里的人,气氛一下子紧张到不行。 宋时轮和车上的人心里都咯噔一下,知道这回是撞枪口上了。国军那边人数占优,火力也猛,真要硬拼,估计没啥活路。宋时轮脑子转得快,赶紧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第一个下车,警卫员们也跟着下了车,全都举着手,避免激怒对方。国军士兵围得更紧了,带队的班长盯着他们,眼神不善。宋时轮尽量稳住情绪,说自己是侦察员,走错了路,想先稳住局面再说。 就在这时候,国军111团三营的营长王世江赶了过来。这家伙刚睡下没多久,被手下喊醒,说抓到了“共军侦察员”,他披上衣服就跑来了。王世江打量了一下宋时轮几个人,没多废话,直接让人把他们带到营部去。到了营部,他挥手让其他士兵出去,只留下宋时轮和政委刘培善,然后关上门,开始问底细。宋时轮看王世江这架势,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干脆豁出去了,直截了当说自己是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来这儿是想招降。 王世江听完这话,眼神明显变了。他顿了一下,压低声音告诉宋时轮,自己其实是中共地下党员,潜伏在国军里好些年了,一直在等组织的指示。这下轮到宋时轮意外了,他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还能碰上自己人。王世江的身份成了救命稻草,宋时轮马上抓住机会,让他组织起义,还承诺会派部队接应。王世江也没含糊,当场就安排人手,趁着夜色把宋时轮他们送出了营地。 当天夜里,王世江带着三营撤离了运河桥阵地,给解放军的行动开了道口子。宋时轮回到自己部队后,立马调兵接应王世江,确保起义顺顺利利。这事儿要没王世江,宋时轮那晚能不能活着回来还真不好说。这次误闯国军驻地,不光没丢命,还顺手拉了一支队伍过来,算是因祸得福。 说起宋时轮这次经历,他的冷静真是没得说。换成别人,面对一堆枪口,估计早就慌了,但他硬是靠着判断和胆识稳住了局面。王世江这边也够果断,潜伏那么久,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直接带着整个营倒戈。这两人,一个敢赌,一个敢干,才把这死局给盘活了。 再往深里说,这事儿还不只是运气好。淮海战役那会儿,国军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好些人被中共的地下工作策反了。王世江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国军里熬了那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这次偶遇,算是地下工作的一个缩影,共产党能打赢解放战争,不光靠前线拼命,后头的渗透和策反也起了大作用。 宋时轮后来回忆这事儿,估计也觉得挺悬。那时候战事正紧,他带着几个人就敢跑出去侦察,胆子不是一般大。结果阴差阳错闯了敌营,还能全身而退,多少有点命大的意思。不过,他能化险为夷,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多年打仗攒下的经验和临场应变的本事。

0 阅读:1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