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央企国企正式实施劳务派遣新规,要求落实同工同酬、足额缴纳社保等政策。
然而部分企业被曝采取"换马甲"方式规避监管,例如某央企子公司将劳务派遣岗位更名为"项目外包岗",继续执行差异化薪酬。记者查询多地人社局投诉记录发现,近三个月涉及劳务派遣薪资纠纷的案例同比上升12%。
劳动法专家指出,新规虽明确要求同工同酬,但实际操作中企业常通过调整绩效系数、划分福利等级等方式维持薪酬差异。某省国资委数据显示,试点企业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仍比派遣工高出23%。更有多名劳务派遣工反映,企业以"岗位价值评估"为由,将基本工资拆分出30%作为"浮动绩效"。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单位开始压缩正式工待遇。某石化企业2023年报显示,其正式员工年度奖金同比下降5%,而劳务派遣规模扩大18%。这种现象引发业内讨论:当改革压力传导至用工单位,是否会催生新的变相降薪手段?目前北京、广州等地已出现劳务派遣工因社保补缴争议提起集体仲裁的案例。
忠伟
最直接就是取消劳务派遣第三方,给谁干活就拿谁的工资享受同等福利,拒绝中间商权利谋私中饱私囊剥削工人。呼吁严格执行劳动法同工同酬
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
必须取消劳务派遣,人人平等
,,浮生负流年。。。。
这不是降低派遣工工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