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大清连连败退,光绪帝无奈议和,可日本要求大清割地,大概率是台湾或者辽东,又或者台湾和辽东一起,对于此,光绪皇帝还保留着最后的底线。 但日本野心膨胀的没边,刚刚歼灭了北洋水师,马上又组建了南征军,主帅便是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而攻打澎湖列岛为了给占领台湾做准备; 1895年3月15日,日本南征军编组完成,由海军军舰七条,运输船十条,兵员一万人从佐世保出发,目标直指台湾的澎湖列岛, 而朝廷正在为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做清算,更是焦头烂额,哪里想到日本会进犯台湾; 而丁汝昌就这样从民族英雄变成了罪人,慈禧正在着急忙慌的斟酌着日本的议和条件, 日本指名让恭亲王或李鸿章去日本谈判;而恭亲王是军机首辅走不开,那便只有李鸿章了,可正当李鸿章答应去议和时,日本又提出了一个条件,而哪怕是赔款,大清也不一定拿得出这么多钱出来。 所以一切都得从长计议。而在光绪皇帝考虑拖延之时,日本的第一军与第二军继续向辽东战场施压,而日军又是碾压性的胜利。这光绪皇帝只能召见李鸿章让他尽快赴日,而无论如何光绪帝绝不授权割让领土的权限。 于是李鸿章打了退堂鼓,不想去日本,于是事情就这样拖住了一天又一天,可日本的战事还在继续,大臣们纷纷弹劾李鸿章;原来日本又进兵了,日军在辽东已经连陷数道关隘和城池,天险尽失,就快要打进关内了。 光绪皇帝吓傻眼了,于是授权李鸿章割地的权限,而日本的南征军也全部到达了澎湖海面,就等着李鸿章前来谈判了,一旦没有达到日本的要求,日本便决定进攻澎湖与台湾。 正当李鸿章前往日本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三人开小会,商议要把李鸿章北洋海军的军权拿回来;
1880年,46岁的慈禧太后感觉肚子肿胀,还干呕嗜睡,贴身太监李莲英赶紧找御医来
【8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