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果不反抗,就不会有南京大屠杀!”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杀人狂魔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4-04 00:44:34

“中国人如果不反抗,就不会有南京大屠杀!”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杀人狂魔东条英机在面对法官询问时面无表情,态度十分嚣张地回答道。直至被绞刑的那一刻都不承认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实在令人可恨! 2004年11月9日凌晨,一辆轿车内,张纯如举起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位华裔女作家的自杀震惊了世界,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死亡与她七年前出版的一本书《南京大屠杀》紧密相连。 张纯如的悲剧始于1994年,当时她在旧金山南湾的一个旧照片展览会上,看到了30年代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那些惨绝人寰的景象震撼了她,她决心要让世界了解这段被掩埋的历史。 "我必须写出这样的书。"张纯如对自己说。1995年夏天,她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杨夏鸣一同前往南京,开始了艰辛的调研之旅。在南京,她采访了众多大屠杀幸存者,走访了旧遗址,得到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人员徐志耕、段月萍、孙宅巍、王卫星等人的帮助。 为了收集更全面的证据,张纯如还前往日本,寻找那些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兵。令人意外的是,有些日本老兵因为内心的愧疚,向她坦白了当年的罪行。在美国,她收集了《魏特琳日记》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松井石根等南京大屠杀战犯的资料。 张纯如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拉贝日记》。拉贝曾是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在大屠杀期间保护了许多中国平民。经过她和其他人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拉贝的亲属,并发现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 经过两年的调研,1997年12月13日,也就是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日,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出版,立即引起轰动。该书详细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以铁证如山的事实戳穿了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扭曲。 然而,这本书也给张纯如带来了灾难。日本右翼势力对她恨之入骨,她开始接到无数恐吓信、威胁电话,甚至有人威胁要伤害她的家人。无论她搬家多少次,那些骚扰都如影随形。 "他们总能找到我,"张纯如曾对朋友说,"我无处可逃。" 长期的精神压力最终击垮了这位勇敢的女性。在她自杀前的日子里,朋友们注意到她变得越来越焦虑和恐惧,但没人想到她会选择结束生命。 张纯如用她的著作和生命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让世人了解到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暴行,以及日本官方和右翼势力如何系统性地掩盖历史真相。在日本,南京大屠杀被美化为"正义之战",教科书中对此几乎只字不提,甚至有日本学生被告知"南京大屠杀是因为中国人主动挑衅日本军队"。 1948年12月21日,东京巢鸭监狱,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被带上绞刑台。这个人就是东条英机,二战时期日本的首相,南京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为自己的罪行表示任何悔意。 七个星期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英机作出了绞刑判决。在整个审判过程中,东条英机始终傲慢自大,拒不认罪。当法官询问南京大屠杀时,他竟然面无表情地回答:"如果中国人不反抗,那么就不会有南京大屠杀。"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不仅激怒了法官和陪审团,也表明了这个杀人魔王的真实嘴脸。 更令人发指的是,1948年4月,一位美国记者在监狱中秘密采访东条英机时,问他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他竟然回答:"南京大屠杀在方法上有些错误,应该采取更为温和的方式。"这种言论充分暴露了东条英机对中国人民的蔑视和对自己罪行的毫无悔意。 东条英机出生于日本的一个武士家庭,自幼接受武士精神的熏陶。进入军队后,他很快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1937年6月9日,他给时任日本陆军省次长的梅津美治郎写信,主张:"如果武力许可,首先应该对南京政府发起进攻,此为上策。"随后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上海和南京成为日军首要目标。 卢沟桥事变后,东条英机率领日军在河北等省肆意烧杀抢掠,导致上万名中国军民丧生。因为这些"功绩",他被提拔为陆军次官。后来,他更是登上了日本首相的位置。上任不到三个月,1941年12月1日,东条英机下令偷袭珍珠港,将战火引向美国。 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大屠杀。两名日军军官甚至举行了杀人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杀的人最多。日军对南京百姓的屠杀手段极其残忍,包括扫射、活埋、用刺刀杀害等。他们还对女性实施性暴力,有的甚至在折磨后将手榴弹放入女性下体引爆。 1945年9月11日,美军在东条英机的住所找到了他。面对逮捕,东条英机试图自杀。他在心脏位置画了一个圆圈,以便在慌乱中找准自杀的位置。但自杀未遂,被送往医院抢救。一位给东条英机输血的人说:"我要让他活下来,这样安稳的死对他来说太容易,我要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1947年到1948年,东条英机多次出庭受审。每次出庭,他都试图推卸责任,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东条英机和其他六名甲级战犯一起被处以绞刑。

0 阅读:0
鹏天玩转旅游

鹏天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