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7年,32岁女知青刘琦放弃返城,嫁给一位农民。新婚夜,她对丈夫说:“为了你,农村我也觉得不苦。”谁知道,18年后她狠心抛下3个孩子喝农药,并哭着说:“下辈子,做狗都不嫁给他。” 1977年,正是十八年前,年轻的刘琦热血沸腾,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离开了热闹的大城市,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偏远的红柳圪旦村。 她原本以为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村子变得更好,但真实的乡村生活远比她想象的要艰难。 繁重的体力劳动,极其匮乏的生活用品,以及和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都让她感觉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她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地融入新的环境,她发挥自己的专长和爱心,耐心教孩子们识字读书,还为老人们整理改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 刘琦人生的重大变化源于一封来自家里的信。 哥哥在信中告知她,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她无法回到城市工作生活了。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击碎了刘琦对未来的所有美好憧憬,她感到无比绝望。 就在她最失落无助的时候,刘三海走进了她的生活。 刘三海是个身材高大又长相英俊的农村小伙,他对刘琦体贴入微,保证会一辈子对她好,在刘琦迷茫又孤立无援的时候,她接受了刘三海的爱意。 她天真地以为自己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归宿,却没有想到,这仅仅是她坠入另一个痛苦境地的开端。 刘琦结婚后,一连生了两个女儿,这在看重男孩的农村,如同一个沉重的打击。 刘三海对她的态度也变了,过去的关心体贴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冷淡的话语,甚至是指责和辱骂。 生活压力巨大,加上丈夫的冷漠对待,刘琦身心俱疲,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工作,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希望能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 刘琦辛勤付出,希望能改善生活,可惜丈夫并不领情。刘三海反而因为眼红妻子的收入,迷上了赌博,常常彻夜不归。 更令人气愤的是,他还对刘琦动手动脚,实施家暴。村里人都很同情刘琦的遭遇,也对刘三海的所作所为感到厌恶和鄙视。 1995年春节快到了,刘琦忙着置办年货,可刘三海又一次喝得烂醉如泥,回到家就莫名其妙地找刘琦的茬,还对她动了手。 长久以来的委屈和绝望在这一刻爆发,刘琦彻底崩溃了,她喝下了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最后的话:“下辈子,做狗都不嫁给你”。这句遗言让人无比心痛。 刘琦的遭遇令人惋惜,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那个年代许多女性的共同命运。
我是周恩来曾经的妻子,我想跟他见一面,麻烦您帮我通报一下!”1953年,一位名叫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