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倾家荡产,我也要告下去!”1994年,曹德旺将一家建筑公司告上法庭,对方花

我心凛雨 2025-04-09 12:11:43

“就算倾家荡产,我也要告下去!”1994年,曹德旺将一家建筑公司告上法庭,对方花200万收买法官,没想到脾气火爆的曹德旺将此事闹上最高院! 法庭外,暴雨如注,曹德旺撑着伞,手里攥着一叠证据,心里却烧着一团火:这场仗,他非打不可。1994年的这场官司,成了他人生中最硬的一场仗。 那一刻,没人知道,这个一脸怒容的男人,将如何用倔强和智慧,把一场看似必输的官司,硬生生打到最高院,甚至惊动了整个福建商界。可事情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这团火,又是从哪儿烧起来的? 故事得从三年前说起。1991年,福建福清的田野间还飘着稻香,曹德旺却已经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一手创办的福耀玻璃,正从一个小厂子一步步走向全国。那年,政府号召企业家投资家乡,带动经济,曹德旺二话不说,拍板决定建个工业村。 他站在村口,望着那片荒地,心里盘算着:盖好了厂房,能给乡亲们带来多少活计啊!工程交给了福建省第一建筑公司——国企,名头响,曹德旺想着,这回总该稳了吧。 可现实狠狠给了他一耳光。工程刚开工没多久,就传出风声:第一建筑公司把项目转包给了小公司。曹德旺皱着眉,站在工地边上看挖土机轰鸣,心想:转包就转包吧,只要质量过关,咱不计较。可他没料到,这转包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预算被一层一层剥皮,到小公司手里时,钱少了三分之一。为了省成本,小公司开始偷工减料:钢筋用细的,水泥掺沙子,连地下室的防水都没做足。1993年,工业村竣工那天,曹德旺带着人验收,刚下到地下室,就闻到一股潮气,低头一看,墙角渗水,地上还有裂缝。 他气得手一抖,指着项目经理吼:“这叫合格?你们糊弄谁呢?” 曹德旺当即找到第一建筑公司,摊开合同,拍着桌子要求返工。可对方却推三阻四,先是道歉敷衍,说一定整改,后来一算账,发现修补得花700万,而曹德旺手里扣着的尾款才400万。这买卖一算就亏,第一建筑公司干脆翻脸不认账。 更离谱的是,他们反过来告曹德旺,说他恶意拖欠尾款。接到法院传票那天,曹德旺愣在办公室,揉着太阳穴,低声骂了句:“这帮人,真敢玩儿啊。” 第一场官司开庭,曹德旺信心满满。他带了一摞证据:工程检测报告、现场照片,还有工人证词。可庭上,主审法官却像没看见似的,反复揪着他问:“400万尾款是不是没付?”曹德旺急了,站起来反驳:“钱没付是因为你们质量不过关!” 可法官眼皮都不抬,直接判他败诉。散庭后,曹德旺站在法院门口,雨水打湿了衣角,他攥紧拳头,咬牙切齿地想:这事儿不对劲。后来,他从侧面打听到,第一建筑公司花了200万,买通了法官。那一刻,怒火彻底吞没了他。 “200万就能买赢官司?我就不信这个邪!”曹德旺回到家,把证据摊了一桌子,开始翻法律书,找律师。他有个朋友劝他:“老曹,算了吧,胳膊拧不过大腿。”可曹德旺瞪着眼说:“我咽不下这口气,就算倾家荡产,也要讨个公道!” 他花重金请来专家,重新检测工程,出具权威报告,又以上一次判决不公为由上诉。可第二次庭审,依然是驳回。他气得在法庭上指着审判长鼻子喊:“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收了钱,这官司我打到最高院去!” 转机出现在朋友的点拨下。一个老伙计拍着他的肩说:“老曹,你别老盯着尾款打,换个路子,直接告他们工程质量不合格。”曹德旺一拍大腿,立马调整策略。这次,他不仅拿出了更详尽的证据,还找了顶尖律师团助阵。 1994年,案子终于闹到最高院。庭审那天,曹德旺穿着笔挺的西装,坐在原告席上,眼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最高院的法官翻看了厚厚一叠材料,又听了两边的陈述,最终裁定:第一建筑公司需赔偿并整改工程。这场仗打了两年多,曹德旺花了上亿,换来一个迟到的公道。 有人问他值不值,曹德旺摆摆手,沉声说:“值。我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理。”这场官司的风波传遍商界,大家都说,曹德旺这人,骨头硬得很。 后来,他在自传《心若菩提》里写道:“我用了两年时间,证明了国徽的尊严不容践踏。”这股硬气,也成了他日后带领福耀走向世界的底气——就像2001年面对美国反倾销案,他同样花了上亿,硬刚到底,最终让福耀成了中国企业打赢海外官司的标杆。 雨停了,曹德旺站在工业村的厂房前,望着修好的地下室,嘴角微微上扬。他没多说一句废话,只是转身回了办公室,继续忙他的玻璃生意。多年后回看,这场官司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中国企业家骨子里那股不屈精神的缩影。 如今,福耀玻璃占全球市场近34%,曹德旺用行动告诉世界:讲理的人,走得更远。

0 阅读:37
我心凛雨

我心凛雨

一腔热血 骨子里带着点隐隐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