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罗瑞卿复出,担任军委秘书长一职。刚上任,就干了一件大事:立即否认

江樵品史 2025-04-12 15:40:46

1978年5月,罗瑞卿复出,担任军委秘书长一职。刚上任,就干了一件大事:立即否认华国锋的一项决策! 1978年,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亟待重建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罗瑞卿重返军委秘书长岗位。 在军界,罗瑞卿素有"罗长子"的称号。这个称号的来历颇有意思,毛主席赐予这个称号不仅因为他高大的身材,更重要的是看中了他出众的军事才能。 1978年的中国海军,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经过多年建设,海军装备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那时的海军主要以近海防御为主,拥有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各类作战舰艇。国际形势也对中国海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周边国家对中国海军的发展态势非常关注。 就在罗瑞卿重返军委秘书长岗位不久,一个重要的军事决策摆在了他面前。当时的军委主席华国锋提出要对海军进行一次大规模检阅和军事演习。 此时的华国锋担任着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自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他接过了重担,成为被确定的"接班人"。毛主席生前给予他"你办事,我放心"的高度评价,党内元老如叶剑英、邓小平等人也都表示支持。在他的领导下,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确实出现了积极变化。 然而,即便面对最高领导的决定,罗瑞卿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判断。他深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任何重大军事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 1978年4月,一纸检阅令从北京发出,华国锋要求对海军进行一次全面检阅。这个决定的特殊之处在于,华主席要求动用海军全部火力进行军事演习,并且强调要以"热烈隆重"的规格进行。这个命令直接越过了正常的军队指挥体系,跨越两级领导直接下达给了海军参谋长杨国宇。 在军队严格的指挥体系中,这种越级命令显然违背了常规。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杨国宇当即提出了异议。然而,中央很快给出回应,认为这只是一次军事检阅,无需再向上级部门汇报。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杨国宇还是找到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进行汇报。肖劲光虽然同意了这次检阅,但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必须确保绝对安全,二是要向军委报告,特别是要让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知晓这件事。 基于此,杨国宇专程飞往北京向罗瑞卿汇报。虽然罗瑞卿作为军委秘书长,在面对军委主席华国锋的指令时也有所顾虑,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次军事演习可能引发的国际影响。当时的国际形势复杂,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海军演习极可能引起周边国家的关注和质疑。 面对这种情况,罗瑞卿采取了稳妥的应对策略。他一方面让杨国宇设法拖延演习时间,另一方面迅速向邓小平汇报了这个问题。经过军委高层数小时的深入讨论,最终做出了取消检阅的决定。 这个决定的正确性在1979年的海军军委扩大会议上得到了证实。邓小平在会议上明确指出,华主席提出的海军检阅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其出发点就存在问题。同时,邓小平高度肯定了罗瑞卿的果断处置,认为如果没有及时制止,后果将难以预料。

0 阅读:248

猜你喜欢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