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 坦克的全称是 PzKpfw V 型 “黑豹” 式中型坦克,研制该型坦克的直接起因便是德军入侵苏联后遇到的T-34 危机。在 “黑豹” 坦克出现之前,德国的各型坦克在战术性能方面偏重机动性,火力和防护力相对薄弱。这在德军大打 “闪击战” 时,这种性能特点尚可应付,但在德军入侵苏联之后,面对火力和装甲防护均十分强大的T-34/76 中型坦克和 KV-1 重型坦克,德国的 I、II、III、IV 型坦克等都面临着被动挨打的局面。除加紧改进 III、IV 号坦克外,古德里安等将领在 1941 年底时强烈要求迅速研制一种威力更大的中型坦克。1941 年 11 月 25 日,希特勒命令戴姆勒奔驰、MAN等公司研制 30 吨级坦克以对抗 T-34/76 坦克。
戴姆勒奔驰公司先后研制出VK3001和VK3002原型车,其中VK 3002样车大量采用T-34/76坦克的设计,简直是一个德国版的T-34坦克,因容易导致战场识别困难而遭到否决,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希特勒根本不允许 “优秀的日耳曼民族” 的坦克长得像苏联人的产品。
MAN公司则在1942年2月初完成了他们的VK3002 (MAN) 样车设计。5月14日,希特勒决定采用MAN公司的设计,并下令从1942年12月开始制造该型坦克,先造200辆。1942年12月,“黑豹” 坦克正式生产型投产,次年 1 月首批 “黑豹” D 型出厂。1943年2月22日,希特勒亲自签发命令,将坦克正式定名为 “黑豹 (panther)” 坦克。
有意思的是,“黑豹” 坦克的研制生产工作居然与二战中最大的坦克大战——库尔斯克会战直接有关。为了让包括 “黑豹” 坦克在内的新型武器能参加库尔斯克会战,德军将 “堡垒” 作战的时间一再向后推延,直到1943年7月5日才开始,这从另一方面也给苏军创造了更多的防御准备时间。这时好不容易积攒的250辆 “黑豹” D (D1) 型在紧急运送之后参加了这场坦克大会战。(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