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19日下午,空军战士王光复在长沙附近发现湘江江面上有十多艘日军补给

古今瞭望之窗 2025-04-13 21:30:18

1944年9月19日下午,空军战士王光复在长沙附近发现湘江江面上有十多艘日军补给船正航行,周围没有敌机护航,他意识到这是一次可以尽情打击日军的好机会。 1944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胶着状态,双方的军事对抗持续激烈,而中国的抗日空军在战场上的作用也愈发重要。王光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背景不凡。 湘江的波光映着P-40战斗机的银翼,王光复俯冲时瞥见甲板上仓皇逃窜的日军,突然想起北平四合院里父亲训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场景。这个出身北洋名门的少爷,此刻却像嗜血的猎鹰撕开云层,机翼下的两挺机枪喷出火舌,子弹穿透帆布覆盖的油料桶,江面瞬间炸开血色焰火。油污裹着日本旗的残片在浪涛里翻滚,他拉起操纵杆时,座舱里弥漫着焦糊味——不知是敌船燃烧的恶臭,还是妹妹王光美寄来的家书在怀中被体温烘出的墨香。 荆门机场上空的缠斗最是凶险。零式战斗机咬尾时,他猛然想起航校黑板那副对联"贪生怕死莫入此门",一个鹞子翻身将敌机诱入云层盲区。击落第三架日机时,仪表盘已布满弹孔,他却哼着北平戏园的《定军山》返航,机腹伤痕像极了他给幼弟王光杰画的无线电电路图。 南京空战那日,他驾驶的P-51野马战斗机掠过明孝陵神道。击落第五架敌机的瞬间,紫金山巅的朝阳刺得他睁不开眼,恍惚看见北平沦陷那年,母亲把全家福缝进他飞行夹克内衬时颤抖的银针。这个被称为"空中赵子龙"的硬汉,直到暮年移居德州,仍会在独立日烟花炸响时条件反射去摸腰间——那里本该别着航空队的柯尔特手枪,却只剩妹妹王光美送的美式咖啡杯。 2005年北京授勋仪式上,九旬老人抚摸着纪念章背后的弹痕纹样,忽然笑出声:"当年在湘江就该给鬼子发这玩意儿,省得他们泡在水里喊冷。"台下无人知晓,他中山装内袋仍藏着半片泛黄的机翼蒙皮,上面结着1945年南京空战时的血痂,和妹妹手书的"待兄归"三字。

1 阅读:755

评论列表

午夜迷墙

午夜迷墙

28
2025-04-14 01:16

英雄

南湖杰哥

南湖杰哥

8
2025-04-14 01:30

[点赞][点赞][点赞]

散仙

散仙

3
2025-04-14 16:06

抗日英雄在上,受吾等后辈大礼一拜!

一万年太久

一万年太久

2
2025-04-14 22:08

致敬英雄

猜你喜欢

古今瞭望之窗

古今瞭望之窗

站在高处,瞭望古今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