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7岁的徐悲鸿很不情愿地迎娶了16岁的村姑,可到了晚上,他却主动和新

寻墨阁本人 2025-04-24 15:53:39

1912年,17岁的徐悲鸿很不情愿地迎娶了16岁的村姑,可到了晚上,他却主动和新娘子圆房了。 1912年,徐悲鸿与村姑成婚,他其实对这段婚姻心生抵触,但却在婚后的第一夜,他主动与新婚妻子发生了关系。随后,他们的儿子诞生了,取名“劫生”,然而这个名字带有浓重的不祥色彩,家人最终将其改为“吉生”。 次年,第一任妻子在因病去世,七年后,儿子也因病去世。在19岁那年,家庭的变故让他深感孤独与困顿。面对这一切,徐悲鸿做出了离开家乡宜兴,前往上海谋生的决定。 在上海,徐悲鸿的才华得到了两位黄姓朋友的赏识,他们对他进行了资助,助他度过了难关。与此同时,徐悲鸿还曾在上海暂时改名为“黄扶”,以此避开一些困扰。 此时的上海,正是中国近代化与西化进程加速的时期,这座城市无疑为他提供了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机会,也为他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奠定了基础。 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期间,徐悲鸿结识了蒋梅笙教授,教授的女儿蒋棠珍住在附近。蒋棠珍是一位明艳动人的女子,虽然她已经与查家定下婚约,但徐悲鸿和她的关系迅速升温。 两人并没有像传统的恋人那样走过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但徐悲鸿却从此成为蒋棠珍心目中的传奇人物。一次,当蒋棠珍得知自己的婚约即将实施时,她情绪崩溃,徐悲鸿安慰她,告诉她不要再为即将到来的婚姻感到伤心。 为了追求蒋棠珍,徐悲鸿将她带到了日本。两人开始了他们的私奔生活,期间,徐悲鸿给蒋棠珍取了一个新名字——蒋碧微,并为她送上了一枚刻有“蒋碧微”名字的戒指。 这段私奔旅行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经济拮据,两人不得不回到了上海。尽管如此,蒋教授并未对这段婚姻产生过多指责,反而为两人的未来提供了资助,支持他们前往北京发展。 徐悲鸿的绘画才华在不断进步,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1919年3月,他与蒋碧微一同前往法国留学。 尽管这次留学是由政府资助的,但正值中国政局动荡的时期,官费未能按时发放,使得两人生活困苦,甚至有时三餐不继。在法国,除了继续追求艺术的精进外,徐悲鸿和蒋碧微还不得不打工来维持生计。 1927年,二人回到上海,并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此时的徐悲鸿,已经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夫妻俩的生活似乎重新找到了光明。然而,这段幸福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1930年,蒋碧微接连遭遇家庭变故,她的弟弟和姑母相继去世。而徐悲鸿在这时爱上了自己的学生——18岁的孙多慈。徐悲鸿的做法一如既往,他为孙多慈戴上了戒指,并且为她起了一个新名字——孙多慈原名孙韵君,徐悲鸿为她设计的戒指上刻有“慈悲”二字。 孙多慈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徐悲鸿与蒋碧微之间的平静,也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学生们甚至拍下了徐悲鸿和孙多慈亲密接触的照片,公开声讨徐悲鸿偏袒孙多慈。 为了让孙多慈能赴比利时留学,徐悲鸿甚至打算出版一本她的人体素描集,但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在蒋碧微的强烈反对和学生的反感下,孙多慈无奈回到了故乡安庆。 孙多慈的离去,让徐悲鸿彻底迷失了方向。他开始举办画展,为孙多慈筹措资金,试图挽回这段感情。 孙多慈的父亲,孙传瑗,作为大学教授,十分反感这段师生恋,他强烈反对徐悲鸿与女儿继续交往,并且担心徐悲鸿对感情的态度会随时改变。最终,孙多慈嫁给了许绍棣,这段曾经美好的师生恋也彻底画上了句号。 此后,徐悲鸿试图重新挽回蒋碧微,但蒋碧微早已对他的背叛感到失望,并明确表示:“你出轨想通了回头随时欢迎,若是情人出嫁或已死,则不再接受。”蒋碧微已投身于新的感情生活中,与追求她的张道藩建立了关系。 在此后的岁月里,徐悲鸿依旧未能停下追逐爱情的脚步。此时,他遇到了廖静文,一位18岁的湖南女孩,廖静文与徐悲鸿相识时,徐悲鸿已经51岁,而廖静文仅有23岁。她的美丽与纯真深深吸引了徐悲鸿,而徐悲鸿对她的照顾与关爱,也让她逐渐依赖于他。 即便廖静文的家人极力反对这段年龄悬殊的恋情,但她依旧选择与徐悲鸿共度余生。两人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度过了七年的时光。最终,徐悲鸿因脑溢血去世。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