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井田制,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这是奴隶制的美好幻想

高干历史观点 2024-05-25 02:52:06

文|老达子

本文共3296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不仅有无数闪耀的名人故事和英雄传奇,还孕育着多元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然而,若要挑选其中对当代最具启发意义、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毫无疑问的是土地制度,因为土地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税收和经济繁荣等诸多方面。

说到土地制度,井田制可以说是一种跨越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全新耕作方式,今天老达子就来聊聊井田制,它到底是怎么衍生出来的?又为什么说它是奴隶制的美好幻想呢?且听老达子一一道来~

井田制起源

首先要介绍下井田制,“井田制”最早出现于商朝,并在周代得到了广泛应用。

“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广一步、长百步为一亩;广百步、长百步为百亩。八家为邻,家得百亩,余夫各得二十五亩,家为公田十亩,余二十亩共为庐舍,各得二亩半。” ——《韩诗外传》

从上面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井田制将耕地划分为多块等面积的方田,周围设有明确的界限,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形如一个井字。这样可以将八户农家聚居在一起,每家都有百亩左右的耕地。100亩组成一个方块,称为“一田”。甲骨文中的“田”字也来源于此。

一个井被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归8户耕种,称为私田,私田的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的一块是公田,由8户共同耕种,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每年,这八家农人必须先在贵族的公田上耕种,然后才能去耕种自己的私田,公田上的收入全数上缴给贵族,而私田上的收入则归农人所有。土地严禁买卖,只能由同姓按照宗法关系中的嫡庶继承。

由此可见,井田制是一种跨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其影响和意义不可低估。

那井田制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说井田制是奴隶制的美好幻想呢?这得从商朝说起了~

商朝就已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农业地位举足轻重

自成汤灭夏之后,商人取代夏人,掌控了中原地区广阔肥沃的土地,为商族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说,“汤有早灾,伊尹区划田地,教民施肥种植,耕耘灌溉”。这一叙述,虽或为传说,却表明商王朝在建立初期就已着手实行精耕农业。

即便传说可能夸大其词,但它也反映了商王朝在汤灭夏后农业水平的提升,而农业已经成为商朝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柱,全国范围内的务农活动也由此展开,《盘庚》三篇中的相关文句亦可证实这一点。

盘庚在劝说商族人迁都时,特意以农业生产为例来说服那些不愿搬迁的人,比如说:“若农服田稿,乃亦有秋”,惰农自安,不昏劳作,不服田亩,越其周有黍翟。”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像农夫那样辛勤劳作,才能在秋季收获丰盛。接着一句则指出,懒惰的农夫因安于现状,不努力耕种田地,就无法享受到丰收的果实。

从盘庚的这些言辞可以看出,商朝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尽管统治阶级本身未亲自从事农田劳作,但对农业生产过程却了如指掌。如果当时农业并非社会生产的主导行业,盘庚用农业生产作为说服商族人的例证将失去多少说服力呢?

可见,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农业地位举足轻重,绝非手工业和畜牧业所可比拟。农业生产已成为商代社会主要的生产方式。

大集体耕作模式下的资源分配不均

商王朝统治者的思想受到氏族部落时代生产方式的较大影响,他们在土地生产的具体模式上仍然延续了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模式,这使得商氏族部落成为管理阶层,凌驾于其他氏族部落之上,并压迫其他氏族部落的人民成为生产的奴隶,使他们失去了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在商王朝的统一指挥和统治阶层的管理下,奴隶被指派进行农田分区、挖沟、修筑田埂等活动。而扩大土地面积和驱使劳动者都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行为,为了降低这种成本,商朝统治者开始建立固定的组织来开拓土地、管理土地和经营土地。

土地耕种面积的扩大会增加遭受其他部落侵扰的可能性,而奴隶阶层规模的扩大也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反抗和怠工的情况。

作为底层的奴隶和平民,他们发现自己辛苦劳动生产的多余物资全部被上层的奴隶主拿走了。因此他们逐渐意识到,即使再努力生产出多余的物资,也不会属于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开始质疑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劳作呢?

于是他们中有人便开始躺平,能偷懒就偷懒,结果这种做法逐渐蔓延,导致整体的生产力迅速下降。而奴隶主们为了提高奴隶和平民的生产力,采取了各种手段。他们威胁奴隶,只要不干活或者消极怠工,就会受到严厉惩罚,甚至可能被杀。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奴隶的个人几乎没有能力与这些强大的奴隶主对抗,封建领主通过掌控大片封地,强迫大量奴隶和底层庶民为其免费耕种劳作。

由此可见,当时的奴隶肯本无法从社会的劳动生产中获得应有的回报,因此失去了与劳动生产直接相关的利益关系。相反,那些与劳动生产相关并获取利益的贵族们却不亲自参与劳动。

因此,这种落后的土地生产模式也最终会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便是“井田制”。

应运而生的井田制,促进了商朝的迅速发展

在上面的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井田制应运而生。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并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贵族们将自己无法耕种的土地分配给庶民进行耕作。

然而,这种分配并非平等交易。贵族们将多余的土地划分成“井”字形状,然后分发给庶民。庶民在这块“井”字田地上获得自己的耕种权,但所有权仍归贵族和王侯所有。

除了每年缴纳赋税外,庶民还需在“井”字田地的中间部分为贵族耕种。这块最肥沃的中间土地属于贵族和奴隶主,也是资源最丰富的一块。按照井田制度的规定,农民每天首先要为贵族耕种中间土地,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

井田制度的兴起还受制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现实,单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农务劳作。这种多人共同耕种一片土地的方式,既适应了劳动力需求,又相对合理地分配了剩余土地和劳动力。

井田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商朝的迅速发展,使无地可耕的农民和奴隶获得了可养家糊口的土地,巩固了统治,减少了阶级矛盾,同时增加了国家的生产力。

随着铁犁牛耕的兴起,井田制逐渐无法满足劳动力需求。随着科技和工具的进步,以及人口增长,井田制度逐渐出现瓦解的趋势。

井田制的弊端与瓦解

谈到井田制的弊端,那就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自然渴望获得更多粮食。因此,他们会将最肥沃的土地留作公田,而那些土地质量较差的则分配给其他平民。这样一来,不同土地的产出显然是不公平的,导致了不同粮食产量的差异。

另一方面,作为被征税阶层的平民和奴隶,他们仍有规避的方式。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的土地精心耕种,而对公共土地则敷衍了事。

这两个问题直接导致了一个荒谬的局面:最肥沃的土地往往无人耕种,而贫瘠的土地却能产出更多粮食。这种情况显然对整个国家的生产非常不利,因为肥沃的土地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为什么说井田制是奴隶制的美好幻想?

在春秋时代的兴起,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土地开垦的困难程度降低,生产力得到了巨大提升。这一时期,许多平民群众不再容忍奴隶主的剥削,他们开始更加强烈地反抗。因此,春秋时代标志着井田制度的彻底瓦解。

关于为何后世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井田制并未广泛实施,将其视为奴隶社会的美好想象,原因实际上颇为简单。

首先,在先秦时期的其他文献中,除了《孟子》、《诗经》和《周礼》提及井田制外,几乎没有其他典籍提及这一制度。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支持,导致人们无法证实西周统治者曾广泛推行过这种制度。

其次,井田制度本身存在着过于理想化的缺陷。尽管“八分私田一分公田”的理念听起来十分公平,但在实践中却极具挑战性。平民希望减少劳作量,而奴隶主则倾向增加征税额。这种矛盾注定导致双方的冲突,难以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因此,井田制很难在大范围内推行。各地区和诸侯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后,实际推行的制度早已偏离了“正宗”的井田制,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

老达子说

尽管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历史转型,井田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中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持续的演变和不断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相对公平的土地分配,我国于1950年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以确保更多百姓能够拥有自己的耕地。

中国的土地改革仍在不断深化中,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土地资源的分配将更加合理公平。这一过程将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0 阅读:0

高干历史观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