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被人人嫌弃,30年前却是农村香饽饽,为何如今仍然大量养殖

一本正经的烧杯 2024-01-19 06:34:23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正经的烧杯

编辑|正经的烧杯

«——【·前言·】——»

鱼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一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作为一个美食大国,南北各大菜系争相开发出鱼肉的各种做法,糖醋鲤鱼、水煮鱼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层出不穷。

而其中有一道名为“剁椒鱼头”的湘潭名菜,色彩鲜艳迷人,口味麻辣鲜香,十分美味,但它所用的食材却是一种人人嫌弃,虽价格低廉却无人愿意吃的鱼类。

这种鱼在30年前遍布农村的各条个河流、湖泊,随处可见,农村人也时常爱捉几条回来炖鱼汤。但是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逐渐对这种鱼爱搭不理了。

但是在职业养鱼人的眼里,它仍然是养殖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的优质鱼类。

这,就是白鲢鱼。

«——【·为何人人嫌弃·】——»

白鲢,是中国知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一身银白色的鳞片是它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虽然名号打得响,但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却和其他三种家鱼截然不同。

如果把白鲢和其它几条鱼放到一起,很少有人会选择吃它。它到底为什么那么不招人待见呢?

我相信,自己亲手烹饪过或享用过白鲢的人都能说出一二。

最简单直接的原因,就是“难吃”。

这个“难吃”,并不是指白鲢的味道不好或者没有营养。

恰恰相反,如果烹饪得当,不论是红烧还是闷炖,都能让鲢鱼的鲜美滋味散发出来,吃了更是补气益血,滋养脾胃。

“难吃”指的是你想吃一顿好鲢鱼,太难了!

首先要说的是它的腥味。

对于鱼类来说,有腥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白鲢身上的鱼腥味尤其浓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规模养殖带来的弊端。鱼塘面积小,白鲢种群数量多,生长环境非常拥挤,时间长了水质逐渐变差,鱼腥味也会更重。

所以想吃一顿好鲢鱼就得花大功夫去腥。用葱姜腌,用醋泡,用白酒洗,一道道流程下来,别的鱼已经做熟了,鲢鱼还没下锅呢。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鲢鱼都很腥,生长在开阔水域的鲢鱼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腥味自然也就小不少。

这一点早在多年前就被农民群众们察觉到了,所以他们很聪明地不去捕捉小河小溪这些狭窄水域中的鲢鱼,而是会去大水库大池塘这种宽阔水域,捉了鲢鱼回来美美吃上一顿。

第二个鲢鱼“难吃”的原因,就是它身上的刺特别多。

相信大家吃鱼时或多或少都有过被鱼刺卡喉咙的经历。鱼刺扎在喉咙里,微微动一下就引发阵阵刺痛,咳不出来,咽不下去,那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而鲢鱼的鱼刺尤其多。不仅多,而且细,在鱼体内分布错综复杂,不像一些刺少的鱼,仅仅只有几根大刺支撑起鱼身。

因为这个原因即使你费尽功夫终于把腥味去除,做出来端上桌仍然无从下口。特别是一些想做顿鱼给孩子补身体的妈妈,这时候就犯了难。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难吃”的局面发生,我们从菜市场买鱼的时候就要尽量挑大个头的鲢鱼,至少要四五斤往上。体型大,刺就少一些,即使有刺也更好挑出来。

再者,我们吃的时候最好先挑鲢鱼的腹部,这个地方肉质鲜嫩可口,刺也相对较少,是鲢鱼身上最好吃的部位。

另外还有第三个原因,鲢鱼的肉质比较松散,这也让鲢鱼吃起来更“难”。

鲢鱼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鱼刺,就是因为它的身体结构,肉质不够紧实,才需要多长刺来支撑。

这一特点导致鲢鱼不能长时间烹饪,一不小心就会炖得稀烂,用筷子一夹都夹不上一块完整的鱼肉。

并且这也让鲢鱼的长时间冷冻运输或保存变得极为困难。冷冻保存虽然可以保持肉质新鲜不变质,但是也会让鲢鱼本就松散的肉质变得极难烹饪,口感全无。

«——【·30年前的明星鱼·】——»

虽然现在人人嫌弃,但在30年前,白鲢可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一个词,便宜。

白鲢是一种非常容易养活的鱼类,不仅人工养殖简单,在野外他们也是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论是小河小溪还是湖泊池塘,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再加上他们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导致市场上售卖的价格非常低廉。

另一方面,鱼类的营养价值都比较丰富,不仅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更有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降低胆固醇等等多种功效。所以不论是还在长身体的孩子,还是怀孕的妈妈,或者身体虚弱的老人,都会时常喝碗鱼汤来补身体。

而大家买东西总爱讲个“性价比”,也就是要买的物超所值,特别是在物质条件还不是很丰富的30年前。

白鲢这种鱼当初凭借极其便宜的价格迅速抢占了市场。虽然刺多了点,但该有的营养它一样不少,最重要的就是它价格亲民,让买不起昂贵补品的普通人也能吃得上鱼肉。

如果还是没钱买怎么办?

农村勤劳的劳动人民身体力行的能力都很强,白鲢在当时又不是什么稀罕物,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去河里池塘里抓条鲜嫩的野生大白鲢,一家人美美吃上一顿,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就这样,白鲢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风光过一段时间的。

«——【·养鱼人争相养殖·】——»

到了现代,虽说白鲢在食用方面变得人人嫌弃,价格也卖的很便宜,但仍然有大量养鱼人争相养殖。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提白鲢在维持生态平衡上的重要作用了。

虽然白鲢一直被看做廉价鱼的代表,但其实他在农业养殖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像其他鱼那样用于出售,而是用于净化水质。

在渔业养殖过程中,水域因长时间投放大量鱼食饲料,又长时间不流动换水,就容易滋生藻类。藻类聚集过多,不仅挤占原本鱼群的生存空间,严重的还会粘附在鱼身上,隔绝氧气,有的藻类还会释放出毒素,导致鱼群大批死亡。这就是养殖业的一大灾难,水华。

而白鲢这种鱼,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诸如藻类的浮游生物,因此被称为滤食性鱼类。

在养殖其它鱼类的同时,按一定比例科学投入一批白鲢鱼苗到鱼塘中,就可以不用担心藻类爆发了。而养鱼人也不需要为此多付出饲料鱼食,白鲢凭借极强的适应能力自己就能喂饱自己。

«——【·结语·】——»

从30年人人喜爱的便宜又有营养的美食,到现在备受冷落,人们对白鲢的态度变化,正是从侧面证明了我国30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希望以后我们普通百姓可以吃到的美食变得越来越多,那时也就证明我们的生活在一步步变得富足,国家也在不断富强。

0 阅读:2

一本正经的烧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