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数据,这是一份轻飘飘的数据。
为何沉甸甸?因为令人反思!
为何轻飘飘?因为轻到负值!
如果,晴雨表的表现不仅体现了数据本身,还同情了美股下跌的情绪。
那么,国债的表现则将未来预期体现得一览无遗。
中金主力合约,4个下跌的是股市指数,4个上涨的是国债期货。
股市向新低进发,国债向新高突进。
就在这一天,两市均创出阶段新低,而30年国债则创下历史新高,跷跷板效应再现江湖。
国债的上涨,预期了市场利率的下行。
因为利率不下行,不足以挽救“大江东去”。
大江为何要东逝去呢?
答案是:水往低处流的前一句!
就数据论数据,8月的数据,其实投资者心里早已有杆秤,因为PMI各子项均弱于前值,只是没想到公布的数据比预期更X。
PPI前值-0.8%,期待-1.4%,公布-1.8%。
CPI前值0.5%,期待0.7%,公布0.6%。
双双弱于预期,尤其是PPI物价,更能代表A股大部分的上市公司。
而PPI的掉头向下,会影响CPI的未来表现。
数据中最惊人的还是核心CPI,只有0.3%,创下2021年3月以来的新低。
食品和能源,容易受天气、受外围影响,剔除两者之后的核心CPI更能反映真实消费价格。
生产者的东西可以提供给其它生产者,也可以出口赚外汇,对于企业员工收入的关联颇大。
所以,我们既要关注CPI,也要关注PPI。
结合两者的总体准通胀率由-0.15%(有转正曙光),重新滑至-0.6%(却扩大负值)。
越到临界点,其艰难险阻越大。
准通胀率包含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价格,更能反映出综合物价水平。
关于物价下行,在这要插播两个认知。
1、谁最受益?
很多人可能觉得物价下行是好事,因为手中余钱的购买力上升了。
但谁手中的余钱最多,是既得利益者。
对于大部分中下阶层来说,其既得利益远远不及金字塔顶上的阶层。
社会是一个大蛋糕,顶层的购买力上升得多了,中下层的购买力相对就弱了。
所以,这是物价下行带来的一团迷雾,需要拨开,才能“见日”。
2、负螺旋效应
物价下行,是因,也是果。
因:物价下行,企业只有继续降价才能不断去库存,去库存导致利润下降,居民收入减少,消费力降弱,房地产下行。
果:房地产下行,财富缩水,未来预期变得谨慎,导致消费力不足,使得物价下行。
负螺旋效应的可怕之处在于,不知哪里是终点?
所以,世界主要的经济体都把通胀目标定为2%,体现的是既不能让货币变得太毛,又不能让经济滑入负螺旋效应中。
一旦滑入或预期滑入,就不惜大力度启动25个基点以上的降息,甚至发生过一次降息100个基点的事情。
为何,他们能如此紧张呢?
因为KPI不同。
前几天,易“原”行长在外滩峰会上说:
在过去五年中对抗的是通缩压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非常重要。
重点应该是在未来几季让GDP平减指数转正。
他在退了之后,就有了“旁观者清”的视野,对当下可谓是一针见血。
易的任期是2018年3月-2023年6月。
在此期间,准通胀率绝大部分都浮在水面以上。
或许,他对自己能够力挽狂澜比较自信。
如果用GDP平减指数来衡量他的水平,显然可以更加自信。
只有3个季度掉入水下,而且前2次都能很快反弹回水面。
直到他有了“原”字以后,到现在还...
从图中可知,准通胀率与GDP平减指数,总体趋于一致。
由于准通胀率是月度数据,其频率更高,其前瞻更强。
乐观派:
会坚定做耐心资本,并理解为这是阵痛期,熬一熬就能过去。
挤掉泡沫,才能轻装上阵。
悲观派:
会坚定做五毛资本,避开阵痛才是俊杰。
路在何方?哪里是尽头?
中间派:
如果阵痛无法避免,能否让阵痛不那么痛呢?
以上纯属个人情感展现,聊博一笑。
牛马哪有钱消费,八成去了房贷教育医疗,剩下的只够吃饭
天气凉了,记得加衣!
指手画脚
吃喝拉撒能消费几个钱?拉动消费还得是战争,美国为什么消费数据不错,就是没有一天不在打仗。
简单说富人抢了穷人的钱就完了,废话那么多!
摩根大通警告全球投资者不要配置中国资产
猛虎下山
就怕不是阵痛,是长痛
除了菜价上涨,其它都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