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延安窑洞里听到的好消息

追寻一下历史 2024-04-20 03:52:01

1945 年 3月 13日, 中国延安。虽然已经到了3月, 夜里西北高原的风仍是冷嗖嗖的。天空中飘着零零星星的雪花,如一层蒙蒙细雾。毛泽东住的窑洞前面,挂着一条厚厚的棉被,以挡住夜里呼啸的寒风。警卫战士在窑洞前走来走去,有时停下脚来,听一听里面的动静。

窑洞里不时传来讲话声,时高时低⋯⋯美军驻华司令部官员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就坐在毛泽东的对面,他很不习惯地盘着双腿坐在大炕上,对面摆了一盘带壳的花生,这是毛泽东的夫人江 青招待他的。毛泽东坐在一把旧皮椅上,他开着棉衣的扣子,露出了里面粗毛织的毛衣。毛泽东手中的烟头,在黑暗中发出暗红色的光,窗台上的油灯,火头被剪小了,为的是节省油,一束淡淡地光照着毛泽东瘦削的脸。

“按照我们现在的想法,并没有大的改变,我仍希望能尽快到美国去,见一见罗斯福总统。我知道就是现在罗斯福总统到中国来,他也不会到延安来,因为蒋委员长会把我们说得一无是处。”毛泽东显出很气愤的表情。

“这一点,我是知道的,现在许多美国人对 共产党是有偏见的,总统有时也要受他们的影响。但是,我想历史是公正的。”谢伟思一本正经地说。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说道:“我们对美国的政策,是寻求美国对中国的民主的友好支持和在抗日方面的合作。但是,不管美国采取什么行动,不管我们能否从美国那里得到一支枪、一粒子弹,我们都将愿意继续合作下去……当然,美国是否同我们合作,这个问题只能由美国决定。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合作对美国是有利无害的,对中国也是有好处的。美国应该明白,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的,只有共产党是代表了中国的前途的。”

“毛先生,我想再问一句,这是不是中共对美国的基本政策?”

“是的。”

“今后在很长的一个时间内,会不会也是这样?”

毛泽东站了起来:“我们是不会改变的,关键是要看美国政府的态度。”

谢伟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当天蒙蒙亮的时候,毛泽东送走了谢伟思,他转身回到屋里,拿起一条毛巾,在冷水里涮了涮,擦起脸来。

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周恩来头上冒着热汗走了进来:“主席,有客人来了。”毛泽东转过身去,他看见一个白头发的苏联人和朱老总并肩走了进来。

“你好,奥尔洛夫博士,一大早就来了,”毛泽东伸出手来,两人紧紧握手。“我是刚刚下了飞机。”奥尔洛夫说。

“我怎么没有听到飞机声?”毛泽东很惊讶。

“你一定是在思考问题,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奥尔洛夫这番话,使屋里的人都笑了。

“请坐,”毛泽东把自己坐的皮椅子让给奥尔洛夫。”我们现在是两耳难知窗外事,有什么消息吗?”

“斯大林同志让转告中国同志,上个月,苏联和美国、英国在雅尔塔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已经决定,在打败希特勒之后,3个月内,苏联红军将进攻远东的日本关东军,届时苏联将正式向日本宣战。”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可喜可贺的消息。”毛泽东兴奋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斯大林同志还提到别的什么事了吗?”周恩来问。

“他还问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身体。”

“我的身体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形势一好转,马上就会胖起来,这一点准得很。转告斯大林同志,请他放心。”毛泽东风趣地说。

朱德看了奥尔洛夫一眼:“我最关心的还是武器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蒋介石有美国给他送枪送炮,我们总不能……”他见奥尔洛夫面有难色,把话又停住了。

“我看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奥尔洛夫同志先休息一下吧。”周恩来把话题转到了一边。

待奥尔洛夫走后,毛泽东说:“你这个朱老总,是个实在人,只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人家不愿意提这个问题,好像我们就喜欢跟人家要东西,其实从 1927年到现在人家什么东西也没有给我们,还不是全靠我们自己。今后恐怕还要靠我们自己,还是那句老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过去那是有困难,我们也理解,自己有难处顾不了我们。他们仗打完了,总要支援我们一下吧?”朱德坚持自己的看法。

“下一步主要靠我们自己了。依我看,中国革命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了,我们要抓住时机,不然的话,就会前功尽弃。”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

“国内、国际的形势都会有大的变化,我们要争取主动,早作打算。”周恩来的话引起了毛泽东一阵深思。

“说得对呀……要早作打算……”他边说边走到窑洞外边,向东北方向望了一眼,他目光敏锐而深邃。风从迎面吹来,掀开了他的衣襟,吹乱了他头上的长发。天空中出现了一片清朗的蔚蓝色,白云在黄色的高原上飘荡……

“东北是一个好地方呀!”毛泽东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朱老总和周恩来说。

1 阅读:7

追寻一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