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为反对秦朝的残暴统治,在面临“今日亡国,若有图谋,必有一死”的危难之际,奋不顾身,抗表反秦。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人起义。可是,这场叛乱来得太快了,就像是一颗陨石,陈胜和吴广都被大秦打败了,可是,他们最终还是被自己的同胞给杀死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一,陈胜称王太早,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当叛军攻克陈县时,陈胜听到当地三位老人的劝告,他说:“大帅虽有精兵,除霸权,除暴秦,光复楚国,当以此为君。”事实上,陈胜麾下也不是没有明白人,例如张耳、魏国将军陈余等。他们曾经劝说过陈胜,让他不要登基,“大帅欺人太甚,明目张胆,不惜以身犯险,为的就是铲除这个祸害。大帅怒火中烧,从今日开始,陈而王的所作所为,公诸于世。还请大帅勿忘,速速率军西进。”但陈胜却是铁了心要当皇帝。陈胜这么快就成了皇帝,这就暴露了他的目的野心。陈胜曾说:王侯将相宁有种?,说的就是他起义的最终目的。表明了他在绝境中奋起抵抗,为的就是追求功名,追求荣华富贵,为的就是封王拜侯。于是,陈胜对张耳陈余的劝说充耳不闻,一门心思扑在自己手上的权利上。
太早登基,会失去民众的支持。在那个时候,民众是起义军的基础,没有了民众,他们就没有了发动义军的理由。太早当上国王,会导致军队的分裂。陈胜自立为陈县之君,即派吴震为正,张耳和陈余为副手,出兵攻打赵地。有了这位武官的出谋划策,赵地很快就安定了下来。武臣想要向陈胜禀告,却被张耳和陈余拦住,并劝其称帝。吴臣经不住引诱,立即在赵地自立为君。陈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勃然大怒,要将武臣一族,全部都斩尽杀绝。后来在蔡赐的劝说下,他也停了下来。可是这事却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韩广成了“燕国”,田儋成了“齐王”,而周市则立魏咎成了“魏王”。
几个王者并列,却都是各自有各自的心思,彼此牵制,互相消耗。这支军队已经不受陈胜的控制,陈胜的声望一落千丈,整个军队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太早做国王的第三个坏处,就是享受。陈胜称帝之后,因为自己的小小功绩而洋洋得意,很喜欢自己的权力与皇位所带给他的荣耀。他已经不在前线,也不在和那些穷困潦倒的百姓们一起打仗了,以至于他与起义军的将士们产生了隔阂,使得战局一天不如一天。
第二,出尔反尔,杀死有功之人。陈胜还有一句著名的谚语:“有钱不能忘记朋友。”但在田垄上,他的同伴们向他求援时,那种轻蔑和高傲的冷漠,却是展露无遗。他还处死了一位因为一不小心说漏嘴的工人。不管是对自己的同事,对老丈人,竟然如此不给面子。一次“长揖不拜”的会面,岳父大人只能丢下一句“怙乱僭号,目无尊长,不可长久!”,气冲冲地走了。葛婴并不知道陈胜的父亲是谁,而是支持了一个楚国的世家子弟。其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安抚人心。而当他知道陈胜登基为帝的时候,更是立即出手,将项强给杀死了。可是陈胜还是看不下去,杀了葛婴。葛婴如此忠诚于陈胜,却因为一点小小的疏忽就被处死,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失望。
吴广之事,陈胜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周文一路畅通无阻,一路畅通无阻地西征路上,秦军根本没有什么阻拦,直接来到了距咸阳不过百余里的函谷关。胡亥心急如焚,派章邯率领一众囚犯,拼死搏斗,于渑池将周文击败,逼得周文自尽。又有消息传来,说吴广率领大军,将荥阳团团包围,长达几个月之久,始终无法攻克,人心涣散。吴广部将田臧与李归,因怕章邯与守军里应外合,劝吴广早做准备,可是吴广坚决不肯让步,坚持要拿下荥阳。田臧和李归又向陈胜谎称:“吴广居心叵测,居心叵测,图谋不轨,陈王命将他处死。”田臧杀死吴广后,给陈胜写了一份书信。
陈胜却是一反常态,非但没有责怪于田臧,还派他做了楚国的郡守,命他带兵去对付章邯。吴广与陈胜在大泽乡共谋大业,为谋得起义的胜利而劳心劳力。与陈胜也有过一段时间的交情,被陈胜称为“假王”。难道陈胜早就算到了吴广会这么淡然地死去?还是受了他的指使?第三是陈胜与吴广两人在兵法上的造诣不够,缺少统帅能力。当时张耳和陈余苦两人劝说陈胜暂时不登基,其实也是抱着让陈胜收买诸国权贵子弟,聚集民心,联合起来对抗秦朝,光复故土的想法。如此,岂可一统天下,与秦国为敌?但是,出身于农家的陈胜,明显缺少这种高瞻远瞩的远见,使得他的阶级斗争的局限暴露出来。陈胜,就这样死在了一个小小的车夫手中。
尽管如此,陈胜和吴广依然是一代豪杰,他们面对压力,勇敢地站出来反抗。虽然最终被自己的族人所杀,但是他们在大泽乡中的呐喊,却是被记载在了史册上,光辉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