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
古语有云,兵行诡道。所以古人总结出了“三十六计”,本来是用于冷兵器时代的兵法谋略计策,但聪明人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这些弯弯绕绕同样实用。比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那可经典得不能再经典。
所谓空城计,就是一种疑兵计,虚张声势、掩饰空虚,把对手忽悠得团团转,猜不透你的虚实,不敢轻举妄动那种。很多人以为,诸葛亮、司马懿联合主演“空城计”最早出自演义作者罗贯中手笔,是街亭之战失利后,诸葛亮在蜀军粮草库——西城时,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急中生智才想出来的招。
其实不是的,第一个写诸葛亮空城计的人叫做郭冲,他是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时期的人。
这条计策被郭冲归纳在“条亮五事”里头,到了东晋,裴松之注解批改《三国志》时把郭冲说的5件事统统批评了一顿,他表示郭冲这家伙纯属胡说八道,他讲的空城计时间地点都搞错了,司马懿确实被派去从宛城途径西城打过蜀军,但那会儿下大雨,没打成,也没有个曹真来配合司马懿。
“魏尝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无复有于阳平交兵事。”
但实际上呢,裴松之说的也不准确。根据《资治通鉴》,魏明帝曹叡登基第二年,诸葛亮三月份屯于沔北阳平,司马懿六月份当上了荆州、豫州军事总指挥,他当时就驻扎宛城,这三个月空档期确实有和诸葛亮交战的机会;
3年后,曹真领着大军伐蜀,主力因为大雨撤退,但司马懿这支情况怎样,就不得而知,诸葛亮当时去了前线驻守,抵御魏军,所以诸葛亮和司马懿联合主演“空城计”是有时间和机会的,并不一定要和街亭之战扯上关系。
扯远了,话说回来,因为有了郭冲版的“空城计”做基础,罗贯中才能在《三国演义》中巧妙安排这么一出精彩绝伦的戏码,让男女老少都知道了空城计是怎么回事儿。那么罗贯中写的空城计,比郭冲说的要巧妙在哪呢?
看看诸葛亮当时怎么安排空城计过程就知道了:在城中只有2500名士兵的情况下,大开西城4门,旌旗全部隐匿,每个城门安排20名士兵扫地,谁也不许高声说话,诸葛亮自己闲闲地坐城头抚琴,活像是来度假而不是打仗。
一般人可能以为诸葛亮是在虚张声势,明明很弱却佯装出强的样子,引得司马懿猜疑,其实情况恰恰相反!
首先,“空城计”的背景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唯恐碰上司马懿这个对头,于是用反间计让魏明帝对司马懿起疑心,司马懿被解除职务丢到宛城后,诸葛亮便放心出发了,魏明帝派夏侯楙出战,被诸葛亮杀个大败,魏国不但丢了南安、天水、安定三城,还被诸葛亮抢了姜维。
于是大都督曹真出阵,结果在诸葛亮手上连连吃亏,狼狈不堪。当然了,历史上的曹真没这么弱,这种写法纯粹是为了先凸显司马懿的聪明,再用司马懿烘托诸葛亮的聪明。而曹真败退,就轮到司马懿重新出山了,他杀了想归降诸葛亮的孟达后领兵直奔街亭,取了街亭又直奔西城。
那么,为啥取西城?因为这是蜀军屯粮的地方,也是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城的关键地,诸葛亮听说丢了街亭已经准备退兵了,司马懿料到他会退,虽然不能一举攻灭蜀军,也得让蜀军吃亏才行。那么诸葛亮要做的,就是在己方不利的情况下让司马懿心里疑神疑鬼,不敢大举进犯,为啥?
因为这是司马懿被重新启用后证明自己能力的一场战,不可轻易弄险,一旦失败,对前途不利。司马懿到了西城,看见诸葛亮摆出这副架势,立刻下令退兵,理由是:“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这些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扫地、抚琴安排,都是诸葛亮“示弱引虚”的手段,不是要让司马懿认为蜀军强,而是要让司马懿觉得蜀军弱,从而根据诸葛亮的谨慎性格,推导出这种弱是假象,既然弱为虚,那么强自然为实,诸葛亮也为自己的安排留了退路:
派关兴、张苞二人领少量伏兵在司马懿退走的山谷间虚张声势。山谷喊杀震天,有回音,司马懿疑上加疑,影响了判断,所以,“空城计”的主场不在西城城头而在这后续安排,直到蜀军退回汉中司马懿才得知真相,感叹诸葛亮实在聪明,自己完全比不上。
罗贯中写这段空城计前一定研究过《孙子兵法》,因为司马懿准备追杀蜀军时说的一句“归师勿掩,穷寇莫追”就出自《孙子兵法》的《军争篇》,整个空城计的过程也参照了《虚实篇》。兵无常势,虚虚实实,不要觉得《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它里面的兵战思想浓缩得相当丰富,否则明末清初,打江山的皇太极何必总捧着它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