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一种」读后
️ 复习余华 | 2023年11月,真觉寺
这是余华的一部习作集,和《兄弟》的老辣完全没法比,笔触稚嫩,痕迹太重,发力微浊。
《现实一种》是写麻木的,全文中的老老少少都莫得感情。为了表达极度麻木,需要人物对死亡极度漠视,最后余华觉得还不够劲儿,又加了分尸的处理手法。
这是三篇里最流畅的,作于1987.9.29,那年余华27岁,从事写作四年。
《河边的错误》是个侦探小说,埋下的伏笔明目张胆,傻子都知道他要说什么。王朔也写过一篇侦探题材的,叫《单立人》?看不下去。余华这篇当然也看不下去。生涩,新手练手,总想憋大招,总想到最后让你大吃一惊,于是中间制造各种扑朔迷离,各种峰回路转,结果反而太刻意,让我不忍卒读。作于1987.5.20
《一九八六年》是余华最爱的文革题材,但是前边开篇描述的太普通了,不抓人,没看完。作于1986.12.31
本来是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评论说,这三篇如何如何好,这才买回来,却发现是早期练手的习作。
2013.6.21晨
时暖在翻身,竭力呼唤我去帮忙也
2013年6月的张小暖
▼
「河边的错误」观后
️ 这场只有五个人 | 中影小西天
电影院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稍显文艺的小成本片子出现,这回来看《河边的错误》,题目就很文艺。一翻豆瓣,竟然是余华的原著!
为了营造年代感刻意去用胶片拍摄,老感觉对焦不扎实,模糊、湿冷、阴暗的调子倒是做足了。现在的高科技还做不到数码拍摄后期做旧吗?反正声音是完全可以做旧的。
知道道具组被扣奖金我也就放心了,因为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虽然有些东西在通用,但是代表性不一样。比如砖头录音机,它可以看作是八十年代的典型道具而不能代表九十年代。再比如BP机,就可以代表九十年代,但八十年代的小镇警察是不可能、起码不常用的东西。
还有很多,周华健的《花心》是1993年发行的歌曲,在大陆流行,以致于流行到小镇上,怎么也得94或95年了,这和整个影片想表达的八十年代相当违和,为什么不让小镇青年听邓丽君、刘文正、费玉清、吕念祖呢?
还有,为什么不说方言,我纳死闷了!好几个人(小谢和阎鹤祥)都是一口特征明显的北京话,太违和了,难道剧组里就没个明白人给说说!即使有种种原因导致不能说云贵川或江浙沪的方言,那起码说个普通话把北京口音和北京话里的常用字避免一下啊!
道具组以为给大家织了各式各样的棒针毛衣就齐活了?而且给正常马哲和疯马哲穿了不同颜色的毛衣。
️ 售票员说随便座吧就仨人 | 中影小西天
看完电影逛完豆瓣我又复习了一遍原著
陪闺女上写生课的时候,在石刻博物馆仰头读碑,最后都读恶心了,于是在塔前找个太阳地儿,坐下看余华。结果老发困,不知道是太阳还是余华的催眠功效,反正提醒了我:下次室外上课得拉露营车来。
️ 五塔寺院里至少有五六十通碑 | 广宁门外石道碑
仍旧觉得很稚嫩,毕竟是八十年代的余华,感觉电影远远超越了原著,影像呈现出效果的更加荒诞而阴鸷。
比如专案组搬到废弃的电影院里办公,整个过程就像是是舞台上演话剧,而马哲在放映室办公,还经常放幻灯片。或者让观众理解为隐喻?高级多了。
再比如许亮摇身一变成了被迫害的异装癖,讽刺的力度就更大,为了办案不顾别人隐私,致使许亮送完锦旗直接跳楼解脱了事。比原著里模模糊糊就说许亮不被人理解更有力度。
给马哲安排了怀孕的老婆,又生了孩子,孩子又和疯子有同样的习惯;马哲开了枪,当着局长的面数子弹却一颗不少;扔了一把拼图的块,最后又出现了完好无缺的拼图。细节很多,导演和编剧没少下功夫。
只是结尾改的有点过:公安局里颁奖大会,给儿子洗澡,让人云山雾罩的就结束了,不如余华设计的精神病医生一般般的审问马哲,当回答终于驴唇不对马嘴之后,说了一句:这回可以跟我走了。结束,多牛!
余华:我当年憋了几十页憋出这么一个大招,结果还被你改了!
余华生于1960年,1983年二十三岁开始发表作品,《现实一种》里这三篇是86、87年的,属于发轫期,难免幼稚。到1991年才发表《细雨中的呐喊》,1993年《活着》,1995年《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却是一直到2005年才出来,所以,难怪。
️ 据说朱一龙的马哲造型参考了早期的余华
2023年11月4日于五塔寺的深秋暖阳里
时暖的速写还在上色
五塔寺
媳妇听说我又复习了原著,问我到底怎么回事?到底杀没杀?到底谁杀的?
我说原著非常通俗易懂:刑警队长马哲看着疯子一再的杀人而法律不能奈何他,于是自己豁出去杀掉了疯子,局长和老婆赶紧找来精神病医院的大夫,最终把马哲被确诊精神病从而躲过了牢狱之灾。完了。
2023年11月的张小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