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芒种不一般,“芒种来得早,三伏凉飕飕”,今年三伏天热吗?

小水在乡村 2024-05-28 07:01:33

导语:今年芒种不一般,“芒种来得早,三伏凉飕飕”,2024年三伏天热吗?

“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时间过得真快,北京时间2024年6月5日12时09分我们将迎来芒种节气,芒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的到来标志干支“午月”的开始,同时也是仲夏的开始。芒种又称为“忙种”,芒种时节农民不仅要忙着收割小麦,而且要忙的种植玉米、插秧苗,可以说芒种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的的时节。

“长其夏至,短其冬至”,芒种后就是夏至节气,因此芒种的到来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时间段要到了。农谚说“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芒种当天不下雨,那么预示着往后一段时间雨水都会比较少,土壤容易干旱。

今年芒种不一般,属于“早芒种”

每年芒种的阳历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都在公历的6月5至7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75度,但是受农历闰月的影响,农历全年的时间有长有短,农历平年有354天或者355,有闰月的年份农历全年有384天或者385天,这就会导致每年芒种交节对应的农历时间相差很大。

《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记载:“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说的就是小满后15天就是芒种节气,并且芒种是属于五月份的节气。正常来说芒种交节的时间在五月份,但是受闰月影响,在有的年份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四月份,如果芒种交节的时间在四月份,那么就是“早芒种”。

今年6月5日芒种,对应的农历时间为四月二十九,很明显属于“早芒种”。像2025年6月5日芒种,对应的农历时间为五月初十,很明显就属于“晚芒种”。

今年是“早芒种”,有啥说法?我们看看农谚咋说的

一、芒种来得早,三伏凉飕飕

“芒种来得早”说明是“早芒种”,即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四月份。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是四月份的芒种,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三伏天气温会相对凉爽。这里的“凉飕飕”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法,表明三伏天不是很热。

老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我国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到了三伏天地面累积的热量达到最大。2024年7月15日入伏,三伏天的时间为7月15日至8月23日,总共持续40天,和去年一样是个加长版三伏天;三伏天相对凉爽,那么也间接表明三伏天雨水相对充足。

那么农谚有没有道理?芒种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如果芒种节气到来的时间早,那么意味着炎热的天气来得早,这样等到了气温本该最热的三伏天,天气反而相对凉爽。即炎热的天气来得早,那么去得也会比较早,可以说老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实三伏天热不热?我们还可以根据入伏的农历时间来判断。老话说“公伏凶,母伏爽”,如果入伏当天的农历时间是单数,那么就是“公伏”,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公伏预示着当年三伏天会非常的炎热;如果入伏当天的农历时间是双数,那么就是“母伏”,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母伏预示着当年三伏天会相对凉爽;今年7月15日入伏,对应农历六月初十,初十是双数,因此今年属于母伏,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今年三伏天不会太热。

二、芒种四月尾,三伏雨不缺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四月底,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雨水会比较充足,三伏天雨水充足也说明三伏天不会很热,气温会相对凉爽。

三伏天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间段,在此期间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水量比较大,因此三伏天降雨多对农民来说相对是好事。但是如果三伏天降雨过于多,那么就容易引发洪涝,我们需要早点防备。

总结,“芒种,芒种”一边收,一边种,田间繁忙,粮满仓!根据对芒种农历时间的分析,大家应该对三伏天的天气走势有了一个大概判断,今年是“早芒种”,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今年三伏天雨水可能会比较多,气温会相对凉爽。

当然农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我们参考一下就行。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 阅读:164

小水在乡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