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芒种在端午前吗?答案来了

小水在乡村 2024-05-28 07:01:37

导语:“芒种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芒种在端午前吗?答案来了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时间过得真快,如今已经到五月底,很快我们将迎来芒种节气,芒种是我国夏季的第3个节气,芒种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气温显著升高,白昼时间明显变长。对于农民来说,芒种标志着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已经到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嫁种矣”,说的就是芒种是属于五月份的节气,到了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今年芒种不一般,属于“早芒种”,受农历闰月的影响,每年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相差很大,在有的年份可能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四月份,按照古人的说法,如果是四月份的芒种,那么就属于“早芒种”,今年四月二十九的芒种,很明显属于“早芒种”。

芒种又称为“忙种”,到了这个节气,我国南方要忙着插秧种稻,在我国北方要忙着收割麦子,麦子收获后还要忙着种植玉米、红薯等秋熟作物,“春争日,夏争时”,芒种后气温显著升高,农作物幼苗容易受病虫害侵袭,同时种植过晚还容易导致农作物因生长积温不够而减产,因此芒种后播种或者移栽幼苗我们务必要抓紧时间,像农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芒种后我们要抢时播种。

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非常多的经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导我们进行农事生产。芒种是属于五月份的节气,芒种的时间大概在端午节前后,芒种属于节气,而端午节是重要的节日,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芒种在端午的前后对往后的天气会造成不同影响;在我国农村就有句老话叫“芒种端午前,必定是灾年”,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今年芒种在端午前吗?我们早点来了解一下。

芒种端午前,必定是灾年

对于农民来说,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就是粮食的收成不好。老话说“芒种端午前,必定是灾年”,说的意思就是,如果芒种节气的时间在端午节的前面,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年景不好,农作物的生长可能会受到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会降低。

农民靠天吃饭,在古代本身粮食的收成比较低,再加上生产力不发达,如果遇到风不调雨不顺的年份,那么粮食的收成就会严重降低,那么人们就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引发饥荒。那么芒种在端午节前,有啥说法?

农谚说“芒种端午前,河水变干沟”,说的意思就是,如果芒种在端午节的前面到来,那么预示着往后一段时间雨水都会比较少,河水可能会断流干涸,这说明出现了旱灾。

芒种后不论是夏播作物的发芽以及生长,还是秧苗的生长,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在古代基础设施落后,田间的灌溉基本上全靠雨水,如果长时间干旱,那么农作物的生长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农作物就有绝收的风险。

芒种是仲夏的开始,从芒种一直到大暑结束都是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时期,这期间农作物对水分的要求都比较大,如果降雨少,那么就容易引发“伏旱”,像粮食作物的灌浆就会受到影响,粮食作物的籽粒会出现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的现象,粮食作物的产量会大大降低,这就形成了“灾年”。

老话还说“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酒需要用粮食酿造,肉要多必须要让牲畜吃饱,因此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芒种交节的时间在芒种之后,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往年雨水比较充足,粮食会大丰收,人们不缺酒肉吃。

今年芒种在端午前吗?今年芒种交节的时间在6月5日,端午节的时间在6月10日,很明显是“芒种在端午前”,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今年夏天可能雨水偏少,夏天会非常热。

那么农谚还有道理吗?农谚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总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进行农事生产,但是农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再加上如今的气候和古代完全不一样,因此农谚也就没那么准了。不过农谚也在警示我们,要多留意天气的变化,以便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在现代社会,人们有非常便利的灌溉条件,再加上生产力发达,即便发生干旱我们也不必太忧心。

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0 阅读:238

小水在乡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